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目的 建立测定祛风止痒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晴-水(15:8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5.03~35.2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41%(n=9).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简便、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晓筝;余若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于不同时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结果 在0~8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 h内稳定.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0.25%~0.5%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168例患者.结果 治愈63例,好转9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 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
作者:陈江山;张锐敏;李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用药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每月抽查处方1000张,逐一审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1~11月共抽查处方11 000张,缺项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10%,人均用药3.90种,16.70%的患者使用了注射剂,抗菌药物为使用率26.90%,基本药物应用率100.00%,药品通用名应用率89.00%,人均每次药费108.60元,不合理用药处方占0.90%,诊断与用药基本相符.结论 由于医院严格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处方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不合理处方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姜海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随机抽查2006年至2007年西药门诊处方共19 200份,逐一审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占9.50%,其中处方不合格率2006年为9.67%,2007年为9.33%;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006年占28.07%,2007年占27.18%;人均用药2.75种,人均每次药费134.76元.结论 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黄毅岚;罗宏丽;王述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的专属性方法 .方法 将壮阳制剂的提取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等信息,对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检测到壮阳制剂中掺有伪伐地那非.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伪伐地那非的有效方法 .
作者:肖丽和;邬晓鸥;高咏莉;熊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藻酸钙盐、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1例Ⅲ度、Ⅳ度压疮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1例予藻酸盐及多爱肤敷料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换药.结果 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护理工作量、治疗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愈合时间短,疗效高,没有增加费用.结论 藻酸盐、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是目前理想方法 之一.
作者:唐永利;张国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心内科2008年7月至12月份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及联用药物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例次排序前4位为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DDs排序前3位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氢氯噻嗪片、美托洛尔片.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卢奕;温连安;廖志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凝、脑血流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作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在入院时及治疗后15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监测入院时和治疗后国际正常化比值(INR)和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含量的变化,并以多普勒监测脑血流.对照组为既往替罗非班治疗的20例患者.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Fg水平较高(P<0.05),INR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加快(P<0.01或P<0.05),阻力指数降低(P<0.05),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使用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重症卒中预后、血凝状态及脑供血.
作者:杨卉;林香玉;马巧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消炎止痒喷雾剂的佳微波乙醇提取工艺.方法 以大黄素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含量,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大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各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辅助温度、微波功率、加70%乙醇的量、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辅助温度80℃、70%乙醇10倍量、提取30min.结论 微波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适用于消炎止痒喷雾剂中大黄素的提取.
作者:何泰东;张春盛;朱国婵;郭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2008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品种、金额及用药数量,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头孢菌素注射剂的购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11.39%,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美唑2006-2008年间增长迅猛,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临床使用率高.结论 2008年下发<解放军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通知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更趋合理.对患者应加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力度.
作者:徐艳萍;冯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分离测定异环磷酰胺原料中残留的多种有机溶剂的方法 .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外标法测定异环磷酰胺中乙醚、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醇、乙醇的残留量.结果 6种有机溶剂能完全分离,质量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6~1.0000,平均回收率为94.6%~100.5%,精密度的RSD均不大于10%,检测限为20~2 350 ng/mL.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异环磷酰胺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宋更申;韩学静;刘红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和DCM造模组,DCM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DCM组和DCM+GSH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糖、血脂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C组比较,DCM组大鼠血糖和LDL-C,TG,TC,SBP,DBP,MBP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LVESD有降低趋势(P>0.05);DCM+GSH组大鼠血糖和TC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DCM组比较,DCM+GSH组血糖有降低趋势(P>0.05),TG,SBP,DBP,MBP显著降低(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SD,HDL-C,LDL-C,TC,CK,LDH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SH对DCM大鼠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赢予;方春钱;张国辉;苏兆亮;汪健飞;徐莉;王丽;高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白颖苔草正丁醇提取物对疱疹科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分步浸提得正丁醇提取物,以HSV-1-HEK293,HSV-2-HEK293,MCMV-3T3体外感染模型进行试验,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分光光度计测定中性红染色A540值,计算治疗指数(TI)评价抗病毒效果.结果 白颖苔草正丁醇提取物可抑制HSV-1,HSV-2,MCMV的细胞病变效应.TI分别为161.63,115.63,38.67.结论 白颖苔草对疱疹科病毒具有抑制活性.
作者:高川;容蓉;张治强;郭培俊;孟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受益率和毒性反应.方法 第1天应用国产培美曲过塞二钠500 mg/m2,第1~3天应用顺铂25 mg/m2,均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培美曲塞治疗前1 d、当日和治疗后次日常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以减少皮疹发生.治疗前5 d开始口服多维元素至末次用药结束后21 d停止.首次治疗前1周内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 000 μg,每3个周期注射1次.化疗前均常规给予胃复安、苯海拉明三联预防恶心呕吐.结果 11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1个月,部分缓解1例,稳定5例.进展5例,有效率为9.09%(1/11),临床受益率为54.55%(6/11);治疗2个周期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改善1例,改善3例,稳定2例,降低5例;KPS评价获益比例36.3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时症处理后缓解;胃肠道毒性均为Ⅰ~Ⅱ度.结论 以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方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制订健尔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安全性试验.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性鉴别方中槐角苷并测定健尔胶囊的主要成分5,7,4'-三羟基异黄酮-4'-葡萄糖苷(槐角苷)的含量;以小鼠灌胃法测定大耐受剂量(MTD).结果 定性鉴别方法 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法中槐角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88%(n=5);MTD为5 g/(kg·d).结论 质量控制方法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地控制健尔胶囊的质量;本制剂安全可靠.
作者:于西全;肖华;李少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胃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29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45~12.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99%(n=9).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胃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斌;林彩;赵映兰;邓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考察广西10个县产岩黄连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控制岩黄连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岩黄连药材全草粉碎,加入无水乙醇,经索氏提取至无色,取药液过滤、稀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色谱柱为Platisil-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80:20,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347 nm.结果 脱氢卡维丁质量浓度在2.50~20.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5 μg/mL(以S/N>4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3%,RSD=0.89%(n=6).广西各县产的岩黄连药材含脱氢卡维丁有差异,其中乐业、靖西、东兰、都安、环江等县的药材含量较高.结论 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简便可行,可用于控制岩黄连药材质量.
作者:黄其春;涂文升;龙俊青;蒋满州;王耿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5例空腹血糖为7.0~11.1 mmol/L,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早晨顿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5 g/d,睡前顿服.乙组21例空腹血糖不低于11.1 mmol/L,尿酮体阴性,给予预混重组人胰岛素制剂(优泌林30R)和二甲双胍缓释片1.5 g/d,睡前顿服.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锻炼,观察用药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甲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作者:郑胤波;周红叶;冯天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前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结肠镜检的门诊、住院患者14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000 mL或20%甘露醇500 mL行镜检前肠道准备.观察患者镜检前后生理和生化指标、排便特点、不适反应、可接受性、肠道准备满意程度.结果 两种方法 均能达到满意的肠道准备效果,但试验组不适反应少(P<0.05)、可接受性高(P<0.05)、生化指标血均在正常范围,对患者无影响.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性强,可作为临床结肠镜检肠道准备的一种常规方法 .
作者:马宗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