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檀巧婷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中药治疗, 研究, 进展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单味中药治疗、复方中成药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Klotho对老龄小鼠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衰老蛋白klotho(KL)时老龄小鼠血管损伤后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动员及损伤内皮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显微外科法建立老龄小鼠(20月龄)颈动脉损伤模型;在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各时点获取外周血,以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KL蛋白水平;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第3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L处理组、KL抗体处理组外周血EPCs的数量;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第14天,通过Evans blue染色检测损伤动脉再内皮化情况,通过HE染色检测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 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外周血KL水平和EPCs数量明显升高,在颈动脉损伤后第3天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颈动脉损伤组比较,KL处理组的外周血KL明显升高,而KL抗体处理组则无明显升高;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面积明显升高,而KL抗体处理组则无明显差异;KL处理组内膜增生程度较颈动脉损伤组及KL抗体处理组明显降低.结论 KL可升高老年小鼠而动脉损伤后EPCs的循环数量,促进EPCs的动员,促进损伤动脉再内皮化,抑制内膜增生.

    作者:姜靖;黄岚;赵晓辉;喻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注射用藻酸双酯钠冻干工艺优化

    目的 探讨注射用藻酸双酯钠的佳冻干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预冻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结果 佳冻干工艺条件是控制预冻保温温度为-35~-40℃、保温时间为3 h、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为每30 min升温2~3℃,产品冻干周期短、冻干合格率高.结论 佳冻干工艺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李文萍;杨丹凤;田德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帕罗醇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测定反式帕罗醇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30m×530 μm,3.0μm),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5:1,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程序升温,初始柱温为40℃,保持12 min,然后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为22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50℃.结果 丙酮、异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甲苯和四氢呋喃6种有机溶剂均得到有效分离,回收率及线性关系皆良好.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准确性均达到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要求,可用于测定反式帕罗醇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作者:胡楚楚;张舒;薛受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烟肼片中异烟肼及其杂质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异烟肼片剂中异烟肼及其杂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多库酯钠水溶液(40:60),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6 nm.结果 异烟肼质量浓度在10~l 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1.99%(n=6);异烟酸质量浓度在4~24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n=6).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金英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国民营原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发展前景

    目的 关注和推动民营原创新药的研发.方法 系统分析民营原创新药研发公司的发展.结果 与结论 民营原创新药研发公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成长还存在一些困难,要真正发展壮大,还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政策的推动以及自身的不断创新.

    作者:张周卫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新医改背景下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策略

    目的 为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后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药品零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其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策略.结果 与结论 药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药学服务、实施多元化经营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来适应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并提高竞争力.

    作者:陈芳;李卉;黄泰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目的 为深入研究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该剂型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近年来我国中药巴布膏剂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基质辅料质量、制剂质量评价及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结论 中药巴布膏剂是目前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研发热点,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瑾;杨明;李剑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完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标准的思考

    对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标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修订建议.

    作者:朱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实践与干预

    目的 掌握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动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门诊处方定期随机抽查,结合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结果 2007年1月至12月共抽查处方77 923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有45 306张(占58.14%).实行第1次干预方案后,2008年1月至7月抽查处方54 266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30 287张(占55.81%);实行第2次干预方案后,2008年7月至10月共查处方22 661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1 400张(占50.31%);实行第3次干预方案后,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二联为辅,三联、四联明显减少.结论 实行干预方案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提高.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基于4R理论的药品学术推广策略

    该文通过分析国内医药环境和传统医药销售模式的弊端,阐明学术推广的必要性,并运用4R理论分析学术推广的策略.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收集到的75例ADR,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引起ADR的药物类别、给药方法 、ADR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结果 75例ADR报告共涉及26种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比例高;ADR可累及人体各系统,常引起全身性损害,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曾晓芳;游枫慧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4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腹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中药己椒苈黄丸治疗,均以治疗1个月为1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40例中治愈2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40例中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闫宝环;董玉霞;宋艳玲;崔晓燕;蔡兰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广藿香青枯病点刺和输液接种试验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点刺接种法和输液接种法的接种效果.方法 采用广藿香苗木分别进行比较点刺和输液接种试验.结果 点刺接种法对广藿香小苗和室内试验的接种效果可靠,输液接种法对广藿香大苗和大田试验的接种效果可靠.结论 点刺接种法适合广藿香小苗和室内试验,输液接种法适合于广藿香大苗和大田试验.

    作者:杨春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卡介苗多糖核酸国内临床应用概况

    目的 了解卡介苗多糖核酸的国内临床应用概况.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卡介苗多糖核酸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广泛应用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感染复发率,在一些免疫性相关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肾病综合征、肿瘤、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部分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基础治疗的效果.无论从短期疗效,还是远期评价,其均显示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艳;黄秋明;胡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2004-2007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第二临床药局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4-2007年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用药品种数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2006年、2007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9.98%,13.05%,33.29%,DDDs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3.89%,2.03%,36.68%.结论 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消耗金额和DDDs前几位的排序居前的抗高血压药物单品种,均由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逐渐被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所代替.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国家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12月11日,在卫生部、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际协调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了落实<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强化市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健全药品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提出了重要意见.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特需病房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和品种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2008年住院癌症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2471张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处方使用频率高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38.00%),DUI除硫酸吗啡缓释片为1.19、芬太尼透皮贴剂为1.36或1.17外,其他DUI均不大于1.结论 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口服剂型和磷酸可待因片等成为缓解癌症疼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肝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目的 介绍肝癌治疗药物的新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肝癌治疗药物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 肝癌的治疗药物近年来有了很大进展,包括诺拉曲塞,PI-88,T-67,索拉非尼,利卡汀,prolarix等,其中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刑可能成为肝癌的标准治疗药物.

    作者:田学禄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单味中药治疗、复方中成药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檀巧婷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再谈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该文介绍了原始记录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几种非规范倾向.

    作者:杨晓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