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娟;刘跃林
建议中药资源保护着重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和依靠科技进步,如通过制订国家标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合成工业和生物技术等措施,以保护中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王丽;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组合包括四个基本的要素,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而当前我国医药企业产品营销的渠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企业自身的渠道建设和管理的疏漏造成了混乱低效的市场销售现状.因此,目前医药产品营销渠道的重新构造和创新已成为了医药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施单病种限价,有利于加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评价,促进药学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顾丽娟;刘跃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通过比较研究,揭示我国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新药研发项目的商业风险,并提出应对建议,指出应该从公司、政府及市场等多个层面努力,来规避新药研发项目的商业风险.
作者:金泉源;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介绍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功效和性状方面的鉴别.苦杏仁的混淆品有桃仁、甜杏仁及被提取了脂肪油后的苦杏仁等,均可通过性状予以鉴别.
作者:桑雅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论述学术推广是新形势下处方药销售的重要模式,学术推广外包则是医药企业的可行选择,指出学术推广外包对医药企业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并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
作者:陈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化痰颗粒喷雾制粒工艺的佳生产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黏合剂浓度、黏合剂用量、喷雾速度、制粒温度为可变因素,以合格颗粒收得率为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佳生产条件为黏合剂明胶浓度为8.0%,用量为1.5%,喷雾速度为0.4 kg/min,制粒温度为65℃.结论 该生产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收得率高,质量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张日武;王方升;沈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牛黄解毒片含量测定项下高效液相色谱图进行分析.方法取牛黄解毒片,用70%乙醇超声提取后,以黄芩苷为对照,在相同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并记录色谱图.结果 不同厂家生产的牛黄解毒片高效液相色谱图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在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标准中,建议增加以牛黄解毒片标准浸膏为对照的液相色谱鉴别,规定样品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应有与对照浸膏相同的色谱共有峰.
作者:吴琼莲;何继祥;陈忠琴;许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针对目前制药企业营销思路和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差异性发展的几点创新思维,从常规的销售模式对象——医生,转向服务的终端——患者,提出推动制药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6年12月20日晚上,我走进书房坐在温馨的台灯下,照例翻阅起当天的报刊杂志来.突然,<新民晚报>中一条以黑体字作标题的简明新闻跃人我的眼帘:今天上午10时25分,中国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北京家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终年72岁.
作者:周福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论述对药用辅料加强监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出应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加强对药用辅料的规范化管理,并从行业准入、行业整顿、质量标准、政策倾斜、规范采购、分类分批实施GMP等方面提出加强药用辅料监管的建议.
作者:朱富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辅料对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方法在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不同辅料(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与SN-中药浸膏制成颗粒剂后进行吸湿百分率比较;在温度为25℃、不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以不同辅料与浸膏配伍制成颗粒后进行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结果 以微晶纤维素为辅料制得的颗粒佳,其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8%.结论 试验测得的佳配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控制车间的生产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崔红华;李习文;王会弟;高海鹰;陈咏梅;李路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聚维酮碘壳聚糖凝胶剂.方法拟订聚雏酮碘壳聚糖凝胶剂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含量.结果 该制剂pH值为3.5~4.5,聚维酮碘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为0.68%(n=5).结论 凝胶质量稳定,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袁吉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提出了全方位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以及只有临床药师,医师,护师,技师组成和谐团队,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好的药学服务的观点.
作者:游枫慧;张进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43岁,因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伴视物模糊15 d入院,门诊查空腹血糖10.6 mmol/L,以糖尿病收入院.
作者:陈新悦;杨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茵药物使用的情况,评价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6月出院的外科手术病历共420份,分别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病例均使用了抗茵药物预防感染,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持续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对临床医生规范化使用药物的培训和管理.
作者:徐晓华;景岷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科门诊2004-2005年的抗组胺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间抗组胺药的用药频度第1代呈下降趋势,第2代稳步上升,西替利嗪的用药频率和用药金额一直保持领先.结论 安全、高效、价格低廉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的第2代抗组胺药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
作者:陈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针对药品说明书究竟应当定性为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的使用说明和警示,还是国家颁布的药品使用技术标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对药品说明书的法律定性必须明确,并对改进现行药品说明书管理制度提出建议.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我国药店会员制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零售药店会员制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我国实施会员制的零售药店,应从准确定位会员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会员消费需求特征的相异性实施不同的经营策略,同时要注重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玉文;杨亚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