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艺;秦庆芳;卢春华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对红花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所引起的皮疹、剧烈头痛、发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并分析,提示医师在临床应用红花注射液时应密切注意观察.
作者:孔庆峰;陈铁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20℃)8 h内不同时间的大吸收峰峰位和吸收度,观察溶液的色泽并测定其pH值.结果 4 h内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奥硝唑与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4 h内稳定.
作者:肖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盐酸多巴胺在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聚苏丹红Ⅲ膜修饰电极对盐酸多巴胺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盐酸多巴胺浓度在0.5~60.0μ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μmol/L.结论 所用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含量.
作者:郑艳洁;林丽清;蔡瑞宏;林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与单用更昔洛韦或喜炎平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11例,随机分为3组.更昔洛韦组106例,静咏滴注更昔洛韦3~5 mg/kg,1次/d,疗程5~7 d;喜炎平组100例,静脉滴注喜炎平2 mg/kg,1次/d,疗程5~7 d;联合组105例,静脉滴注更昔洛韦3~5 mg/kg,合用喜炎平2 mg/kg,1次/d,疗程3~5 d.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或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治疗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艳;陈杭;陆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患儿,男,1岁,既往体健,按免疫接种程序需注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2006年5月28日在镇卫生院门诊注射疫苗(这两种疫苗均系第3次注射,每次间隔1月),右上臂皮下注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0.5 mL(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为20050521-3,有效期至2007年5月),左臂肌肉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0.5 mL(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为20060101-6,有效期至2009年1月).次日患儿左臂出现红色丘疹,精神欠佳,体温38℃,轻度腹泻,给予输液治疗.
作者:王艳芹;魏金凤;王彩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优化库拉索芦荟粗多糖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库拉索芦荟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库拉索芦荟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温度80℃,醇沉浓度80%,提取4 h.结论 优化工艺可为库拉索芦荟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董志超;何际婵;王建荣;王天群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指导患者用药.方法 利用药学知识并结合药学服务实践,介绍药学服务的干预措施及内容.结果 与结论药师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控制血糖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顾克敏;曾秘;蒋英兰;邱祖群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中甲硝唑和醋酸氯己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5 mol/L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的三乙胺缓冲液(45:10: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9 nm.结果 甲硝唑和醋酸氯己定在此条件下可实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32.9~131.7μg/mL(r=0.999 9)和17.2~69.0μg/mL (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RSD=1.4%)和93.6%(RSD=1.2%).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夕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活络祛风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独活、三七、肉桂、黄连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独活、三七、肉桂、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均能被检出.结论 用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对活络祛风散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韩映晨;南善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该院2005年晚期癌症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处方,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 麻醉药品中使用数量多的是盐酸吗啡片,少的是磷酸可待因片;除磷酸可待因片、多瑞吉贴剂的DUI值大于1外,其余麻醉药品的DUI值均小于1.结论 该院在晚期癌痛患者治疗中所使用的麻醉药品基本合理,符合癌症三阶梯治疗原则.
作者:陆华;陈帜莹;蓝琼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或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立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45例)与尼莫地平组(对照组,42例),于给药前后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变化,并采用许氏记忆量表检测记忆商(MQ).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和尼莫地平对于缓解老年性痴呆都有一定疗效,前者改善作用更明显,疗效更确切.
作者:范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蛇胆陈皮散中牛磺胆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岛津Shim-pack C18柱(250mm×4.6 mm,5 μm),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牛磺胆酸钠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803~4.016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1.9%.结论 HPLC法简便、专属性好、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蛇胆陈皮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岑淑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炎清颗粒中的赤芍、苍术、延胡索、牡丹皮.方法 赤芍鉴别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一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苍术的鉴别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延胡索的鉴别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为展开剂;牡丹皮的鉴别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盐酸酸化的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 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妇炎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腑血平胶囊的质量标准,以便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鉴别项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的大黄素、大黄酚,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在TLC中均能检出三七、大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在0.2114~20.640 0μg/mL和0.458 8~40.800 0μg/m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5%.RSD分别为0.77%和0.82%.结论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腑血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振杰;黄乃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及病原菌对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的种类及数量、使用量占前10位的品种、革兰阳性菌(G+菌)和革兰阴性菌(G-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结果 头孢菌素类、青霉紊类、喹诺酮类为临床用量大的抗感染药物,分别占27.66%,22.60%,15.38%;G+菌对青霉素G、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3.33%和48.7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40.54%;G-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22.51%,30.57%,30.94%,16.85%,9.40%,26.12%.结论 临床应根据痛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
作者:周霞;易太友;郑红毅;周建蓉;何文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及其对映体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以KR100-5CHI-TBB手性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正已烷-叔丁基甲醚-冰醋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两对映体分离良好,分离度>2.5;方法重现性好,RSD为0.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及其对映体的含量测定.
作者:卢元东;何建学;李婷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综述盐酸哌替啶的罕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查阅国内有关盐酸哌替啶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就其致过敏反应、呼吸骤停、静脉炎、昏迷、窦性心动过缓、急性左心衰竭、中毒性休克等罕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刘小云;王燕;刘倩;代成容;王琼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改进复方降脂片的生产工艺,提高其内在质量.方法 对复方降脂片生产过程中制粒、包衣工序的工艺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改进后工艺生产的产品的内在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 改进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高俊清;曹恒瑜;马艳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4厂家阿奇霉素片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阿奇霉素片溶出度项下有关规定进行溶出度的测定.结果 4厂家产品在45 min时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均>75%,但溶出度参数则差异明显(P<0.01).结论 各厂家的阿奇霉素片的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但溶出度参数有极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瀛达;鲍仕慧;王建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心血管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2006年医院门诊心血管类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用心血管类药物107种,其中降血压药和调节血脂药销售金额占心血管类药物销售总金额的57.86%,用药频率大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结论 心血管类药物分类复杂,种类繁多,用药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日均费用低的药物已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
作者:王冬梅;莫遗盛;马卫平;盘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