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曾晓芳;游枫慧

关键词: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收集到的75例ADR,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引起ADR的药物类别、给药方法 、ADR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 75例ADR报告共涉及26种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比例高;ADR可累及人体各系统,常引起全身性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民营原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发展前景

    目的 关注和推动民营原创新药的研发.方法 系统分析民营原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发展.结果 与结论 民营原创新药研发公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成长还存在一些困难,要真正发展壮大,还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政策的推动以及自身的不断创新.

    作者:张周卫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目的 探讨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和对照组(乳癖消片)各50例,疗程为2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九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杨国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单味中药治疗、复方中成药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檀巧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基于长尾理论的我国医药商业结构分析

    该文根据长尾理论,阐明我国医药商业存在的问题不在于结构上的多、散、小,而是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及创新缺失,并提出了通过医药商业药学服务经营模式与行业集成化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建立及制度创新,构建我国医药商业的长尾结构的主张.

    作者:史伟;申俊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2004-2007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第二临床药局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4-2007年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用药品种数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2006年、2007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9.98%,13.05%,33.29%,DDDs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3.89%,2.03%,36.68%.结论 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消耗金额和DDDs前几位的排序居前的抗高血压药物单品种,均由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逐渐被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所代替.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收集到的75例ADR,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引起ADR的药物类别、给药方法 、ADR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 75例ADR报告共涉及26种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比例高;ADR可累及人体各系统,常引起全身性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曾晓芳;游枫慧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完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标准的思考

    对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标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修订建议.

    作者:朱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浅谈医院中药煎药房工作

    结合在医院中药煎药房的工作实践,介绍煎药房的工作流程以及科学使用电热式中药煎煮机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以利科学煎煮汤剂,提高煎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辉彬;解庆东;姚红卫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注射用藻酸双酯钠冻干工艺优化

    目的 探讨注射用藻酸双酯钠的佳冻干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预冻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结果 佳冻干工艺条件是控制预冻保温温度为-35~-40℃、保温时间为3 h、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为每30 min升温2~3℃,产品冻干周期短、冻干合格率高.结论 佳冻干工艺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李文萍;杨丹凤;田德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实践与干预

    目的 掌握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动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门诊处方定期随机抽查,结合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 2007年1月至12月共抽查处方77 923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有45 306张(占58.14%).实行第1次干预方案后,2008年1月至7月抽查处方54 266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0 287张(占55.81%);实行第2次干预方案后,2008年7月至10月共查处方22 66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1 400张(占50.31%);实行第3次干预方案后,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二联为辅,三联、四联明显减少.结论 实行干预方案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提高.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目的 研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喂饲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12,24mg/kg),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血脂、载脂蛋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指标.结果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降低,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及apoAI/apoB比值升高,并能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论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相聪坤;王蕊;袁志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该文分析了影响医院患者满意度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作者:王淑玲;刘皓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及其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ailC18柱(200mm ×4.6mm,5μm),以32:68的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磷酸二氢钾,0.1%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0nm,流速1.0mL/min.结果 盐酸普鲁卡因质量浓度在40~2 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10),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0.28%(n=9).结论 HPLC法灵敏、专属、快速方便,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赫晓军;刘红莉;冯砚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国家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12月11日,在卫生部、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际协调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了落实<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强化市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健全药品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提出了重要意见.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生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柱(150mm×4.6mm,5μm),以0.05%三氟乙酸-乙腈(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生物素质量浓度在51~3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70%(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生物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一斌;陈建辉;俞利琴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肝毒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肝毒性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天津市人民医院肾移植患者的病历,记录环孢素A血药浓度谷值、肝功能指标、病程记录和用药情况等,讨论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 当环孢素A血药浓度谷值高于500μg/L时,产生肝毒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尼卡地平、甲氧氯普胺、酮康唑、诺氟沙星、西米替丁、克拉霉素和更昔洛韦等药物在与环孢素A配伍使用时易导致其血药浓度升高.结论 环孢素A血药浓度过高是引起患者肝毒性的主要原因,且主要是由于环孢素A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发生环孢素A肝毒性反应时,应密切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剂量,停用那些易导致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的药物.

    作者:高洁;崔桅;孟庆杰;冯殿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 为深入研究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该剂型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近年来我国中药巴布膏剂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基质辅料质量、制剂质量评价及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结论 中药巴布膏剂是目前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研发热点,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瑾;杨明;李剑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基于4R理论的药品学术推广策略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医药环境和传统医药销售模式的弊端,阐明学术推广的必要性,并运用4R理论分析学术推广的策略.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干扰素在狂犬病疫苗中的佐剂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干扰素在狂犬病疫苗中的佐剂效果.方法 将人用狂犬病疫苗与干扰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将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和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分别免疫昆明小鼠,并于免疫前和免疫后4,7,14,30,60d时眶静脉采血,用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同时经腹腔免疫小鼠,第15天时取脾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与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相比,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时间早、滴度高.结论 干扰素佐剂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王忠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60例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监测和随访要求、疗程、每年服药费用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有73.33%的患者能选出4种药物名称,并选对药物简要特点,6.67%的患者选不出服药名称;91.67%的患者全部或基本知道其不良反应;33.33%的患者不知何时复查、复查什么;50%的患者不知哪种情况可以停药观察,33.33%的患者知道疗程;仅3.33%的患者不清楚每年的服药费用.结论 患者对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服药年费用的了解较全面,而对疗效监测、随访要求、疗程认知等较模糊,因此应加强用药知识宣传,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疗效.

    作者:程金凌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