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雁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部分患者患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手法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患侧行揉、搓、推、拿、按、牵等手法,治疗2~8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法治疗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上举平均增加32°,外展平均增加17°,外旋平均增加13°.治疗优良率达80%,良7例(16%),差2例(4%).结论手法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梁玉荣;杨碎胜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针对现在中专生实际情况,从多方面讨论原有教材不适应现在中专生,并对编写适合现在中专生水平的生理学教材提出构思.
作者:董丽群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学为辅,严重阻碍了高职生思维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阐述师生合作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奕萍;徐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达,阳性率达83%.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在HCC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少而弱,可能系肝细胞癌变后不利于HBsAg表达及S基因发生重排或缺失之故.碎点状HBsAg小包涵体,可能为HCC中HBsAg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细胞肝细胞结构不良(LCD)中HBsAg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其它类型病变,支持小细胞LCD更接近癌前病变的观点.HBsAg染色可作为鉴别HBV感染的肝病中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及高分化癌的一种辅助手段.
作者:张宪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及意外情况发生的不可预见性,给繁杂的护理工作增加了风险.患者常常在精神症状支配下,无自知力、不适应住院环境、情绪不能控制、易激惹、好冲动,而出现严重的兴奋、躁动、毁物或自杀、自伤等伤害行为.
作者:郭岩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现将我科1998~2001年以中医药为主治疗64例急慢性肾炎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勾恒年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工作中,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常根据现场勘验,尸体外部和内部征象,局部特征性改变等.但对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变化,书中尚无记载[1,2].为探讨机械性窒息死亡血中K+、Na+、Cl-的变化及其法医病理学意义,笔者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进入课堂教学,成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运用不恰当,流于形式,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成人英语教学的角度就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陈若璇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管窥万方镜像数据资源,阐明资源优势,评述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及发展,提出用镜像数据进行资源对比,指出优缺点.
作者:王琦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根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针对目前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存在的动手机会少、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提出重视在校时对学生诊断学实践技能的培训及评价,使毕业生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资格证.
作者:文玉萍;冯丽华;林兵;熊云新;谢伟林;钟丽俊;林素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大招生,提高了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满足了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也导致了高等专科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有所下降,给教学带来较多困难.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量上扩张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众所周知,解剖学内容繁多,记忆难度大,学生普遍感到难学,但它却是学习其它机能课程及临床课程的基础.可以说解剖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3年来,针对大专生和中专生,我们在解剖学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康;于剑锋;孙秀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往往被忽视.引用典型事例琐议学生无问题意识现象的成因.
作者:梁福全 刊期: 2006年第13期
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目标,针对独生子女护生的个性特点,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取多种策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培养独生子女护生的职业素质.
作者:王清秀;鲁亚平;徐小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2003年12月26日以发热、脾大1月余住兰州某院.查体:贫血貌,左颈、左腋窝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0.5~1.0cm,质中度,压痛(±).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左上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大,甲乙线8cm,甲丙线15cm,丁戊线(-),无压痛.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介绍我校开设老年护理与康复课程的情况,同时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提出对老年护理与康复课程的改进措施:将学时增加到40学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态度;更积极广泛地开展角色扮演或课堂讨论;增设实验课.
作者:林妙艺 刊期: 2006年第13期
讨论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实施策略.
作者:周汉锋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系统介绍无线校园网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设备组成以及它所解决的问题.
作者:靳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技能考试怯场心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临床技能考试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座谈及问卷调查法.结果235名护生中有211名出现怯场心理,占89.79%,主要原因有:(1)担心成绩不理想影响就业,占61.61%;(2)担心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占45.97%;(3)担心操作错误被教师责备,占39.81%;(4)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出错,占37.91%;(5)受平时操作影响,占26.07%.结论临床带教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护生建立融洽关系,加强护生心理素质训练,加强考前教育,可减轻护生临床考试怯场心理.
作者:戴小云;周爱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Ⅰ期再造治疗中的心理状况变化.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12月26例行乳腺癌乳房Ⅰ期再造治疗及全身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相似条件同期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对照研究.结果随访1年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26例乳房再造美容效果良21例,中5例.有5例(19%)乳房再造术后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对照组有20例(77%),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对肿瘤复发恐惧感,再造组4例,对照组3例,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房切除术后的女性患者较普遍存在心理缺失.乳腺癌根治术乳房Ⅰ期再造治疗替代改良根治术治疗无法保留乳房的女性患者,不但能取得满意的美容效果,而且能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延泽;张斌明;杨碎胜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摘除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应用玻璃体切割术取出眼内异物12例(1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眼内异物均取出,成功率100%.视力出院时改善8眼(67%),佳视力达0.8;视力无变化2眼(17%);视力下降2眼(17%).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摘除眼内异物手术成功率极高,能够大程度挽救患者的视力和眼球.
作者:苏莉 刊期: 200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