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连和;鄢琛尹
介绍适于制备中药膏滋的处方组成及其制剂特点,时其组成分别按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糖类及辅料作具体介绍.强调配伍组方应因人而异,制剂加工随处方而不同.指出服用膏方应注意辨证施补、适时调理等用药理念.
作者:孙彩华;钱松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查找相关的资料.结果 在肾脏疾病和肺部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血必净注射液总有效率均大于90%.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是复方中药制刑,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建红;吴民;朱春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UV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片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评估.结果 由计算的各变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论 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UV法测定各类制剂含量的不确定度.
作者:宋更申;姜建国;冯砚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现阶段药学工作对临床药师的要求,结合临床实例谈临床药师培训学习和临床实践工作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指出临床医药协作、共同发展的氛围已逐渐形成,药师应正确定位,更好地发挥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张文;梁敏;侯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所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溶石排石汤)及西医治疗组(解痉、镇痛),对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24h内症状、体征消失率(72.09%)、72 h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率(65.12%),第1周、3周、5周胆囊超声恢复正常率(分别为34.88%,79.07%,100%)均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所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玉生;程占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鉴定广西玉林产肉桂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其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内桂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比浊法测定内桂挥发油、桂皮醛、肉桂酸的体外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 检测了肉桂挥发油中78个化学信号,鉴定出3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48%;桂皮醛、肉桂油均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而肉桂酸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研究广西玉林产肉桂挥发油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效应成分,为进一步阐明肉桂活血通经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安福丽;张仲;相聪坤;康兰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07年2月住院患者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药物处方1 000张,用限定日剂量(DDD值)、适应证、用药频度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适应证符合率为99.20%,DDD值符合率为81.30%.用药频度符合率为88.40%.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应用基本合理,药师审核医嘱时还应在限定日剂量等方面严格把关.
作者:王景洋;刘大明;田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为医疗单位更好地使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特点,提出以加强规范化的管理来更好发挥其作用.结果 与结论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改变了调剂工作的模式,但现代化的设备必须与规范化的管理相结合,才能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确保安全用药.
作者:宋小骏;倪江洪;谢学建;袁力;高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蛤蚧的真伪鉴别.方法 对比正品蛤蚧和各种伪品蛤蚧的性状特征.结果 正品蛤蚧呈扁片状,头颈部约占1/3,尾与体等长.头略呈扇三角状,无眼睑,吻鳞不切鼻孔,四足均具5趾,并具蹊及吸盘,爪短、钩状.结论 应掌握蛤蚧真伪品种的鉴别特征,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刘世军;熊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该文从中药超微粉碎设备、工艺及超微粉检测方法、粉体特征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中药超微粉体特征.
作者:孙文格;郑倩;刘凤琴;吴文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多发性浆膜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抗结核、浆膜腔抽液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温阳化湿利水的治疗原则,以苓桂术甘汤、己椒苈黄丸为代表方剂并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常规抗结核、浆膜腔抽液.结果 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促进浆膜腔积液的吸收,减轻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迅速改善结核中毒症状,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作者:闫宝环;董玉霞;蔡兰英;梁会贞;姚玉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鉴别冬虫夏草的真伪.方法 分别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反应和薄层层析综合分析鉴别.结果 冬虫夏草正品与伪品存在很大差异.结论 5种鉴别方法可清楚鉴别冬虫夏草的真伪.
作者:汪群红;胡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测定四方胃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一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ODSI C18柱(250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3.5%十二烷基硫酸钠/0.1 mol/L酒石酸-甲醇(30:70),流速为1.0 mL/min,波长为254n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162~0.8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1.10%(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四方胃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定量分析.
作者:仵树仁;蔡俊安;郭鑫慧;王云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强调无菌药品灭菌前微生物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监控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无菌保证存在的问题及GMP法规条文上的缺失,提出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监控措施.结果 与结论无菌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与终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相关.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此进行监控.
作者:曹元;梁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结果 中西药物治疗妇女更年期均有一定疗效.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除正确用药外,可结合心理疏导、针灸、按摩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林丽;张瑶;姚云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差错的类型和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门诊药房不同差错类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前后不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防范措施后,发药差错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使新的调剂模式更好地发展.
作者:周璇;张兰;白少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医院审方工作开展不尽人意的原因,探讨让审方工作更好发展的新模式,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安辉;王争平;林集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医院门诊电子处方的准确率.方法 对2007年9月至12月的医院电子处方进行调查,并对问题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2 736张处方中,问题处方842张,占处方总数的3.70%.结论 应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完善电子处方的审核系统,尽量减少问题处方,以提高电子处方的质量.
作者:陆朝宁;张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土霉素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0.05mol/L草酸铵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0.2 mol/L磷酸氢二胺溶液(75:2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 土霉素质量浓度在10~1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4%,脚为0.50%(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孙菲;隋译;赵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自拟天露通脉汤内外兼治疗法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患者,应用自拟天露通脉汤内服方水煎服,2次/d,外洗方水煎外洗患肢2次/d,7 d为1疗程,1~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第1疗程治愈27例,其余患者继续第2疗程;疗程结束时治愈36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天露通脉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内外兼治,疗程短,疗效可靠.
作者:章德本;邹凤双;石宝玉;石长林;池素侠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