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卢海波;汪萍;杨国民
目的 了解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检索1994-2007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收录的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分别对16篇文献涉及的70例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原患疾病、出现不良反应时间、症状、补救措施、药品联合使用情况、药品剂型等的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人群,临床表现复杂;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药物,且发生时间多出现于用药中.结论 丹参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已引起临床重视,应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玲;张国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检测技术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排序.方法 将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测定22种去鞣质后的中药水煎液与lipid A的亲和力;选择具有较高亲和力的药物与定量脂多糖(5 ng/mL)于37℃混合孵育30 min,再测定其与lipid A的亲和力,以评价药物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 22种中药均具有与lipid A较高的亲和力(大于100RU);侧柏叶、地骨皮、石榴皮等16种中药中与lipid A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结论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的筛选平台快速而客观,筛选出的16种中药均含有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非鞣质类活性物质.
作者:龙宇鹏;郑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氟比洛芬干混悬剂中氟比洛芬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54:46,三乙胺调pH值至6.0),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氟比洛芬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0~64.0 μg/mL(r=0.999 9),日内精密度RSD≤0.79%,日间精密度RSD≤1.0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8%,100.05%,99.78%.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适用于氟比洛芬干混悬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阳明;黄建耿;雷小光;钟小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脑醑中薄荷脑的含量.方法 采用HP-5弹性毛细管柱程序升温的方法测定.结果 薄荷脑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28.4~1 284.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9%(n=6).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戴静波;周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祛痰口服液中愈创木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xbax-XDB-G18(150mm×4.6 mm,5 μm)及保护柱(12.5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1%的醋酸溶液)-甲醇(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 愈创木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66.082 7X-142.012 1,r=0.999 7(n=5),加样回收率为96.50%,RSD为2.07%(n=6).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祛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张利平;周慧萍;陈健苗;吴明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仑磷酸钠(福善美)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65岁,口服福善美70mg(每周1次)和钙尔奇D 600rag(每日1次),疗程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月时测定腰椎骨矿密度(BMD)及肝、肾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 VAS疼痛评分治疗后各时相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后一时相点较前一时相点均显著降低(P<0.01);腰椎BMD治疗后各时相点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或0.01);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福善美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显著减轻疼痛、增加腰椎BMD,长期服药不影响肝、肾功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赵颖;代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国产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将5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1周及2周后,米氮平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紊乱因子评分减少较帕罗西汀组明显(P<0.05).米氮平组副反应少且轻,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且起效较快,具有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
作者:阳晓梅;邓红霞;文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葡醛酸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果 该制剂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 所建立的注射用葡醛酸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具有可行性,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5 EU/mg.
作者:邓绍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各类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概况.方法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与结论目前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天然药物的开发发展到了新靶点抗肿瘤药研究以及基因疗法等.随着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肿瘤的药物治疗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更大发展.
作者:唐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方法 以阿替洛尔为内标,采用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3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含0.5%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4.0)-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32 nm.结果 血浆盐酸二甲双胍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50~3 000 μg/L,标准曲线方程为Y=0.339 1X-0.007 3(r=0.999 9).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丽;高运军;吴邹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制复方参叶颗粒.方法 以水煎煮法提取制备复方参叶颗粒,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应用随机双盲对照法观察治疗组、对照组各165例患者的疗效.结果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制,临床有效.结论 对于延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复方参叶颗粒有独特功效.
作者:李鹏;卢海波;汪萍;杨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米替林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主导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100~20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12.5~5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症状完全消失者每月随访.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复发率为17.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4%,复发率为53.85%.结论 阿米替林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主导型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伟;徐永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甘草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8:32:0.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室温;并以甘草酸单铵盐为对照品,用外标法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 甘草酸单铵盐时照品质量浓度在38.04~190.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A=5 753.99C-5 951.70,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0.49%(n=9).结论 RPHPLC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玄麦甘桔颗粒中的甘草酸含量.
作者:胡世国;罗川萍;李达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26例,在创面处理中使用活性敷料,于治疗前后比较溃疡面积.结果 溃疡面积平均缩小61.7%.结论 在糖尿病足创面处理中使用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疗效确切、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青;杨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银黄口腔崩解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24.68~86.38 μg/mL,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2%,RSD为0.97%(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丁国琴;王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为改善MHD远期预后提供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6例行M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缬沙坦)和B组(缬沙坦+氟伐他汀钠),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TP和ALB水平上升,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B组TP和ALB水平高于A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 缬沙坦可降低MHD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且联用氟伐他汀钠可更明显改善MHD微炎症状态,减少尿毒症并发症.
作者:蓝天座;闵亚丽;于黔;王强;杨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合冰醋酸等外涂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甲真菌病患者病甲外搽复方土槿皮酊及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每日2次,睡前以冰醋酸溶液浸泡20 min,外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疗程3个月.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43例(86.0%),有效7例(14.0%).结论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配合冰醋酸、复方土槿皮酊外用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好,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杨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子血塞通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甲钴胺(0.5 mg,3次/d)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疗程15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68.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满意.
作者:黄连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两种二肽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剂进行柱前衍生,以C18柱为固定相、乙腈-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于360 nm处检测.结果 所有组分于45 min内洗脱完毕,N-甘氨酰-L-谷氨酰胺回收率为99.8%,RSD为2 63%;N-甘氨酰-L-酪氨酸回收率为100.9%.RSD为3.67%.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N-甘氨酰-L-谷氨酰胺和N-甘氨酰-L-酪氨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叶晓林;梁臻;储婷;毛声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大鼠(MS-T2DM)的胰岛素敏感性厦血糖、血脂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25~30mg/(kg·d),每日1次,并加饲高热量饮食(富舍脂肪和蔗糖)42 d,造成糖耐量减退、胰岛素抵抗(IR)的MS-T2DM大鼠模型;葛根素0.3 g/kg、0.15 g/kg或二甲双胍0.25 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给药28 d;测病鼠血糖、血脂、胰岛素(Fins)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葛根素和二甲双胍均能显著降低病鼠Fins和IRI,而提高ISI(P<0.01),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FI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 h血糖(OGTY-2 h PG)水平,以及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GHb)、果糖胺(FRA)含量(P<0.01),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MD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P<0.01),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结论 葛根素对MS-T2DM大鼠能产生二甲双胍样的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及降糖和调节血脂等效应,并具有抗氧化活性.
作者:陶树高;潘竞锵;邝少松;潘甜美;肖柳英;谭海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