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萍;冯洁
目的 观察78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应用CO2激光联合药物涂擦的疗效.方法 使用CO2激光治疗仪点击烧灼病灶,并用2.5%的5-氟尿嘧啶10mL和病毒唑、聚肌胞各5 mL混合液局部涂擦患处.治疗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及卫生指导,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结果 78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随访半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CO2激光联合药物涂擦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预后较好.
作者:项晓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桑菊感冒冲剂中桔梗的薄层鉴别方法 .方法 以桔梗为对照,对11批桑菊感冒冲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11批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桔梗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易操作,可用于桑菊感冒冲剂中桔梗的鉴别.
作者:吴佳;石克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是将抗菌药物从胃肠外给药转为口服给药的治疗方法 .该文综述了抗菌药物序贯使用的药效学和药动学依据,介绍了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应用于儿科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了抗菌药物序贯疗法使用的优点.
作者:陈岷;曾力楠;张伶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0.25%~0.5%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168例患者.结果 治愈63例,好转9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 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
作者:陈江山;张锐敏;李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于不同时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结果 在0~8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 h内稳定.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监测应用氯笨那敏、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并着重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与ADR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008年4月1日至10月1日共收集曾用过上述药品的病例1 137例,确认ADR 222例,其中男125例,女97例;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143例(占64.41%);头孢菌素类用量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对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可有效查出ADR信息,考察和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和ADR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阎敏;朱敏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如何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方法 对2004年、2009年两轮GSP认证期间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在结构、数量、类型、规模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发展迅速,整合步伐加快.结论 应促进药品批发企业的变革,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周军红;王晓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4 h,提取5 h;佳包合工艺为A2C3B3,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 h.结论 该优化工艺简便,包含率较高,可以作为工业生产工艺.
作者:马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心内科2008年7月至12月份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及联用药物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例次排序前4位为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DDs排序前3位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氢氯噻嗪片、美托洛尔片.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卢奕;温连安;廖志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的专属性方法 .方法 将壮阳制剂的提取液通过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等信息,对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的伪伐地那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检测到壮阳制剂中掺有伪伐地那非.结论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检测壮阳制剂中非法掺入伪伐地那非的有效方法 .
作者:肖丽和;邬晓鸥;高咏莉;熊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同时鉴别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3种成分的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对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与结论 薄层色谱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氨咖黄敏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刘东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突变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比较其防耐药突变能力.方法 用环丙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突变株,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实验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和MPC.结果 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临床分离株及其突变株的MPC低于环丙沙星.对临床分离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为0.25 μg/mL,环丙沙星为2 μg/mL;对突变株的MPC,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为1~8 μg/mL,环丙沙星为4~32 μg/mL.结论 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及其环丙沙星诱导的突变株,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限制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治疗,建议要避免这3种氟喹诺酮类的单药治疗.
作者:李建华;张力燕;王华;宋丰贵;王玉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5例空腹血糖为7.0~11.1 mmol/L,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早晨顿服,二甲双胍缓释片1.5 g/d,睡前顿服.乙组21例空腹血糖不低于11.1 mmol/L,尿酮体阴性,给予预混重组人胰岛素制剂(优泌林30R)和二甲双胍缓释片1.5 g/d,睡前顿服.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锻炼,观察用药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甲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作者:郑胤波;周红叶;冯天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消炎止痒喷雾剂的佳微波乙醇提取工艺.方法 以大黄素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含量,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大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各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辅助温度、微波功率、加70%乙醇的量、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W、辅助温度80℃、70%乙醇10倍量、提取30min.结论 微波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适用于消炎止痒喷雾剂中大黄素的提取.
作者:何泰东;张春盛;朱国婵;郭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藻酸钙盐、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1例Ⅲ度、Ⅳ度压疮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1例予藻酸盐及多爱肤敷料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换药.结果 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护理工作量、治疗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愈合时间短,疗效高,没有增加费用.结论 藻酸盐、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是目前理想方法 之一.
作者:唐永利;张国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念珠状发菜醇提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样品溶液对二苯基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来判断其抗氧化能力及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结果 自由基清除率随样品质量浓度增高而升高,IC50为0.203 g/L.结论 念珠状发菜醇提液中极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较强,量效规律明显,应结合体内抗氧化试验来共同说明其抗氧化能力.
作者:雷雪梅;崔小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祛风止痒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晴-水(15:85),流速0.9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5.03~35.2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41%(n=9).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简便、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晓筝;余若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和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静脉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术前护理要点包括明确高危人群、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护理要点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一般护理措施、器械辅助、用药护理及疼痛护理.结论 在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尹芝华;宋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考察广西10个县产岩黄连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控制岩黄连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将岩黄连药材全草粉碎,加入无水乙醇,经索氏提取至无色,取药液过滤、稀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色谱柱为Platisil-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80:20,V/V),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347 nm.结果 脱氢卡维丁质量浓度在2.50~20.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5 μg/mL(以S/N>4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3%,RSD=0.89%(n=6).广西各县产的岩黄连药材含脱氢卡维丁有差异,其中乐业、靖西、东兰、都安、环江等县的药材含量较高.结论 HPLC法测定脱氢卡维丁含量简便可行,可用于控制岩黄连药材质量.
作者:黄其春;涂文升;龙俊青;蒋满州;王耿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急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6月急诊患者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5 635例急诊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2 502张(占44.40%),其中抗菌药物单用处方2 327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93.01%;两种以上联用处方175张.占6.99%.共使用11类68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给药方式以静脉和口服为主,静脉给药药品消耗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的89.97%.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抗菌药物的应用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