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茹军;李淑倩;孔宪甫
以化学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教育、道德行为习惯教育4方面为突破口,探索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冯姣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青少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部分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大部分在学校过寄宿制生活,在学校食堂集中用餐.全新的生活环境和陌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缺乏自主独立的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学校和社会忽视对他们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和指导,造成许多学生营养不良和体质下降.这些学生正处于18~20岁,属于青春期后期,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日趋成熟,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体育锻炼体力消耗大,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尤为敏感,此时会因营养失衡而造成营养不良、贫血.为此,对我区部分中专学校学生营养知识及寄宿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中专学校重视和加强营养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郭尧允;林蒙;肖建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惑和危机.从道德教育的传承、现状和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道德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李稚琳;王明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解中专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方法 对西安市2所卫生学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利用随机抽样法对在校一年级护理专业50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艾滋病知识18道题,全部答对8人,占1.6%,答错5题以上301人,占60.4%;艾滋病态度54道题,多数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应歧视,但存在恐惧心理.普遍认为在校期间有必要增加艾滋病知识的学习.艾滋病知识来源选择顺序依次是报纸杂志、医学书籍、广播电视.结论 学校必须设置相关课程,不断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同时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
作者:党新红;耿东红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综述红景天的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和近年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方面疾病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红;王建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更年期妇女因内分泌改变和功能失调,在临床表现出心血管、骨和关节、生殖、消化道等各种症状,尤其在精神、神经、情绪方面的临床反应更加明显,严重者常常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通过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疏导、保健和治疗,配合合理饮食,严重者适当合理应用激素,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利民;张美兰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要做好学校工作就必须做好学生工作,而要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不但要肯下功夫,还要讲究方法、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管理才能取得实效.现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浅见.
作者:李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从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加强素质教育评价6方面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曾琦斐;周继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穿刺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关节腔液等)中的细胞计数和分类是临床检验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检验项目.但是用常规法穿刺液细胞计数和分类,即光学显微镜计数和高倍镜(40×)直接分类或涂片分类,都有程度不同的缺点.我们采用联合染色法对穿刺液细胞直接计数和分类,并判定386例穿刺液的临床应用复合率,认为本法做各种穿刺液细胞计数和分类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孔文祯;贾福苏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吲达帕胺对血糖、血脂代谢影响小,但应注意吲达帕胺引起的低钠、低钾、高尿酸血症以及可能会引起的罕见不良反应.
作者:邓庆华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就目前中专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主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对策.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整体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从而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李锋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有关大学生心理援助的研究不少,但大多忽视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措施.
作者:冯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由于美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机构改革等原因,造成对护士的需求持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美国注册护士的短缺量将达到50万人.除美国之外,其他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存在严重缺乏护士的现象.这些国家对于招聘外国护士的要求与美国相似.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护士若想走出国门,到国际护理市场拼搏,取得CGFNS证书是一理想的选择.
作者:于海红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近10年来,随着介入性肺病学在呼吸内科领域的发展,作为介入性肺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经纤支镜介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综述如下.
作者:蓝海兵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有第二层含义,一是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内在要求;三是只有科学回答和解决第二层含义问题,才能确立正确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邬奇;陈胜利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TBS报告在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质量方面的作用,评定TBS在基层医院推广的可行性,以有利于与国际沿用标准接轨.方法 按2001年TBS分类标准及传统巴氏涂片2种方法对3120例宫颈阴道细胞抹片做出诊断.并对其中386例进行病理活检.结果 3120例标本满意95.70%,不满意4.30%.上皮内病变:LSIL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73.33%(66/90),巴氏Ⅲ级与病理符合率为51.47%(35/68);HSIL病理符合率为90.00%(18/20),巴氏Ⅳ级与病理符合率为62.50%(5/8);疑浸润癌的HSIL病理符合率为87.50%,鳞癌、腺癌病理符合率为100.00%(44/44),巴氏V级与病理符合率为98.04%(50/51).结论 TBS分类标准较巴氏分类对宫颈上皮内病变检出敏感性、准确性高,更利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诊断语言简明、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建新;王强;王勇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医疗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出台,对护理文件的书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护理记录是病历的组成之一,是反映护理工作的重要记录,它是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治疗的记录,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客观、及时、准确的记录,不仅便于举证责任倒置中的举证,同时对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华法林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治疗窗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但其疗效确切,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接受.我国每年有数十万风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但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变异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准确、有效的严密监测和护理才能减少抗凝不当所致的栓塞和出血.现就华法林预防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抗凝监测及护理做一综述.
作者:高江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语言能力是学好中医药学的基础.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成果的介绍和推广、中医临床实践等,必须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一定要有文学知识的支撑.中医药学教育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训练.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结合临床课教学实际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新的角度全面指导临床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中专卫校临床课的教学提供一种新方法、新模式、新经验;在分析目前中专卫校临床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教学策略上进行整体研究;此种系统化、创新性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创新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张志贤;罗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