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徐青青
目的 探讨取出脱入玻璃体内的晶体物质的指征及佳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49例病历完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后节残存晶体碎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施行了玻璃体切割术.结果 残留晶体核大于1/4者实施早期玻璃体切割手术(1周内),对于残留软核、晶体皮质及硬核首先进行临床观察,若出现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时则立即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结论 早期施行玻璃体切割术,视力有转好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尚需要大样本试验来探讨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郝红燕;李轶;霍鹏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阿奇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 注射用阿奇霉素(2.0 mg/mL)稀释2.8倍时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胶反应.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的内毒素.
作者:周晓兵;孙艳;王羽凝;王晓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分别测定患者地高辛和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共监测地高辛 723例,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0.8~2.0 μ g/L)的有339例,有效率为46.9%;共监测卡马西平 89例,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4~12 mg/L)的有42例,有效率为47.2%.结论 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药物,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主动调整给药方案.
作者:李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综合征(IRH)大鼠肾素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用喂饲高糖高盐高脂的方法建立IRH病理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卡托普利组,测定血浆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肾素以及给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卡托普利 7 mg/( kg· d)能明显降低 IRH大鼠的肾素、血压、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P<0.05),能改善 IRH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低下的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结论 卡托普利能有效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IRH大鼠肾素的含量,降低高血压.
作者:李杰;肖柳英;潘竞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刺五加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但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该文对临床中发生的2例刺五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以协助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作者:周翠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措施.方法 对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135例(86.5%),好转15例(9.6%),无效6例(3.8%),总有效率 96.2%.结论 采取手术操作恰当合理、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处理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定期术后随访等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
作者:肖玮;高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炮制工艺(白酒与黄酒炮制)对丹参、大黄活血祛瘀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致怒及寒冷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丹参、大黄的炮制品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小板功能、抗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 丹参各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活血作用,酒制大黄、生大黄与白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大黄与白酒作用较弱.结论 丹参、大黄酒制后药效学作用明显加强.
作者:陈芳;徐青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和血明目片对各类眼底出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106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眼底出血的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果.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 90.6%,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和血明目片可作为治疗各类眼底出血病的有效用药.
作者:邢兰英;唐俊凤;申文辉;曲有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蜘蛛香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水蒸气蒸馏(SD)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SPME法共分离出了37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82.90%;SD法共分离出了24个成分,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3.46%.结论 SPME法比 SD法得到的成分多,且方法更简便、快速.
作者:吴彩霞;刘红丽;卢素格;王金梅;康文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决明子蒽醌苷(SCAG)体外给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SCAG共培养,用二甲氧唑黄(XTT)法测定 T及 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影响、对丝裂霉素 C所致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拮抗作用,用中性红染色法观察 SCAG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小鼠脾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结果 SCAG体外给药可明显促进小鼠 T及 B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提高 NK细胞活性及分泌 TNF活性,并可促进 MLR,拮抗丝裂霉素 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SCAG体外给药可显著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邓响潮;孙桂波;宋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与规律.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58例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6例(44.83%),女32例(55.17%),18~44岁的患者数量多(53.45%);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比例高(79.31%);用药剂量多在20~40 mL范围内;有输入时间记载的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其中 72.92% 发生在10 min以内;58例中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好转、痊愈.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体质、药物本身成分和辨证不准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减少不必要的配伍联用,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圣春;陆彩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眼膏质量控制方法并确定其有效期.方法 通过初步稳定性考察的影响因素试验,对光照、高温、高湿及室温放置条件下的样品进行考察,观察其外观性状的变化,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主药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批红霉素眼膏的性状及含量均符合规定.结论 红霉素眼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有效期可初步确定为2年.
作者:孙慧萍;张润婕;张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辛芍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 m),以甲醇-0.1% 甲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 ℃.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9~173 μ 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 98.44%,RSD=2.0%(n=6).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辛芍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琳;李勇军;何迅;兰燕宇;王爱民;王永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拟祛淋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急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自拟祛淋汤及常规剂量氧氟沙星,对照组单用常规剂量氧氟沙星,均治疗3~ 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及尿白细胞等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66%,对照组为 8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祛淋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急性下尿路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刘红芸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A组发生无痛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 B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明显高于 B组,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心室纤颤.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作者:刘永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PHD)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6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 LMWH及坎地沙坦治疗,总疗程为6周.于治疗后2周和6 周测定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动脉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右心室内径(RV)、肺动脉内径(P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明显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LMWH及坎地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 CPHD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肺血管及右心室重塑,降低肺动脉压.
作者:蔡云刚;印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靶剂量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116例CHF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及 X线心脏三位片确诊,在临床病情稳定2周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利尿剂 +地高辛)和美托洛尔组(常规治疗 +美托洛尔),随访半年,观察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功能改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均下降.结论 CHF患者长期使用美托洛尔可使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明显改变、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改善.
作者:刘强;胥勇斌;殷跃辉;胡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利用率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1份丹皮酚、24份40% 酒精、 8份β-环糊精,超声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效率较高.
作者:杨宗发;江尚飞;张荣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妇康止痛片中大黄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 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为288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结果 大黄素进样量在0.05~0.40 μ 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4%,RSD=1.65%(n=6).结论 所用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妇康止痛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志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 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的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 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 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作者:陈力;刘砚韬;黄亮;张伶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