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岷;曾力楠;张伶俐
目的 比较加替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治疗息性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药品成本、检查成本、住院成本、时间成本4项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疗时间为6.56d.总有效率为96.88%;B组治疗时间为6.87 d,总有效率为91.89%;C组治疗时间为7.72 d,总有效率为85.29%.结论 治疗敏感菌所致急性尿路感染,静脉滴注加替沙星为佳方案.
作者:王裕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该文从药物的发展历史、药理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磷酸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和儿童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可作为目前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首选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制订健尔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安全性试验.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性鉴别方中槐角苷并测定健尔胶囊的主要成分5,7,4'-三羟基异黄酮-4'-葡萄糖苷(槐角苷)的含量;以小鼠灌胃法测定大耐受剂量(MTD).结果 定性鉴别方法 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法中槐角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88%(n=5);MTD为5 g/(kg·d).结论 质量控制方法 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地控制健尔胶囊的质量;本制剂安全可靠.
作者:于西全;肖华;李少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2008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品种、金额及用药数量,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头孢菌素注射剂的购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11.39%,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美唑2006-2008年间增长迅猛,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临床使用率高.结论 2008年下发<解放军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通知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更趋合理.对患者应加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力度.
作者:徐艳萍;冯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如何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方法 对2004年、2009年两轮GSP认证期间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西安市药品批发企业在结构、数量、类型、规模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发展迅速,整合步伐加快.结论 应促进药品批发企业的变革,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周军红;王晓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柏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ail OSD-2 C18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17 2~0.351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0.97%(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检测结果 准确,可用于黄连柏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颖;蒋俊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盐酸米多君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31例反复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于透析前30 min口服盐酸米多君5 mg,有效者继续按该方案服药,无效者从第2周起改为每次透析前30 min口服盐酸米多君5 mg,透析开始后0.5~2 h酌情口服盐酸米多君2.5~5 mg.结果 经治疗后,透析中低血压明显被纠正(P<0.01).结论 盐酸米多君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刘海涛;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藻酸钙盐、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1例Ⅲ度、Ⅳ度压疮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1例予藻酸盐及多爱肤敷料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换药.结果 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护理工作量、治疗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愈合时间短,疗效高,没有增加费用.结论 藻酸盐、多爱肤敷料治疗Ⅲ度、Ⅳ度压疮是目前理想方法 之一.
作者:唐永利;张国惠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胃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29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45~12.2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99%(n=9).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 准确可靠,可用于胃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胡斌;林彩;赵映兰;邓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监测应用氯笨那敏、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并着重分析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与ADR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2008年4月1日至10月1日共收集曾用过上述药品的病例1 137例,确认ADR 222例,其中男125例,女97例;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有143例(占64.41%);头孢菌素类用量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对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可有效查出ADR信息,考察和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和ADR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阎敏;朱敏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凝、脑血流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作为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在入院时及治疗后15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监测入院时和治疗后国际正常化比值(INR)和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含量的变化,并以多普勒监测脑血流.对照组为既往替罗非班治疗的20例患者.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Fg水平较高(P<0.05),INR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加快(P<0.01或P<0.05),阻力指数降低(P<0.05),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使用高压氧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重症卒中预后、血凝状态及脑供血.
作者:杨卉;林香玉;马巧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制备加替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以泊洛沙姆P407为热敏型材料、加替沙星为主药制备加替沙星热敏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含量,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结果 所得制剂为透明度高、流动性好的凝胶剂;加替沙星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25~80.00 μg/mL(r=0.998 9,n=7),平均回收率99.80%,RSD=0.82%(n=9);泊洛沙姆P407在处方中的质量分数为19%;产品室温观察1年质量稳定.结论 该制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吴丽萌;朱国婵;陈光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78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应用CO2激光联合药物涂擦的疗效.方法 使用CO2激光治疗仪点击烧灼病灶,并用2.5%的5-氟尿嘧啶10mL和病毒唑、聚肌胞各5 mL混合液局部涂擦患处.治疗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及卫生指导,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结果 78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随访半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CO2激光联合药物涂擦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预后较好.
作者:项晓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受益率和毒性反应.方法 第1天应用国产培美曲过塞二钠500 mg/m2,第1~3天应用顺铂25 mg/m2,均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培美曲塞治疗前1 d、当日和治疗后次日常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以减少皮疹发生.治疗前5 d开始口服多维元素至末次用药结束后21 d停止.首次治疗前1周内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 000 μg,每3个周期注射1次.化疗前均常规给予胃复安、苯海拉明三联预防恶心呕吐.结果 11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1个月,部分缓解1例,稳定5例.进展5例,有效率为9.09%(1/11),临床受益率为54.55%(6/11);治疗2个周期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改善1例,改善3例,稳定2例,降低5例;KPS评价获益比例36.3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时症处理后缓解;胃肠道毒性均为Ⅰ~Ⅱ度.结论 以培美曲塞为主的化疗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
作者:方丽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和DCM造模组,DCM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DCM组和DCM+GSH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糖、血脂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C组比较,DCM组大鼠血糖和LDL-C,TG,TC,SBP,DBP,MBP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LVESD有降低趋势(P>0.05);DCM+GSH组大鼠血糖和TC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DCM组比较,DCM+GSH组血糖有降低趋势(P>0.05),TG,SBP,DBP,MBP显著降低(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SD,HDL-C,LDL-C,TC,CK,LDH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SH对DCM大鼠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赢予;方春钱;张国辉;苏兆亮;汪健飞;徐莉;王丽;高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前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结肠镜检的门诊、住院患者14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 000 mL或20%甘露醇500 mL行镜检前肠道准备.观察患者镜检前后生理和生化指标、排便特点、不适反应、可接受性、肠道准备满意程度.结果 两种方法 均能达到满意的肠道准备效果,但试验组不适反应少(P<0.05)、可接受性高(P<0.05)、生化指标血均在正常范围,对患者无影响.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性强,可作为临床结肠镜检肠道准备的一种常规方法 .
作者:马宗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同时鉴别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3种成分的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对小儿氨咖黄敏颗粒中的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与结论 薄层色谱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小儿氨咖黄敏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刘东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南瓜籽油的工艺,为开发南瓜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过程中物料粒度、物料含水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 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是将南瓜籽粉碎成粗粉,物料含水量控制在3%~4%,萃取压力22~25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由钢瓶决定,一般控制在14~17 kg/h.
作者:孙红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严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掌握好其治疗方案,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目前,SAP的治疗是在重症监护(ICU)的模式下,采用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王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随机抽查2006年至2007年西药门诊处方共19 200份,逐一审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占9.50%,其中处方不合格率2006年为9.67%,2007年为9.33%;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006年占28.07%,2007年占27.18%;人均用药2.75种,人均每次药费134.76元.结论 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黄毅岚;罗宏丽;王述蓉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