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芹;季淑梅;耿军
目的 分析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6年新生儿窒息113例的病历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74%,引发原因中90.26%为胎儿高危因素,93.81%为分娩时高危因素,65.49%为母体高危因素,多数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结论 胎儿高危因素、分娩时高危因素、母体高危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加强围产期保健及自我监护意识,预防早产,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邓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4厂家阿奇霉素片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阿奇霉素片溶出度项下有关规定进行溶出度的测定.结果 4厂家产品在45 min时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均>75%,但溶出度参数则差异明显(P<0.01).结论 各厂家的阿奇霉素片的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但溶出度参数有极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瀛达;鲍仕慧;王建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指导患者用药.方法 利用药学知识并结合药学服务实践,介绍药学服务的干预措施及内容.结果 与结论药师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控制血糖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顾克敏;曾秘;蒋英兰;邱祖群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儿童咳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3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6.8 g,三乙胺5 mL,磷酸4 mL,加水至1 000 mL)-乙腈(90: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9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14.9~74.5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50%.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魏尊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对独活寄生合剂中当归、川芎、茯苓、熟地黄的定性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结果可靠.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用于独活寄生合剂的定性鉴别.
作者:罗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及病原菌对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的种类及数量、使用量占前10位的品种、革兰阳性菌(G+菌)和革兰阴性菌(G-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结果 头孢菌素类、青霉紊类、喹诺酮类为临床用量大的抗感染药物,分别占27.66%,22.60%,15.38%;G+菌对青霉素G、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3.33%和48.7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40.54%;G-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22.51%,30.57%,30.94%,16.85%,9.40%,26.12%.结论 临床应根据痛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周霞;易太友;郑红毅;周建蓉;何文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患者,男,42岁,医生,2006年7月19日受凉后咽部不适伴咳嗽,多为干咳、脓痰、痰中带血丝,体格检查示体温36.8℃,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 mmHg,血常规示白细胞9.2×109/L,淋巴细胞16.7%,中性粒细胞16.4%.因对青霉素过敏(皮肤敏感试验后出现呼吸困难、气紧、血压下降),原则上慎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作者:黄新威;周国民;曾永兰;罗亚灵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对红花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所引起的皮疹、剧烈头痛、发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并分析,提示医师在临床应用红花注射液时应密切注意观察.
作者:孔庆峰;陈铁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拉米夫定片的含量.方法 以水为空白,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回归方程为C=15.6608A-0.19628,r=0.999 9,拉米夫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2.5~2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37%(n=5).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拉米夫定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邓廷飞;覃学谦;周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集到的6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主要由临床医师上报;涉及ADR的药物种类有38种,其中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引发的ADR较多:静脉滴注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88.5%;ADR表现以皮肤反应、全身性反应为主,其中较严重的ADR有3例,新发现的ADR有2例.结论 医院各临床科室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同时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邱卫真;秦庆寅;张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冠心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 将冠心宁注射液稀释20倍,用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结论 对冠心宁注射液可用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廖艺;秦庆芳;卢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西药见效快但有副作用,如磺脲类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中药注重整体调节,但起效慢.因此,研制快速起效且安全可靠的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高血糖素是胰岛α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作用于肝脏,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肝糖原合成,促进葡萄糖异生、分解,其受体拮抗剂可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该文就高血糖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作者:任彦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院内致病菌的耐药及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5-2006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茵作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 共分离致病菌185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08株(占16.6%),金黄色葡萄球菌208株(11.2%);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大肠埃希茵、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 分离菌株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茵药物.
作者:方子正;宋秀兰;费哲红;沈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腑血平胶囊的质量标准,以便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鉴别项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大黄素、大黄酚,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在TLC中均能检出三七、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在0.2114~20.640 0μg/mL和0.458 8~40.800 0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5%.RSD分别为0.77%和0.82%.结论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腑血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振杰;黄乃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枣仁安神胶囊对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枣仁安神胶囊和舒乐安定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醒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枣仁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张卫同;施振国;孙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及其对映体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以KR100-5CHI-TBB手性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正已烷-叔丁基甲醚-冰醋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两对映体分离良好,分离度>2.5;方法重现性好,RSD为0.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及其对映体的含量测定.
作者:卢元东;何建学;李婷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或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立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45例)与尼莫地平组(对照组,42例),于给药前后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变化,并采用许氏记忆量表检测记忆商(MQ).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和尼莫地平对于缓解老年性痴呆都有一定疗效,前者改善作用更明显,疗效更确切.
作者:范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伪麻黄酸碱的血药浓度.方法 将血浆样品采用甲醇沉淀后,以格列吡嗪为内标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5 mmol/L醋酸铵-甲醇(10:90,V/V),流速为1.0 mL/min,离子检测方式设为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检测离子极性为正离子,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检测对象为伪麻黄碱(M+H离子,m/z 148.4),内标格列吡嗪(M+Na 离子,m/z 468.1).结果 线性范围为5.01~100 2μg/L(r=0.999 7),低检测限为5 μg/L.方法回收率为89.6%~95.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5.2%和7.1%.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简便易行,适用于伪麻黄碱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朱定春;张倩;余潜;周洁;于翠霞;朱余兵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速效烧伤油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体外抗菌效果.方法 建立小鼠背部Ⅱ度烧伤和大鼠Ⅲ度烧伤模型,观察药物对烧伤的治疗效果;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考察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速效烧伤油可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缩短愈合时间,其作用相当于京万红软膏;速效烧伤油体外对致病菌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 速效烧伤油具有明显促进实验动物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刘玉明;靳小青;吴苏舒;钮燕;沈越;王庆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耳、鼻、喉、口腔科用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信息.方法 对2002-2006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耗的耳、鼻、喉、口腔科药物进行金额、数量的分类统计,分析对比用药情况.结果 该院这5年的耳、鼻、喉、口腔科用药以清热解毒类、清音利嗓类、抗过敏类、抗感染类为主,并呈上升趋势.结论 调查分析显示了该院耳、鼻、喉、口腔科的用药特点,提示仍应注意合理用药.
作者:刘晔;黄婧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