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cDNA PCR-文库技术扩增感兴趣样品的cDNA

杨明亮;侯力

关键词:cDNA, PCR-文库技术, 感兴趣样品
摘要:在病理学研究中对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可能获得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联的致病基因.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做好临床带教工作造就高素质护理人才

    阐述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工作中,通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分析实习生的实习心态、贯彻护理职业道德培养等,旨在为造就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罗双全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家兔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实验的改进及应用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的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因严重的肾缺血和肾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升汞中毒性肾病是一种比较容易复制的动物模型,其主要病变是肾小管的变形坏死,伴有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多采用此模型.但是,此模型需要实验前一天给家兔肌肉注射升汞溶液引起中毒性肾病,当实验时动物已处于病理状态,无法观察正常肾的泌尿功能,缺乏直观对比,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笔者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家兔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制作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肾功能综合实验以及缺血性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艳秋;夏晓芳;赵海燕;王俊亚;张冬梅;王岩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北京卫生学校2004、2005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近2年我校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就业质量、毕业生对单位和就业岗位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状况,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1月对我校2004、2005届毕业生,33家抽样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结果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北京卫生学校2004、2005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药师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关系

    目的 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药师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及如何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6例患者的疾病种类、用药情况及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16例患者中,用药不依从49例,其不依从的原因与药师有极大的关系.结论 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取得佳治疗效果的基本条件,药师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中起重要作用,药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作者:陈晓蕾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归纳高职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作者:何宪平;鲁挥;邢国荣;黄信全;李佳敏;黄霞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多位于头面部,手术可致头面部畸形,术后易复发.硬化剂注射、同位素敷贴治疗均效果不佳.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尤新;王莉;王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本科护理学类专业药理学教材的实际应用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药理学教材用于我校2004级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此教材突出了护理特色,注重实用性,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但大的问题在于学时缩减后教学内容需重新安排,通过某些章节不在理论课上介绍、突出代表药和临床常用药、用药护理要点以总结形式介绍等方法,解决此问题.

    作者:王君;李笑萍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体育对促进高职护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随着新的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向服务对象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场所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家庭.临床上高科技诊疗手段日新月异.这些都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我们应该从学校教育着手,以更新护理观念为基础,重视高职护生(护生)的业务、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1],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锻炼为基本手段,传授运动动作和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它包含人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是为人的身心健康与人的发展服务的.它对增强体质、增进心理健康、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丰富业余生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护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黄瑶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职业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职业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32名2004级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除强迫和人际关系因子外,新生组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高职护生躯体化、抑郁因子2项得分显著高于中专护生,其它各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职业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应对群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个体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陈玲;王新宇;缪金萍;高枫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网络语言形成语言代沟

    网络语言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者:徐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腹腔镜术中行肝活检对脂肪肝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中行肝活检对脂肪肝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诊断为脂肪肝和术中发现有肝脏脂肪浸润的患者进行肝活检.结果 242例得到病理确诊,118例排除脂肪肝诊断.根据腹腔镜和病理诊断结果对242例诊断为脂肪肝的病例进行分度,其中轻度155例,中度52例,重度35例.结论 腹腔镜术中行肝活检给脂肪肝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达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詹丽;王金穗;张喜平;党雅梅;马欣;张如敏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部分性胎盘植入的B超诊断(附5例分析)

    近几年,我所应用B超诊断部分性胎盘植入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结如下.

    作者:董立明;孙秀芳;马洪琴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好护士执业考试工作

    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围绕护士执业考试这一中心,转变护理教育观点,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努力做好毕业生护士执业考试工作.

    作者:龚金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目前我国正处于近视高发期,眼镜市场的需求巨大,而相应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却很短缺.我国加入WT0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给高职高专医科院校开展眼视光技术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的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改革、师资如何培养、教材如何建设,如何培养具有眼科视光学专门知识的从事医学验光、眼镜定配技术及眼镜行业经营管理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付子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论高职高专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

    以在校学生8 000人为例,对高职高专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队伍建设、定岗定编和工作思路等方面做全面论述.

    作者:王立国;杨敬博;何国珍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浅谈高校体育课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高校体育课对学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的相关理论,对高校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张玉宝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应用德尔菲调查法对甘肃省结核病漏报情况调查的探讨

    目的 探讨德尔菲调查法在流行病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德尔菲调查法对结核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项调查与实际漏报情况较为吻合.结论 证实德尔菲调查法可较为准确地反映结核病漏报实际情况.

    作者:何晓军;翟育忠;赵春荣;李宁武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干化学尿分析仪应用中注意事项探讨

    干试尿分析仪是采用干化学试纸膜块对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的自动化仪器.仪器工作原理一般采用微电脑控制,用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对试带膜块颜色变化进行测定,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尿中对应的成分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现阶段大多数供应商所提供的尿试纸均可检测尿中的白细胞、亚硝酸盐、尿胆原、尿胆红素、酮体、隐血、比重、蛋白质、葡萄糖、pH和维生素C,但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者使用不当及其他干扰因素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会引起实验结果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治.因此,我们对实验各环节和各项目反应干扰的注意事项做如下探讨,使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结果更准确、可靠.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是中专卫校体育改革的切入点

    针对目前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与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相吻合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和体育需求,对中专卫校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必要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组织形式等作探讨.

    作者:郭玉军;刘志哲;王巧峰;尉宏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托老所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护理探讨

    采用问卷形式,对≥71岁托老所老人进行调查,以获取托老所老人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的现状.结果 发现老人认知功能减退,慢性病发病率高,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相当部分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自尊低下,社会支持减少;老人健康状况低下,护理需求增加;托老所护理技术水平普遍低.

    作者:林静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