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替沙星热敏型凝胶滴眼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吴丽萌;朱国婵;陈光龙

关键词:加替沙星, 泊洛沙姆P407, 热敏型眼用凝胶, 紫外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制备加替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以泊洛沙姆P407为热敏型材料、加替沙星为主药制备加替沙星热敏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含量,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结果 所得制剂为透明度高、流动性好的凝胶剂;加替沙星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25~80.00 μg/mL(r=0.998 9,n=7),平均回收率99.80%,RSD=0.82%(n=9);泊洛沙姆P407在处方中的质量分数为19%;产品室温观察1年质量稳定.结论 该制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4 h,提取5 h;佳包合工艺为A2C3B3,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 h.结论 该优化工艺简便,包含率较高,可以作为工业生产工艺.

    作者:马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和DCM造模组,DCM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DCM组和DCM+GSH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糖、血脂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C组比较,DCM组大鼠血糖和LDL-C,TG,TC,SBP,DBP,MBP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LVESD有降低趋势(P>0.05);DCM+GSH组大鼠血糖和TC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DCM组比较,DCM+GSH组血糖有降低趋势(P>0.05),TG,SBP,DBP,MBP显著降低(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SD,HDL-C,LDL-C,TC,CK,LDH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SH对DCM大鼠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赢予;方春钱;张国辉;苏兆亮;汪健飞;徐莉;王丽;高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氨茶碱、多巴胺、尼可刹米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氨荼碱、多巴胺、尼可刹米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8 h内的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结果 多巴胺不影响氨茶碱及尼可刹米的稳定性,但与氨茶碱配伍后溶液pH呈碱性,导致多巴胺不稳定.结论 氨荼碱的加入会降低配伍液中多巴胺的稳定性,临床使用时应注意溶液pH对多巴胺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徐帆;冯恩富;徐贵丽;陆丽;赵星星;李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胃炎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胃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29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45~12.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99%(n=9).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胃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斌;林彩;赵映兰;邓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同时鉴定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3种成分的薄层色谱法

    目的 建立同时鉴别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3种成分的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对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与结论 薄层色谱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氨咖黄敏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刘东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掌握好其治疗方案,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目前,SAP的治疗是在重症监护(ICU)的模式下,采用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王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两轮GSP认证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如何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方法 对2004年、2009年两轮GSP认证期间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在结构、数量、类型、规模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发展迅速,整合步伐加快.结论 应促进药品批发企业的变革,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周军红;王晓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祛风止痒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祛风止痒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晴-水(15:8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5.03~35.2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41%(n=9).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简便、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晓筝;余若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

    目的 建立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的专属性方法 .方法 将壮阳制剂的提取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等信息,对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检测到壮阳制剂中掺有伪伐地那非.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伪伐地那非的有效方法 .

    作者:肖丽和;邬晓鸥;高咏莉;熊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5-2008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2008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品种、金额及用药数量,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头孢菌素注射剂的购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11.39%,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美唑2006-2008年间增长迅猛,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临床使用率高.结论 2008年下发<解放军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通知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更趋合理.对患者应加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力度.

    作者:徐艳萍;冯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68例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0.25%~0.5%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168例患者.结果 治愈63例,好转9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 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

    作者:陈江山;张锐敏;李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前沿新药——磷酸奥司他韦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该文从药物的发展历史、药理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磷酸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儿童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可作为目前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首选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目的 研究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突变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比较其防耐药突变能力.方法 用环丙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突变株,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实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和MPC.结果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株及其突变株的MPC低于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为0.25 μg/mL,环丙沙星为2 μg/mL;对突变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为1~8 μg/mL,环丙沙星为4~32 μg/mL.结论 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的突变株,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限制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治疗,建议要避免这3种氟喹诺酮类的单药治疗.

    作者:李建华;张力燕;王华;宋丰贵;王玉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23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妇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妇科手术患者223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频度和方式.结果 223例患者中未用抗菌药物5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159例,平均用药时间6.18 d,抗菌药物种类包括氨基苷类、硝咪唑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使用合理与基本合理占73.37%,不合理占26.63%.结论 妇科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应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以确保合理用药.

    作者:单文治;王晓蕾;刘育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心血管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心内科2008年7月至12月份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及联用药物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例次排序前4位为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DDs排序前3位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氢氯噻嗪片、美托洛尔片.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卢奕;温连安;廖志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GC-MS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

    目的 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 用石油醚提取药对远志-石菖蒲及其单味药材,采用GC-MS技术,在NIST98标准质谱库中检索,确定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药对远志-石菖蒲脂肪油中鉴定出75个脂溶性成分,39个来自石菖蒲,5个为二者的叠加,新产生34个.结论 药对远志-石菖蒲中脂溶性成分与单味药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房敏峰;张文娟;李云峰;刘春芝;张君;郑晓晖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柏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柏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ail OSD-2 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17 2~0.351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0.97%(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检测结果 准确,可用于黄连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颖;蒋俊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n=45)和奥氮平组(n=44),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袁(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与奥氛平疗效相当,两者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麻显娇;卢喜金;邹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消炎止痒喷雾剂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消炎止痒喷雾剂的佳微波乙醇提取工艺.方法 以大黄素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含量,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大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各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辅助温度、微波功率、加70%乙醇的量、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辅助温度80℃、70%乙醇10倍量、提取30min.结论 微波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适用于消炎止痒喷雾剂中大黄素的提取.

    作者:何泰东;张春盛;朱国婵;郭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芪仁止咳喘胶囊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目的 探讨芪仁止咳喘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芪、桑白皮等.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芪、桑白皮等药味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 能有效控制芪仁止咳喘胶囊的质量.

    作者:金艳华;蔡玲玲;刘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