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染色法对穿刺液细胞直接计数和分类的应用

孔文祯;贾福苏

关键词:穿刺液, 联合染色法, 细胞计数和分类
摘要:穿刺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关节腔液等)中的细胞计数和分类是临床检验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检验项目.但是用常规法穿刺液细胞计数和分类,即光学显微镜计数和高倍镜(40×)直接分类或涂片分类,都有程度不同的缺点.我们采用联合染色法对穿刺液细胞直接计数和分类,并判定386例穿刺液的临床应用复合率,认为本法做各种穿刺液细胞计数和分类效果较好,具体方法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中细胞黏附因子、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约占乳腺癌的80%.它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而判断其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认为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主要指标有:淋巴结是否受侵犯,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等.其中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因此,早期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制定合理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对获得较好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能反映乳腺癌预后,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的指标较多,本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CD44v6)、组织蛋白酶D(Cath-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怀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益脑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益脑康胶囊是我市医院制剂室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临床验方,由龙血竭、三七、红花等药味组成.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龙血竭、三七、红花为处方中的主要成分,因此,对三者分别进行了显微及薄层鉴别,并对龙血竭进行了限量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控制制剂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凯莹;孙德臣;孙海英;李伯军;付艳敏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

    有关大学生心理援助的研究不少,但大多忽视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措施.

    作者:冯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近10年来,随着介入性肺病学在呼吸内科领域的发展,作为介入性肺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经纤支镜介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综述如下.

    作者:蓝海兵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谈学生管理中对学生隐私的保护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已经成为关系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任务.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时常有意无意侵犯学生的隐私,致使一些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学生管理中常易侵犯学生隐私的情况加以分析,探求保护青少年隐私的有效途径.

    作者:甄朝广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专卫校临床课教学策略研究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结合临床课教学实际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新的角度全面指导临床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中专卫校临床课的教学提供一种新方法、新模式、新经验;在分析目前中专卫校临床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教学策略上进行整体研究;此种系统化、创新性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创新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张志贤;罗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高职护生各学习阶段心理特征的探讨

    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对护理专业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的过程,也会出现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征,如果适时进行引导和心理施教,则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尹毅;王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高职教育要突出职业特色立足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目前高科技发展的社会中,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提供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的3项职能.高职教育包括:高中起点三年制、初中起点3+3直升班(前3年中职,后3年高职)和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3种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五年一贯制医学高职教育.在保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要使自身得到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做到: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入世育人才.

    作者:胡向莲;刘俊文;韩静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国人颅骨颞区的观察测量

    目的 对国人颅骨颞区进行观察、测量,为临床脑外科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0例(200侧)水平切面、矢状切面的成人颅骨颞区进行形态观察和测量.结果 测量颞区的翼点及颞区薄处的厚度与两者的距离.统计翼点、薄处与前正中线、翼点(区)与薄处、薄处与关节结节上方之间的距离,翼点与颞区薄处的厚度.结论 通过对此区的观察、测量,颞窝内颅骨的较薄处并非在翼点(区).

    作者:兰满生;黄阳生;汤挺兵;陈吴兴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寓情感教育于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的体会

    情感是人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通过情感教育可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成为适应社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因此,教学中应以理育情,挖掘情感;以情育情,激发情感;以行育情,深化情感;以境育情,升华情感;以情感人,以德育魂.

    作者:喻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试论心理矫治在戒毒工作中的运用

    为探索戒毒新路子,提出构建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长效机制的设想.

    作者:安福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开设临床医疗法律法规与实践课程的探讨

    1 加强医学生临床医疗法律法规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生活的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尤其是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和实施,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医学科学的高科技性、高风险性和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业务不熟练、玩忽职守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医疗纠纷逐渐增多.近几年来,每年医疗纠纷投诉案件的数量都排在前3位,绝对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一.特别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以前许多模糊的概念和行为进行了法律界定.这对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业务素质、法律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张汝建;卢兴梅;李汶霞;肖爱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与技巧

    介绍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查全、查准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张奇志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建立中等卫生学校预防医学教学网站的思考

    21世纪是预防医学时代,预防医学课程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热点之一.互联网继广播、电视、报刊之后,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宣传媒体,深爱青少年的喜爱.通过阐述预防医学教学网站的重要性,分析中等卫生学校教学资源,说明教学网站建设的可行性,并介绍我校预防医学教研组在长期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中,对预防医学教学网站建设的准备和思考.

    作者:蒋晓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05年兰州市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2005年兰州市餐饮服务行业7101例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控制乙型肝炎饮食传播途径.方法 采用ELISA法对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 兰州市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为2.46%;男性略高于女性,但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20岁3.77%;21~30岁2.00%;31~40岁1.83%;41~50岁1.71%.HBsAg阳性人群16~20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HBsAg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 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控制乙型肝炎食源性传播.

    作者:高亚平;薛黎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护理人员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普及法律教育工作的深入,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服务由于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纠纷不断增加.因此,护理人员不仅应该熟知国家的法律法规,更应该准确地了解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范围、义务和责任,熟悉专业的规范要求,自觉地遵纪守法,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刘广民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浅谈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很多挑战.从理想信念的不同层级、集体利益与个性发展、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刘茹军;李淑倩;孔宪甫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开设康复护理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培养中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卫生学校,开设康复护理学专业及在护理课程中加入康复护理学内容作一探讨.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关于道德教育的反思

    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惑和危机.从道德教育的传承、现状和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道德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李稚琳;王明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加强中医药学的语言能力教育

    语言能力是学好中医药学的基础.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成果的介绍和推广、中医临床实践等,必须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一定要有文学知识的支撑.中医药学教育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训练.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