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从语文教学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格素质培养.
作者:项元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社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变,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对目前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高等学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者:吕伟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权配置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一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明确董事会应分享的财权,主要包括:重大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及财务执行权3项权能.通过分析财权行使缺陷的原因,提出完善董事会财权配置的机制.
作者:杨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病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形态学课程,多媒体技术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病理学多媒体教学中应做好师生的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将教学导向深入;进行换位思考,师生共同研讨;以双向反馈实现师生的交流与和谐;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实现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突破,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闵静;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影像技术学教育中,贯穿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应是注重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灌输.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影像技术学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知识的老化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育若不迅速转向注重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不能适应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影像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己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因此,学生必须参加大量的临床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提高操作技能,而如何加强技能的培养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黄兰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实现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直接的表现是班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班级组织的进一步成熟,这正是学校管理育人的基本追求.班级的发展是贯穿学生在校受教育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现就构建班级的评价机制作些分析.
作者:奚树良;欧阳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内科护理学引入循证护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与循证实践能力.
作者:张晓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热原是指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热原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输入人体后可引起发热、头疼、恶心、呕吐,甚至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在制备大输液时常把防止热原污染和除去热原当作保证大输液质量的关键之一.
作者:余利军;潘秋燕;高栓生;陈伟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学习这种方式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同.基于此,笔者从学习者个体特征和设计者教学设计这2方面出发,简单分析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
作者:柴小燕;温逸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的第一课,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起到启发和导向作用.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安排,是引导中职生树立信心、完善人格、勤奋学习、争做合格中职生的关键.重点结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阐述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作者:王少六;张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模式,评估核心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丢失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通过对目标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和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其掌握的核心信息进行问卷调查,以知晓率为指标评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丢失.结果在相关信息传递过程中核心信息丢失如下:大脖子、粗脖根信息丢失36.8%,智力低下信息丢失42.1%,孕妇生傻孩子信息丢失94.7%.结论教师对碘缺乏病核心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核心信息的把握和表达,特别是家长(居民)本身的文化素质和对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核心信息传递目的达到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时与在实施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技巧、内容以及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无不相关.
作者:王斌;杨海霞;王旭霞;张海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学院校在实验室硬件和人员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将原来的医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建了全新的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整合,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减少了实验内容的重复率,加大了学科内容知识点的联系,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内容增加了.由形态实验室独立于各学科教研室实施形态学实验教学是增强形态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如何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切实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关注的中心.淮阴卫生学校不断探索,建立并完善包括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过程控制系统和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系统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史亚明;季苏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采用量化考核评价的方法择优录用本科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作者:卓庆安;许练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当我们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按照各层组织的实践模式来落实班级教育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化为管理者.通过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建立班级规范体系,充分依靠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以求履行班主任职责也就在情理之中.
作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市场已成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护理教育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是摆在每一位护理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郑美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ER)在子宫肌腺病、子宫肌瘤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子宫肌腺病行子宫切除术中宫颈保留与否的价值,探讨子宫肌腺病的发病机理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57例患有子宫肌腺病、子宫肌腺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分别检测宫颈鳞状上皮、宫颈内口粘膜、子宫肌腺病腺上皮、子宫肌腺病肌纤维及子宫肌瘤肌纤维、子宫肌瘤腺上皮中ER、PR的表达.结果47例患有子宫肌腺病及子宫肌腺病合并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所取的5个部位的组织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而1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离体子宫所取的组织中仅子宫肌瘤肌纤维处有阳性表达,其余均为阴性.结论子宫肌腺病在5个不同部位的组织内均有ER、PR的表达,这证实其与子宫肌腺病的发病有关.由此提示:子宫肌腺病患者中保留宫颈必须慎重考虑.
作者:何晓春;张玉芳;刘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培养高层次合格护理人才,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管理中,通过评估护生,重点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和临床实践的培训,制订教学实习目标和计划,落实带教措施,评价实习效果等来增强带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业务素质,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激发护生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赵若华;陈少岚;许嫦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护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逐渐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临床工作的复杂性、护生对医院工作不够了解以及护生自身素质的局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实习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督导措施,帮助护生顺利、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由于在临床上护理带教教师除了带教工作,还要担负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管理实习生.为了更好地管理实习生,学校特别派出专职教师担任实习督导员,到有关医院从事实习护生的管理工作.
作者:杨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方法参照2002年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2)和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等进行.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5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在正常生产环境下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到位,作业环境基本符合劳动卫生的标准要求.
作者:李盛;王金玉;魏学玲;韩振荆;李兰友;韩晓琴;何明晻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