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珍;沈云虹;孟文芳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对 189名高职高专医学生进行测量,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民族进行比较.结果 (1)高职高专医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 SCL- 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 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敌对 P<0.05有显著性差异,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均高于全国常模. (2)男女生除躯体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3)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精神病性 5项 P<0.05有显著性差异.汉族学生分值较高. (4)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敌对、睡眠及饮食、恐怖、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结论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积极防范,及早发现,及时疏导.
作者:师显跃;任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血压测量的外界影响因素的认识,更准确地测量血压.方法随机抽取 20例在校学生进行血压测量,第一次测量时袖带下缘距肘窝 2cm,听诊器胸件在袖带外,第二次测量时袖带下缘包过肘窝,听诊器胸件塞在袖带内;对 2次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二次测量的血压值明显低于第一次, t1(收缩压 )=6.41, t2(舒张压 )=8.33, P<0.01.结论测量血压时袖带缠得过低,所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作者:谭秀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分析了青少年的过激行为是青少年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提出了青少年矫正过激行为的方法以及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路.
作者:孟昭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医学伦理学追求道德高尚的医学.医学的道德性是医学固有的,如果医学失去了这种本性,不竭诚致力于维护生命和促进健康,或者背离了治病救人的准则,医学就不成其为医学.医学生的道德性如何决定着人性医学的发展,要充分以医学人道主义为核心,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医学人文视野来关注医学,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医学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作者:韩福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教授大学语文过程中,除了传授文学知识,亦应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而充分的德育渗透.立足于课本知识,辅助以相关知识,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获取文史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品德的教育,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谢淑芬;李淑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师素质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临床见习课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见习课无固定教材,见习的对象为不同的病人,这无疑给见习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作者:肖古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社会对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一个校层、中层、基层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思想组织体系,创造一个形式多样、结合实际的多途径思想教育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关则雄;蔡丽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的 4个特征,结合医学伦理学学科属性、特点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其必要性源于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此外,其学科价值不受重视起了促进作用.对于其可行性的分析,认为医疗实践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医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成为一大优势.
作者:陈争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教育收费制后,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教育供求关系,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校管理和改革中,应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理念,从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出发,不断优化教育服务供给体系,建立教育服务观念,强化市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促进自身更快发展.
作者:周顺祥;王昌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提高护理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解放思想,转变机制,大胆创新,办出特色,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在中专卫校的基础上合作办学培养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作者:玄英哲;鲁延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免疫疗法对患者体液免疫影响,探讨免疫疗法作用机制.方法对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相应抗原的特异性 IgE含量、临床疗效以及血清 IgG、 IgM、 IgA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特异性 IgE含量明显下降 (P<0.05),同时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在临床有效病例中,致病抗原血清特异性 IgE含量较治疗前下降的病例占 72.7%,而 2组患者血清 IgG、 IgM、 IgA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免疫治疗使患者血清特异性 IgE下降,减少了由于 IgE交联引起的炎性介质释放的链式反应,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控制.而患者血清 IgG、 IgM、 IgA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患者其他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免疫治疗可以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周园;周蓉;王国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开架借阅中的乱架问题已是图书馆长期存在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怎么才能解决这一实际的问题,从乱架的原因及危害、图书馆为防止乱架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薛梅;武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了解、掌握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 UPI量表.结果Ⅰ类需尽快约请咨询以便作进一步诊断的学生占 28.13%,Ⅱ类应引起注意,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请来面谈或观察一段时间的学生占 17.60%,Ⅲ类心理健康的占 54.27%.其中缺乏耐心、自卑、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等的学生所占比例超过半数.结论卫校部分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力度还显不足.
作者:邓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要过好实验关,正确把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熊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学分制出现于 1872年.初在我国主要是高等学校在不同程度地实施学分制,而且学分制的开展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由各级各类政府直接参与和领导.我校 2000级开始全面试行学分制,并被列为省卫生厅科研课题, 2003年试行完全学分制被列为市级科研课题,并成为省教育厅学分制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目前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所开展的学分制,基本上属于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正在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就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展完全学分制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或许对正在或即将开展学分制的学校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赵斌;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爱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的学生,学会赞美自己的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宽容.
作者:陈月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颌骨骨髓炎是口腔颌面常见的炎症疾患之一.一般情况下诊断、治疗并不困难,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的诊断或治疗却时有失误.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将我院从 1991年至 2003年收集的比较完整的 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长春;王华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上城区部分水箱水卫生情况,确保消费者饮用水卫生.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饮用水检验规范进行实验检测,主要检测项目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余氯、浊度、 pH值 5个项目.结果杭州市上城区部分水箱水卫生情况较好,合格率较高.结论近年来各级部门对公共饮用水卫生工作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各方面的卫生管理.
作者:方苗利;江阳;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叙述对实验教学在管理上、实验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等 3个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对专业技能和一专多能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李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定固原市卫生学校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固原市卫生学校的 7个专业 3个年级 1 022名学生进行了 SCL- 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固原市卫生学校在校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 4个因子上,其均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男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等 7个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因子均分上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在躯体化、敌对、恐怖 3个因子均分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强迫症状、抑郁两因子均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结论固原市卫生学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杨冬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