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

肖丽和;邬晓鸥;高咏莉;熊英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伪伐地那非, 壮阳制剂
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的专属性方法 .方法 将壮阳制剂的提取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等信息,对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检测到壮阳制剂中掺有伪伐地那非.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伪伐地那非的有效方法 .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掌握好其治疗方案,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目前,SAP的治疗是在重症监护(ICU)的模式下,采用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王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随机抽查2006年至2007年西药门诊处方共19 200份,逐一审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占9.50%,其中处方不合格率2006年为9.67%,2007年为9.33%;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006年占28.07%,2007年占27.18%;人均用药2.75种,人均每次药费134.76元.结论 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黄毅岚;罗宏丽;王述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前沿新药——磷酸奥司他韦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该文从药物的发展历史、药理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磷酸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儿童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可作为目前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首选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目的 改进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方法 以配制500 μg/mL的皮试液为例,第1步抽取药物剂量4倍的生理盐水将药物溶解;第2步抽取上液0.2 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 mL;第3步抽取上液0.1 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 mL;第4步抽取上液0.1 mL,加生理盐水溶解成1 mL.结果 方法 的第2~4步与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相似,有利于临床的操作和统一.只需调整第1步生理盐水的抽取量即可配制质量浓度为300 μg/mL和600 μg/mL及其他质量浓度的皮试液.结论 该方法 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操作简单,便于计算,还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配制流程和配制方法 .

    作者:邹兴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目的 研究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突变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比较其防耐药突变能力.方法 用环丙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突变株,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实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和MPC.结果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株及其突变株的MPC低于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为0.25 μg/mL,环丙沙星为2 μg/mL;对突变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为1~8 μg/mL,环丙沙星为4~32 μg/mL.结论 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的突变株,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限制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治疗,建议要避免这3种氟喹诺酮类的单药治疗.

    作者:李建华;张力燕;王华;宋丰贵;王玉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广西各地岩黄连药材中脱氢卡维丁含量考察

    目的 考察广西10个县产岩黄连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控制岩黄连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岩黄连药材全草粉碎,加入无水乙醇,经索氏提取至无色,取药液过滤、稀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色谱柱为Platisil-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80:20,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347 nm.结果 脱氢卡维丁质量浓度在2.50~20.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5 μg/mL(以S/N>4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3%,RSD=0.89%(n=6).广西各县产的岩黄连药材含脱氢卡维丁有差异,其中乐业、靖西、东兰、都安、环江等县的药材含量较高.结论 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简便可行,可用于控制岩黄连药材质量.

    作者:黄其春;涂文升;龙俊青;蒋满州;王耿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5-2008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2008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品种、金额及用药数量,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头孢菌素注射剂的购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11.39%,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美唑2006-2008年间增长迅猛,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临床使用率高.结论 2008年下发<解放军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通知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更趋合理.对患者应加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力度.

    作者:徐艳萍;冯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前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结肠镜检的门诊、住院患者14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000 mL或20%甘露醇500 mL行镜检前肠道准备.观察患者镜检前后生理和生化指标、排便特点、不适反应、可接受性、肠道准备满意程度.结果 两种方法 均能达到满意的肠道准备效果,但试验组不适反应少(P<0.05)、可接受性高(P<0.05)、生化指标血均在正常范围,对患者无影响.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性强,可作为临床结肠镜检肠道准备的一种常规方法 .

    作者:马宗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祛风止痒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祛风止痒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晴-水(15:8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5.03~35.2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41%(n=9).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简便、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晓筝;余若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异环磷酰胺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分离测定异环磷酰胺原料中残留的多种有机溶剂的方法 .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外标法测定异环磷酰胺中乙醚、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醇、乙醇的残留量.结果 6种有机溶剂能完全分离,质量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6~1.0000,平均回收率为94.6%~100.5%,精密度的RSD均不大于10%,检测限为20~2 350 ng/mL.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异环磷酰胺中多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宋更申;韩学静;刘红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4 h,提取5 h;佳包合工艺为A2C3B3,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 h.结论 该优化工艺简便,包含率较高,可以作为工业生产工艺.

    作者:马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3种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加替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治疗息性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药品成本、检查成本、住院成本、时间成本4项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疗时间为6.56d.总有效率为96.88%;B组治疗时间为6.87 d,总有效率为91.89%;C组治疗时间为7.72 d,总有效率为85.29%.结论 治疗敏感菌所致急性尿路感染,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为佳方案.

    作者:王裕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骨科、普外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和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静脉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术前护理要点包括明确高危人群、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护理要点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一般护理措施、器械辅助、用药护理及疼痛护理.结论 在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尹芝华;宋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念珠状发菜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目的 研究念珠状发菜醇提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样品溶液对二苯基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来判断其抗氧化能力及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结果 自由基清除率随样品质量浓度增高而升高,IC50为0.203 g/L.结论 念珠状发菜醇提液中极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较强,量效规律明显,应结合体内抗氧化试验来共同说明其抗氧化能力.

    作者:雷雪梅;崔小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心血管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心内科2008年7月至12月份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及联用药物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例次排序前4位为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DDs排序前3位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氢氯噻嗪片、美托洛尔片.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卢奕;温连安;廖志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22例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监测应用氯笨那敏、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并着重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与ADR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008年4月1日至10月1日共收集曾用过上述药品的病例1 137例,确认ADR 222例,其中男125例,女97例;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143例(占64.41%);头孢菌素类用量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对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可有效查出ADR信息,考察和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和ADR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阎敏;朱敏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盐酸米多君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31例

    目的 观察盐酸米多君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31例反复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于透析前30 min口服盐酸米多君5 mg,有效者继续按该方案服药,无效者从第2周起改为每次透析前30 min口服盐酸米多君5 mg,透析开始后0.5~2 h酌情口服盐酸米多君2.5~5 mg.结果 经治疗后,透析中低血压明显被纠正(P<0.01).结论 盐酸米多君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刘海涛;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南瓜籽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为开发南瓜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过程中物料粒度、物料含水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 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是将南瓜籽粉碎成粗粉,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4%,萃取压力22~25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由钢瓶决定,一般控制在14~17 kg/h.

    作者:孙红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成阿立哌唑组(n=45)和奥氮平组(n=44),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袁(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与奥氛平疗效相当,两者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麻显娇;卢喜金;邹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桑菊感冒冲剂中的桔梗

    目的 探讨桑菊感冒冲剂中桔梗的薄层鉴别方法 .方法 以桔梗为对照,对11批桑菊感冒冲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11批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桔梗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易操作,可用于桑菊感冒冲剂中桔梗的鉴别.

    作者:吴佳;石克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