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吲达帕胺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邓庆华

关键词:吲达帕胺, 高血压, 不良反应
摘要:吲达帕胺对血糖、血脂代谢影响小,但应注意吲达帕胺引起的低钠、低钾、高尿酸血症以及可能会引起的罕见不良反应.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小儿年龄特点实施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我国正在推行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顺应了医学模式的改变.在护理工作中,将患者视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5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5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小儿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等不同,因此在实施整体护理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

    作者:盖英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推行学分制的关键是抓好选课制

    学分制是学校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教学制度,充分展示了其灵活选项、主动适应、自主决策的亮点,适应当今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服务客体多元化和教育运行载体多元化的趋势.全国职业学校积极进行了学分制探索与实践.我校在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中率先提出了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方案,2001年获得贵阳市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同年在中职护理和助产专业试行.在试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大难点是选课制.现就选课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范黔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近10年来,随着介入性肺病学在呼吸内科领域的发展,作为介入性肺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经纤支镜介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综述如下.

    作者:蓝海兵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延诊病例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5岁,未婚.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阴道少量出血5小时,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1)急性阑尾炎.(2)盆腔炎?(3)宫外孕?收住外科,完善检查.B超示,左侧附件区见一6.1cm×4.8cm×5.7cm混合性包块.CT示,卵巢输卵管积脓.

    作者:陈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玻片凝集的模拟方法

    目的 在缺乏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株及其抗血清情况下,用普通大肠埃希菌和抗血清替代品即能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验的实验,以减少实验开支.方法 用鞣钙液代替OK血清,硫酸铝钾液代替O血清,分别与活的和死的大肠埃希菌做玻片凝集.结果 鞣钙液与死、活大肠埃希菌都凝集;硫酸铝钾液只与死大肠埃希菌凝集,与活大肠埃希菌不凝集.结论 采用该法可作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玻片凝集反应的模拟方法.

    作者:苏盛通;陈惠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乳腺癌中细胞黏附因子、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约占乳腺癌的80%.它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而判断其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认为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主要指标有:淋巴结是否受侵犯,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等.其中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因此,早期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制定合理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对获得较好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能反映乳腺癌预后,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的指标较多,本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CD44v6)、组织蛋白酶D(Cath-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怀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客乐观,主要表现在认识肤浅、条件不成熟和收效甚微3个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需推进心理素质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作者:杨震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显微摄像数字处理系统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00年,我实验室购进一套彩色摄像显微投影系统.随着该系统应用的深入,觉得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于是,2003年又购进数码显微细胞图像分析系统,使实验教学更趋完善,大大拓宽了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组织学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教学中常用且主要的促教工具,深受师生欢迎.

    作者:庄丽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益脑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益脑康胶囊是我市医院制剂室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临床验方,由龙血竭、三七、红花等药味组成.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龙血竭、三七、红花为处方中的主要成分,因此,对三者分别进行了显微及薄层鉴别,并对龙血竭进行了限量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控制制剂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凯莹;孙德臣;孙海英;李伯军;付艳敏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龈下残根烤瓷桩核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龈下残根保留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 对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0.5~5年,患者均感义齿美观舒适,咀嚼功能好.检查基牙无病变.结论 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术对龈下残根均有良好治疗效果,正畸牵引术对龈下3mm的残根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作者:吕宏辉;郭艳莉;路贵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癫痫的中药毒性实验研究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其特征的慢性脑部疾患,具有突然发作、反复发作的特点,需长期服药.由于西药在应用过程中的诸多不良反应(如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造血系统反应)等,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既控制了癫痫发作,又减少了西药用量,明显克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了服药安全,对所用中药的毒性进行了小白鼠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小鼠口服大耐受量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

    作者:管宏;王培基;蒲云霞;党学军;刘少正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保健和治疗

    更年期妇女因内分泌改变和功能失调,在临床表现出心血管、骨和关节、生殖、消化道等各种症状,尤其在精神、神经、情绪方面的临床反应更加明显,严重者常常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通过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疏导、保健和治疗,配合合理饮食,严重者适当合理应用激素,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利民;张美兰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二醛与伴心肌损伤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关系探讨

    目的 观察伴心肌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心肌酶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变化.方法 对40例HIE患儿,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法,NOS、MDA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其中有28例HIE患儿采用速率定量测定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 7例重度HIE,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OS中度、重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中度、重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HIE患儿CK水平,轻度:重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LDH轻、中、重3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CK-MB轻度:重度、中度:重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选取有显著性差异的CK-MB与NO、NOS、MDA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O、NOS、MDA参与伴有心肌损害的HIE发病过程.CK-MB可作为评价HIE伴心肌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

    作者:张宏;苏怡凡;李娟;王建平;陈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谈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在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医德教育,确立行为准则,建章立制,培养他们崇高的医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医德氛围,促使医德教育转化为自觉的医疗行为,以适应卫生行业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

    作者:鲁云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药物皂苷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对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药物皂苷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评价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作用的因素.

    作者:林霞;郭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班主任工作的四大症结及对策

    概括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意见,总结班主任工作方法、方式的四大症结:不公平对待学生、师生沟通不够、凭情绪工作和对学生放任自流;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秋芬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红景天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

    综述红景天的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和近年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方面疾病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红;王建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高职教育要突出职业特色立足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目前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中,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提供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的3项职能.高职教育包括:高中起点三年制、初中起点3+3直升班(前3年中职,后3年高职)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3种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五年一贯制医学高职教育.在保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要使自身得到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做到: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入世育人才.

    作者:胡向莲;刘俊文;韩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建立中等卫生学校预防医学教学网站的思考

    21世纪是预防医学时代,预防医学课程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热点之一.互联网继广播、电视、报刊之后,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宣传媒体,深爱青少年的喜爱.通过阐述预防医学教学网站的重要性,分析中等卫生学校教学资源,说明教学网站建设的可行性,并介绍我校预防医学教研组在长期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中,对预防医学教学网站建设的准备和思考.

    作者:蒋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 8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术前实施访视,讲解麻醉和手术相关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心理干预措施.非干预组按术前常规护理.结果 比较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担心手术疼痛、感到紧张、恐惧、焦虑、失眠、孤独无助等观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对减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向燕卿;张德源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