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平
就目前中专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主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对策.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整体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从而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李锋 刊期: 2006年第19期
有关大学生心理援助的研究不少,但大多忽视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措施.
作者:冯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5岁,未婚.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阴道少量出血5小时,诊断为腹痛原因待查:(1)急性阑尾炎.(2)盆腔炎?(3)宫外孕?收住外科,完善检查.B超示,左侧附件区见一6.1cm×4.8cm×5.7cm混合性包块.CT示,卵巢输卵管积脓.
作者:陈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有第二层含义,一是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内在要求;三是只有科学回答和解决第二层含义问题,才能确立正确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邬奇;陈胜利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要做好学校工作就必须做好学生工作,而要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不但要肯下功夫,还要讲究方法、策略.只有这样,学生管理才能取得实效.现就班主任工作谈几点浅见.
作者:李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呈现出道德取向多元性、思想观点兼容性、政治方向模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综合作用的反映.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转变观念,建立科学德育观,找准德育战略位置,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社会合力.
作者:张玉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前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自评、生活满意度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的变化,为此类疾病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给予心理治疗14周.心理测评工具为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大多数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课题为此类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了模式和依据,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其特征的慢性脑部疾患,具有突然发作、反复发作的特点,需长期服药.由于西药在应用过程中的诸多不良反应(如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造血系统反应)等,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既控制了癫痫发作,又减少了西药用量,明显克服了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了服药安全,对所用中药的毒性进行了小白鼠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小鼠口服大耐受量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
作者:管宏;王培基;蒲云霞;党学军;刘少正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华法林的药理作用比较复杂,治疗窗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但其疗效确切,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接受.我国每年有数十万风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但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华法林的剂量反应变异大,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准确、有效的严密监测和护理才能减少抗凝不当所致的栓塞和出血.现就华法林预防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抗凝监测及护理做一综述.
作者:高江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能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求得不断发展,在竞争中取胜;适应能力弱的学生,与环境不相容,往往易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所以,适应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
作者:顾红霞;周玉金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APP-17肽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分4组:对照组、帕金森病(PD)模型组、PD治疗组、APP-17肽预防组.PD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减少为特征.以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大鼠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可建立PD动物模型.通过阿普吗啡诱导旋转,观察行为学改变,并经过高压液相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和黑质多巴胺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水平,可反映多巴胺减少或恢复程度.4周后灌注固定,取大脑组织冰冻切片,作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行为学检查:APP-17肽预防组及PD治疗组旋转次数明显低于PD模型组.(2)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检测:APP-17肽预防组及PD治疗组代谢产物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接近对照组.(3)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PP-17肽预防组及PD治疗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与正常大鼠相似,明显多于PD模型组.结论 APP-17肽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防治和保护作用.
作者:麻智;杨慧;孙晓红;姬曼;王元身;盛树力 刊期: 2006年第19期
为探索戒毒新路子,提出构建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长效机制的设想.
作者:安福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学分制是学校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教学制度,充分展示了其灵活选项、主动适应、自主决策的亮点,适应当今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服务客体多元化和教育运行载体多元化的趋势.全国职业学校积极进行了学分制探索与实践.我校在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中率先提出了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方案,2001年获得贵阳市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同年在中职护理和助产专业试行.在试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大难点是选课制.现就选课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范黔 刊期: 2006年第19期
通过对护生临床实习期间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措施,以达到稳定学生情绪,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杜绝差错,提高就业率,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目的.
作者:刘文秀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学校中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更高,管理的难度更大.因此,分析、研究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予以矫正,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史梅;万金淼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对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药物皂苷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评价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作用的因素.
作者:林霞;郭伟 刊期: 2006年第19期
分析传统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在计算机房中利用电子教室软件系统进行教学的优点,并结合实例说明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电子教室系统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柏雄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把教师严格地限制在一个比较固定而又相对封闭的框架之中,教师没有被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教学实际,对如何发展卫生学校教师的教学个性谈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林进国 刊期: 2006年第19期
1 加强医学生临床医疗法律法规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生活的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尤其是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和实施,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医学科学的高科技性、高风险性和部分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业务不熟练、玩忽职守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医疗纠纷逐渐增多.近几年来,每年医疗纠纷投诉案件的数量都排在前3位,绝对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之一.特别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以前许多模糊的概念和行为进行了法律界定.这对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业务素质、法律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张汝建;卢兴梅;李汶霞;肖爱芹 刊期: 2006年第19期
跟骨骨折治疗的困难在于复位和固定.随着CT重建技术和跟骨钢板的应用,跟骨骨折,特别是跟距关节面骨折的手术切开范围内固定疗法以其疗效优良、复位好、固定优良、预后好的特点,已被骨科医师普遍接受.内固定的方法很多,但是尚未有一种设计合理、得到众多同道认可的内固定材料.2001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52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燕中;姚正凯 刊期: 200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