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红;吴健莹
介绍国际通行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管理体系(EHS)及其在制药企业推行的基本要求,论述我国制药企业推广实施EHS体系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制药企业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才能自觉地、积极地去推动EHS的贯彻实施.
作者:叶有春;盛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药学信息的收集、利用和管理,根据现有网络药学信息资源,推介部分中文、外文、全文药学文献检索数据库,指出数据挖掘技术的学习研究和医院药学信息的管理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全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在4℃,25℃,38℃下,于0~8 h内考察配伍液的性状及pH值变化;在室温条件下,于0~8 h内采用等吸收波长消去法分别考察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在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在4℃,25℃,38℃下,0~8 h内培氟沙星和维生素C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pH值、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在25℃下,0~8 h内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在配伍体系中的含量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培氟沙星与维生素C可以配伍.
作者:范尚坦;李金兰;黄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2000年国办发16号文件下发至今已整整7年,国家各有关部、委、办、局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不令人满意.
作者: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乙肝舒康胶囊干浸膏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醇提工艺和水提工艺.结果 乙肝舒康胶囊干浸膏的佳制备工艺为,取处方比例的何首乌,碎成细粉,备用;剩余的何首乌、叶下珠、丹参、虎杖均碎成粗粉,加入药材12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醇提后的药渣与白花蛇舌草、黄芪的粗粉加入全部药材(按干品计)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 h.结论 优选出的制备工艺可行,用该工艺制备的胶囊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药害事件的法律责任关系进行梳理,分析药品生产者、经营者、医疗机构以及病患者对相应原因引起的药害事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对我国药品责任立法提出建议.
作者:于培明;黄泰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析我国医药企业产品包装意识落后的现状,指出企业必须从法律、质量、成本、设计等方面提高药品的包装意识,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作者:万纳赛;顾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介绍通过植物形态、生药学形态、显微特征来鉴别白花蛇舌草的真品和伪品,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云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铜离子与枸椽酸钾的络合测定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波长为294 nm.结果 枸橼酸钾络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在1.489 8~3.972 8 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为0.48%(n=3).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陈雅;余汶华;杨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整体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历代医家和近代学者多有论述,然就中药之整体观却鲜有论及.笔者从中药的产地、采收时节、加工炮制、药剂制作、服用方法等多方面,对影响中药疗效的诸多因素进行论述,认为只有从整体观出发,综合考虑各个环节,才能确保中药的质量,进而确保中药的疗效.
作者:余晟岚;覃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综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成因.方法 归纳和分析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必须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邱卫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简要介绍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历史和主要途径,详细介绍用家蚕培育冬虫夏草的方法,指出该方法是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新突破,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作者:苟鸿鹰;苟仕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心舒平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浸出物的量、苦参碱、原儿茶醛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综合优化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因素.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3次,第1次1.5 h,第2次1 h,第3次1 h.结论 优化工艺可大限度地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张胜波;刘贵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对毒性中药的认识,增强人们安全用药意识.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对毒性中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思考.结果 发现目前对毒性中药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安全隐患较大.结论 应尽快修订有关毒性中药的管理法规,加强监督,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周李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骆驼蓬 Peganum harmala L.为蒺藜科 Zygophllaceae 植物的全草,主要活性成分为去氢骆驼蓬碱(HM)和骆驼蓬碱(HL)的β-咔保啉类生物碱.笔者综述了骆驼蓬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含量检测、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胡承波;梅林;龙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德清县乡镇卫生院药剂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对全县1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药剂质控检查,对药剂人员组成、药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乡镇卫生院药剂管理工作存在药学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药剂管理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药品采购随意性大、验收不规范,仓储条件差,特殊药品管理混乱,药品使用过程缺乏监督等问题.结论 乡镇卫生院药剂管理工作在人员、制度、日常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应予解决.
作者:张煜鑫;翁德新;白秋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处方.方法 利用混料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对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处方中的填充剂和崩解剂等主要辅料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 按照优化处方进行压片试验,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和脆碎度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符合性较好,且均符合要求.结论 用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后的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的处方是可行的.
作者:安国红;刘明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和医药卫生改革不断深化中医药商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指出我国医药商业发展处于困难与机遇同在的局面,提出医药商业企业应适应医药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抓住机遇,树立信心,进行新的战略调整.
作者:赵博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除一些传统、常规用途和用法外,近年来还发现了维生素C在治疗口腔溃疡、病毒性心肌炎、老年性外阴阴道炎、过敏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色素沉着等疾病,以及抗肿瘤和缓解胆绞痛等方面的新用途.
作者:唐倩;曾正渝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分析医院护士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在护理人员中加强ADR监测工作的宣传、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