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张磊善;李莉

关键词:门诊, 处方, 用药,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查2007年8月至11月门诊西药处方8524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处方43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5.10%.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制药企业执行环保新标准的对策

    该文阐述了我国制药工业的污染现状及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执行环保新标准的对策.

    作者:黄丁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的溶出度

    目的 建立测定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HPLC法测定采用Shimadzu VP-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水-乙腈-0.1 mol/L磷酸二氢铵(1:2: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罗红霉素胶囊质量浓度在0.025 74~1.029 6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7%(n=7),2批样品的40 min溶出度均在70%以上.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且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可用于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郑小敏;舒德忠;熊胜元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专利保护在中药领域中运用的启示

    目的 探讨中药在专利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从中药的专利保护范围及专利侵权的认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与结论 重视权力要求保护范围、方法 专利的保护和高水平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加强专利对中药的保护力度.

    作者:谢敬东;邓伟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食道通口服液治疗晚期食道癌食道梗阻患者132例

    目的 观察食道通口服液对食道癌食道梗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2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32例加用食道通口服液口服,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食道开通近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为26.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体重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食道通口服液既能改善癌症恶病质,又能缓解疼痛,从而可有效地改善食道癌食道梗阻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迎平;张霞;金树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

    患者,女,6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中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患风湿性心脏病、房颤10余年.体格检查示体温35.7℃,脉搏90次/min,心界不大,二尖瓣闻及舒张期杂音,A2》P2,腹部稍胀,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下腹为重,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可闻及高调肠鸣音.

    作者:董凤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湿疹消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验方湿疹消防治湿疹的药理作用.方法 以组织胺致豚鼠足瘙痒评价抗过敏作用,用二甲笨致小鼠耳肿胀等炎症模型评价抗炎作用,以体外抑菌试验探讨抑菌作用.结果 高剂量(2 g/kg)湿疹消可显著提高组织胺致豚鼠足瘙瘁的阚值,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普通变形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湿疹消对湿疹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黎芳;何明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氨糖美辛肠溶胶囊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胶囊中吲哚美辛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 mol/L冰醋酸溶液-乙腈(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 吲哚美辛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9.96~73.16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3%(n=6).结论 HPLC法可准确检测出氨糖美辛肠溶胶囊中吲哚美辛含量.

    作者:王太亮;崔生辉;徐淑媛;李佳侬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373首70岁以上患者内服中药处方统计和分析

    目的 分析70岁以上老年患者合理服用中草药情况.方法 调查2007年1月至10月的373首内服中药处方,通过对其用药分类及其品种和剂量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老年病多因功能衰竭造成,故以补益药为主,在使用频率排序前20位常用药中占35%.结论 中医用药能遵循以补扶正、补虚适度、不留内寇的原则,基本做到了经济、合理.

    作者:张淼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HB的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HB的有关物质.方法 色谱柱用C18s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异丙醇(97:2:1),流速1 mL/min.结果 样品中有关物质小于0.5%.结论 HPLC法检查注射用HB中有关物质简便、准确.

    作者:牛金茹;李吉峰;殷书梅;王宓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院24000张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和病区药品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2006年每月处方各1000张,对药品使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24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处方率、使用注射剂处方率、医保处方率、平均处方金额、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44.26%,31.61%,21.14%,104.68元/张和3.14种;不合格处方2670张(占11.13%),不合格项目中内容完整性、书写规范性、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儿童和老年人用药和药品用法用量分别占1.33%,1.69%,1.34%,3.72%,1.47%和1.58%.结论 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处方评价制度,药师要加强处方审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黄继勋;赵广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炎消颗粒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痔炎消颗粒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4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192~0.4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0.33%(n=6);芦丁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096~2.40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9%,RSD=0.51%(n=6).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作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莫文电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基层药品快速检测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结合基层药品快速检测车的运行现状,综合分析了影响其运行效能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运行效能的建议.

    作者:吴问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酸纤维素中有机挥发性杂质

    目的 分析乙酸纤维素中有机挥发性杂质.方法 采用水溶液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用Agilent DB-5柱(30 m×0.53 mm,1 μm),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按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待测溶剂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各溶剂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n=5).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简单、准确、灵敏,可用于乙酸纤维素中有机挥发杂质的检测.

    作者:王淼;梁蔚阳;谢正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复方头孢克洛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头孢克洛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方法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分别以水、稀盐酸、磷酸盐缓冲溶液等3种溶出介质进行溶出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溶出介质中头孢克洛的质量浓度.结果 头孢克洛质量浓度在100~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1.11%(n=9);复方头孢克洛片45 min时的溶出量大于标示量的90%.结论 所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简单、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头孢克洛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对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的思考

    该文介绍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的建议.

    作者:韦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非那雄胺的浓度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非那雄胺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以乙腈-10mmol/L磷酸二氢钾(40:60)为流动相,炔雌醇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结果 非那雄胺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9.44~944 μg/L,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4.5%~98.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非那雄胺的低定量限为5 μg/L.结论 该方法 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非那雄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余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8例克林霉素所致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类型、特点及处理方法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医院门诊观察及住院治疗的8例患者发生克林霉素ADR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例克林霉素ADR反应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其中过敏性休克为严重.其他不良反应还有胃肠系统损害和肝功能损害.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克林霉素的合理使用,警惕可能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诱发严重ADR的潜在危害性.

    作者:张振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甲硝唑外用制剂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甲硝唑外用制刑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按一般口腔制剂和缓释口腔制剂分别介绍.结果 与结论 甲硝唑外用制刑具有用药量小、局部浓度高、作用持久、副作用少、无全身给药弊端等特点,在治疗口腔感染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雯雯;张静;文燕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调经止带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调经止带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远志、黄柏、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样品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斑点对应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时,进样量在0.332~1.66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0.89%(n=6).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 简单可行,结果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参考标准.

    作者:高坚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季感冒片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四季感冒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甲醇-水(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橙皮苷进样质量浓度在4.73~42.57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92.8%.RSD=1.45%(n=6).结论 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四季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丽杰;谢丹;陈晓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