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善;李莉
目的 建立测定清胃黄连片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用70%甲醇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C18s柱(250 mm×4.6 mm,5μm),甲醇-水-冰醋酸(43:52: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256~1.00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0.9%,(n=6).结论 HPLC法能消除其他成分的干扰,方法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新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治感佳片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吗啉胍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I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35:6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与盐酸吗啉胍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 μg/mL和2.5~25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99.2%,RSD分别为0.5%和0.9%(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小露;何勇虎;伍思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该文对猫豆的化学成分、应用价值、毒理作用、左旋多巴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 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增琼;蒋伟哲;巫世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优化对乙酰氨基酚糖浆处方.方法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以溶解度为指标,得出聚乙二醇400(PEG-400)、1,2-丙二醇、聚维酮K30(PVP K30)3种辅料用量与对乙酰氨基酚溶解度的回归方程;并通过防结晶试验考察各辅料防结晶能力.结果 3种辅料均可显著增加药物溶解度,三者混合助溶效果更加显著,其中PVP K30可大大增加溶液防低温结晶的能力.结论 通过回归方程可在防止结晶、稳定制剂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处方中有机溶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制剂安全性.
作者:张宇;周素敏;李雪英;张彦鹏;张艳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2006至2007年间上报的252例ADR报告.结果 共涉及81种药品,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抗感染药物的ADR多(占50.00%).ADR表现以皮肤损伤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
作者:张明生;杨秀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nucleodur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01/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4.0)-乙腈(20:8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2 nm,柱温为40℃.结果 盐酸卡替洛尔质量浓度在19.85~198.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2%(n=9).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 准确,适用于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邱颖姮;赵佩莲;李玉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延胡索药材的脱氢延胡索碱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ODS-C18柱,以0.05 mol/L磷酸盐溶液-乙腈(61:3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结果 脱氢延胡索碱质量浓度在25~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53%(n=6).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延胡索药材中脱氢延胡索的含量测定.
作者:姚建标;叶伟峰;王如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川芎中川芎嗪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临界萃取为提取条件,以提取液中川芎嗪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川芎嗪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优选出川芎中川芎嗪的佳超临界萃取条件是粒度中(24目)、夹带剂乙醇浓度80%、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70℃-55℃-45℃.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
作者:王芳;朱克;尤卫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和病区药品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2006年每月处方各1000张,对药品使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24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处方率、使用注射剂处方率、医保处方率、平均处方金额、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44.26%,31.61%,21.14%,104.68元/张和3.14种;不合格处方2670张(占11.13%),不合格项目中内容完整性、书写规范性、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儿童和老年人用药和药品用法用量分别占1.33%,1.69%,1.34%,3.72%,1.47%和1.58%.结论 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处方评价制度,药师要加强处方审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黄继勋;赵广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非那雄胺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乙腈-10mmol/L磷酸二氢钾(40:60)为流动相,炔雌醇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结果 非那雄胺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9.44~944 μg/L,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4.5%~98.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非那雄胺的低定量限为5 μg/L.结论 该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非那雄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余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秦川通痹胶囊中龙胆苦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T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4),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线性回归方程为Y=1555397X+14566(r2=0.99994),龙胆苦苷进样量在0.245~4.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0.82%(n=5).结论 RP-HPLC法准确、精密、灵敏、简便、可靠,可用于秦川通痹胶囊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桂香;王丽侠;杨文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该文介绍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的建议.
作者:韦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结合基层药品快速检测车的运行现状,综合分析了影响其运行效能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运行效能的建议.
作者:吴问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特点及处理方法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医院门诊观察及住院治疗的8例患者发生克林霉素ADR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例克林霉素ADR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为严重.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胃肠系统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作者:张振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查2007年8月至11月门诊西药处方8524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处方43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5.10%.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
作者:张磊善;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了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以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门诊处方以每月2 d量随机抽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在32167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为11369张,占35.34%.其中单一用药为98.89%,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为1.05%,三药联用为0.06%.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应强化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和约束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行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玉顺子;金英顺;刁继红;朴福善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制备木川渗透液,观察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并制备木川渗透液,用于临床观察240例患者的疗效.结果 木川渗透液治疗组与无介质组疗效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本制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制剂稳定性好,质量标准可靠,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国海;罗朝利;邢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确定药用炭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 考察不同粘合剂及粘合剂的不同用量对制剂的溶化性、粒度等基本性能的影响,优选出合适的粘合剂及佳用量.结果 佳制粒工艺条件为药用炭粉末用20%的PVPK30水溶液制粒,PVPK30的用量为药用炭粉的2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50%.结论 本试验为药用炭颗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食道通口服液对食道癌食道梗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2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32例加用食道通口服液口服,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食道开通近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为26.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体重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食道通口服液既能改善癌症恶病质,又能缓解疼痛,从而可有效地改善食道癌食道梗阻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迎平;张霞;金树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4年至2007年公开发表的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文献103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多,占28.89%,其次是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等.结论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俞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