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含量

柯薇;李劲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麝香接骨胶囊, 阿魏酸
摘要:目的 建立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01052~0.105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0%,RSD=0.87%(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麝香接骨肢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抗抑郁症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抗抑郁症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分类、排序、统计,计算抗抑郁症药的用药频度(DDDs)、日治疗费用等.结果 用药金额多的抗抑郁症药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其中氟西汀、西肽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用药金额一直位居前5位,而氟西汀连续3年位居第一;3年中抗抑郁症药的DDDs变化幅度不大,说明抗抑郁症药的使用比较合理,其使用同步性也较好.结论 SSRI成为临床抗抑郁症药的一线用药,未来抗抑郁症药的市场潜力会相当巨大.

    作者:徐艳萍;冯洁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浓度

    目的 建立测定全血中环孢素浓度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Supelclean Envi-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全血中环孢素,RP-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以Shim-Pack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Shim-Pack C18柱(10 mm×4.6 mm,5μm)为预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6:2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68℃.结果 环孢素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1 000 ng/mL,回归方程A=370.4 C+4 771.5(r=0.999 9,n=3),平均回收率为96.17%,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小于1.79%和6.12%(n=5).结论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环孢素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赵秋玲;黄显;黄玉妹;丘宏强;吴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麝香接骨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01052~0.105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0%,RSD=0.87%(n=6).结论 RP-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麝香接骨肢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柯薇;李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复方脉炎宁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复方脉炎宁口服波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取L9(34)正交袁,以绿原酸、内桂酸为指标考察乙醇质量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绿原酸及肉桂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佳工艺为加20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生产.

    作者:华彬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至2.5)-甲醇(90:1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1~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消咳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慧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两种方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7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分别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组)、单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两种方案采用药物经济学中小成本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成本分别为172.14元和353.5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7.33和372.11.结论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较佳方案.

    作者:冀建明;杨常成;王保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2005-2007年精神病专科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DDD分析法和销售金额统计分析法,对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年至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和2006年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大,2007年喹诺酮类用药金额大,3种头孢拉定胶囊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品种较少,用量较低,使用基本合理;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抗感染主要药物.

    作者:宋伟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麻疹并发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麻疹合并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麻疹病情的关系.方法 将89例住院确诊的麻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入院后次日晨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患者年龄45 d~46岁;临床分型为轻型6例,典型15例,重型31例,异型10例,成人型27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93.26%的患者肝损害发生于出疹期,6.74%的患者发生于发热期;重度肝损害多见于重型、成人型麻疹;患者肝功能随麻疹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无慢性化倾向.结论 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较常见,多发生于出疹期,且程度一般较轻,预后良好.

    作者:马秀丽;宋相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脑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近年来以纳米粒为载体的脑部给药系统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方法 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具体从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纳米粒(mPEG-PLA/PLGA)、固体脂质纳米粒给药载体的发展现状、机理、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重点在于怎样解决穿越血脑屏障的问题和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现阶段这种给药途径虽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药物已进入了临床试验,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作者:王洪星;张庆红;田洪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充分利用有限的植物来源和提高紫杉醇的提取率.方法 分别利用乙醇回流法、1%柠檬酸渗漉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的总萜,再用制备型高效液相分离紫杉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紫杉醇收率的影响.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紫三醇的效果佳.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纳入到东北红豆杉枝叶中提取紫杉醇的生产工艺.

    作者:李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米普利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雷米普利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 色谱柱为Alltech Alhima 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缓冲溶液(在1 000 mL的2%高氯酸钠溶液中加0.5 mL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2.2)-乙腈,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雷米普利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7~207.0 μg/mL(r=1.0);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7%(n=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4%和0.9%(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郑国钢;李会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黑归脾丸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建立黑归脾丸的定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黑归脾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m×4.6 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0.5 m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90℃,气体流速为1.5 L/min.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28~10.7 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5.38%(n=6).结论 HPLC-ELSD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黑归脾丸的质量.

    作者:谭春梅;张文婷;赵维良;黄琴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参麦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45例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均给予抗感染、吸氧、扩张支气管、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及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14%(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作者:汪强;马利蓉;蔡高翔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改良压舌板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30例

    目的 探讨以改良压舌板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以改良压舌板进行舌肌训练,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组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以改良压舌板进行舌肌训练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娜;祖艳红;白丽;于春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慢肝养阴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慢肝养阴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当归、桂枝和五味子,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各主药成分分离好,有效成分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060 72~3.036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51%(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慢肝养阴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纤愫;许景景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消妇炎胶囊提取工艺合理性实验研究

    目的 确定消妇炎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结合处方中各药材的性质和原处方临床应用特点,用水提浸膏进行抗炎、镇痛及体外抗菌等药理试验.结果 消妇炎水提干浸膏抗炎、镇痛及体外抗菌效果明显.结论 原处方采用水提取工艺基本合理.

    作者:邱洪;张永萍;王利平;徐剑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 mg口服,每天1次,共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血浆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另以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组血浆hs-CRP,IL-6,TNF-α和尿U-MALB、β2-MG均明显升高(P<0.01);经奥美沙坦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血浆hs-cRP,IL-6,TNF-α和尿U-MALB,β2-MG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 奥美沙坦降压效果良好,且具有抗炎和肾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张贻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棕榈地塞米松脂质体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棕榈地塞米松脂质体中棕榈地塞米松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0mm,5 μm),流动相为色谱纯的乙腈-异丙醇(17:3),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9 nm,进样量20μL.结果 棕榈地塞米松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76%(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脂质体中棕榈地塞米松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继;于吉臣;傅经国;陈涛;王晓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两种注射液在0.9%氯化纳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 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的主药含量.结果 室温8 h内,肌苷与维生素B6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及微粒均无明显变化;配伍6 h后两药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肌苷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在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徐帆;徐贵丽;冯恩富;李艳;赵星星;陆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研究,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措施对医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并检测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后6个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干预后各项指标有了明显好转,但在停止干预后6个月又有反复.结论 干预措施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良好效果,但需要长期坚持.

    作者:郑怀宇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