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胆红素含量

孙菲;隋译;赵明

关键词:含量测定, 胆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胆红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乙腈-2%冰醋酸溶液(62:3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52 nm,流速1.5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 胆红素质量浓度在1~3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35%(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广藿香青枯病点刺和输液接种试验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点刺接种法和输液接种法的接种效果.方法 采用广藿香苗木分别进行比较点刺和输液接种试验.结果 点刺接种法对广藿香小苗和室内试验的接种效果可靠,输液接种法对广藿香大苗和大田试验的接种效果可靠.结论 点刺接种法适合广藿香小苗和室内试验,输液接种法适合于广藿香大苗和大田试验.

    作者:杨春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完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标准的思考

    对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标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修订建议.

    作者:朱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益气通鼻颗粒中白术鉴别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益气通鼻颗粒中白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不同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文中所采用的6种方法 快速、简便,结果 可靠,重现性好.结论 本试验可为本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李耀荣;徐青青;莫玉芳;陈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4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腹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中药己椒苈黄丸治疗,均以治疗1个月为1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腹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 治疗组40例中治愈2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40例中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闫宝环;董玉霞;宋艳玲;崔晓燕;蔡兰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珍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芪珍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 黄芪甲苷质量浓度在0.040 42~0.404.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0.37%(n=6).结论 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源;沈好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用三乙胺调pH至3.0的0.025 mol/L磷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2 000 μg/mL(r=0.999 9)和2.4~200 μg/mL(r=0.999 9).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0.56%(n=5);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9%,RSD=1.75%(n=5).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准确、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萍;林燕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的影响.方法 从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特点入手,对其动因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 跨国制药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了我国药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增强,弥补了我国研发投入的不足、填补了我国某些药品研发领域的空白,对增加就业、促进人才回流、培养更多优秀的药品科研人才、引导产学研的结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思利;余正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帕罗醇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测定反式帕罗醇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30m×530 μm,3.0μm),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5:1,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程序升温,初始柱温为40℃,保持12 min,然后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6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为22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50℃.结果 丙酮、异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甲苯和四氢呋喃6种有机溶剂均得到有效分离,回收率及线性关系皆良好.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准确性均达到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要求,可用于测定反式帕罗醇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作者:胡楚楚;张舒;薛受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60例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监测和随访要求、疗程、每年服药费用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有73.33%的患者能选出4种药物名称,并选对药物简要特点,6.67%的患者选不出服药名称;91.67%的患者全部或基本知道其不良反应;33.33%的患者不知何时复查、复查什么;50%的患者不知哪种情况可以停药观察,33.33%的患者知道疗程;仅3.33%的患者不清楚每年的服药费用.结论 患者对核苷类药物的种类及特点、不良反应、服药年费用的了解较全面,而对疗效监测、随访要求、疗程认知等较模糊,因此应加强用药知识宣传,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疗效.

    作者:程金凌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该文分析了影响医院患者满意度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作者:王淑玲;刘皓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特需病房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和品种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2008年住院癌症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处方2471张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处方使用频率高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38.00%),DUI除硫酸吗啡缓释片为1.19、芬太尼透皮贴剂为1.36或1.17外,其他DUI均不大于1.结论 特需病房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吗啡口服剂型和磷酸可待因片等成为缓解癌症疼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陆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丹鹿通督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丹鹿通督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方法 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验证确认丹鹿通督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结果 丹鹿通督片的控制菌采用常规法检出,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薄膜过滤法,霉菌、酵母菌常规法栓出.结论 方法有效可行.

    作者:李志红;王小妮;付彬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不同干燥条件大黄水提物的外观及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外观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真空、常压、喷雾、微波和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样品的外观质地、pH及相对临界湿度(CRH)的差异.结果 不同干燥方式样品的外观性状差异较大,pH差异不大;CRH由大到小依次为常压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样品,其中喷雾干燥样品小且与常压干燥样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燥方式对样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影响明显.喷雾干燥样品的吸湿性增大,对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华;王强;金城;肖小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目的 探讨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和对照组(乳癖消片)各50例,疗程为2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九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杨国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烟肼片中异烟肼及其杂质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异烟肼片剂中异烟肼及其杂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多库酯钠水溶液(40:60),流速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6 nm.结果 异烟肼质量浓度在10~l 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1.99%(n=6);异烟酸质量浓度在4~24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n=6).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金英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

    目的 研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喂饲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12,24mg/kg),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血脂、载脂蛋白含量及抗氧化作用指标.结果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降低,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及apoAI/apoB比值升高,并能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论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类提取物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相聪坤;王蕊;袁志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Klotho对老龄小鼠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衰老蛋白klotho(KL)时老龄小鼠血管损伤后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动员及损伤内皮修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显微外科法建立老龄小鼠(20月龄)颈动脉损伤模型;在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各时点获取外周血,以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KL蛋白水平;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第3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L处理组、KL抗体处理组外周血EPCs的数量;小鼠颈动脉损伤后第14天,通过Evans blue染色检测损伤动脉再内皮化情况,通过HE染色检测损伤动脉新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 小鼠颈动脉损伤后外周血KL水平和EPCs数量明显升高,在颈动脉损伤后第3天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颈动脉损伤组比较,KL处理组的外周血KL明显升高,而KL抗体处理组则无明显升高;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面积明显升高,而KL抗体处理组则无明显差异;KL处理组内膜增生程度较颈动脉损伤组及KL抗体处理组明显降低.结论 KL可升高老年小鼠而动脉损伤后EPCs的循环数量,促进EPCs的动员,促进损伤动脉再内皮化,抑制内膜增生.

    作者:姜靖;黄岚;赵晓辉;喻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我院2004-2007年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第二临床药局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4-2007年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用药品种数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2006年、2007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9.98%,13.05%,33.29%,DDDs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3.89%,2.03%,36.68%.结论 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消耗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消耗金额和DDDs前几位的排序居前的抗高血压药物单品种,均由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逐渐被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所代替.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再谈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该文介绍了原始记录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几种非规范倾向.

    作者:杨晓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注射用藻酸双酯钠冻干工艺优化

    目的 探讨注射用藻酸双酯钠的佳冻干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调整预冻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结果 佳冻干工艺条件是控制预冻保温温度为-35~-40℃、保温时间为3 h、升华第一阶段升温速度为每30 min升温2~3℃,产品冻干周期短、冻干合格率高.结论 佳冻干工艺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者:李文萍;杨丹凤;田德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