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中职护生护理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巫章华

关键词:护生, 护理, 职业满意度, 职业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中职护生对护理职业的满意度.方法连续对3届中职护生实习前、后的护理职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护理职业的满意度降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加强护生的职业教育,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护士更多的关心和重视,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工作热情,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特色护理的教与学

    对中医特色护理的教与学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黎昭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从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当前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管理定位

    在当前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中,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从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合理定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析中专生越轨行为

    中专生是社会的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2004年全国中专生在校总人数为1 370万[1].2005年3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会上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应大体相当[2].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中专生人数还会增加.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专生中出现的各种越轨行为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程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论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三大要素之关系

    创新教育和课堂教学之三大要素--教师、教材和学生有密切的关系:教师是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直接完成者,是课堂创新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材是教学过程中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学生既是学校创新教育的对象,也是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作者:杨艳杰;李品艾;何弘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教育理论现实化刍议

    教育理论的现实化是教育理论的间接现实性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过程,它是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在实现教育理论现实化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要形成几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路径.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加速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机构,尽快培养技能型老年护理专门人才,是老年护理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结合国内外老年护理教育的新理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问题的特点,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为重点,不断探索和改进老年护理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任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浅见

    护理教育能否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将成为制约和影响护理创新的直接因素.护理学基础作为高级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培养创造性护理人才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2个方面讨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王冬梅;蔡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建立学习档案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的关键.学生学习的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行为.对通过建立学习档案来培养中专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实践和探讨,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莫丽平;莫伶丽;覃隶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现代护理观与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随着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医疗救治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卫生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全面照顾的转变,护理服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已从单纯照顾患者扩展到整个人群、整个社区的所有影响人的健康的领域.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还将与医生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医疗保健任务.护理教育课程的设置反映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方向,必须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专业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因此,在设置护理专业的课程时,必须充分体现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适应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的迫切需要,在学制年限内合理分配固有课时数.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起点低,学制短,专业课程内容范围广,目标定位于实践技能和终身教育2方面,课程的设置与高职高专相比存在许多特有的困难,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作者: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痛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把经医生确诊为高血压痛的35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面对面个别访谈法进行调查.结果多数高血压病患者认为高血压病是由肥胖、遗传、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其次是头痛、眼花、乏力.目前尚有部分患者不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存在缺乏信心及不会应用科学依据的管理方法进行自我管理等不足,大多数患者有健康教育的需求.结论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传授给患者控制、管理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社区医务人员通过定期随访等措施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赵宏;郏弋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克山病心肌坏死机理的研究进展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地方病.研究证明,致病因素存在于克山病区产的粮食中,它能引起心肌代谢障碍,使心肌对急性缺氧的敏感性增加.克山病的致病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于泽;郭灵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进行有效劳动品尝成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劳动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把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辟出一条负担轻、质量高的新路.

    作者:杨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巨大倒置T波并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报告

    1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因突发性胸闷、心悸半小时于2005年10月6日13时入院.就诊过程中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经心肺复苏、电除颤、药物抢救20min后,心电图示恢复窦性心率.描述心电图示:P-P规律,P-R间期为0.16s,心率103次/分钟,V1~V3导联ST-T段融合成单项曲线,终末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为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病情稳定后于16时转入病房.实验室检查示:WBC25.8×109/L,肌酸磷酸激酶6 500U/L,乳酸脱氢酶1 737U/L.,谷草转氨酶1 060U/L.血脂、电解质均正常.住院第3天心电监护示:巨大倒置T波,Q-T间期为0.66s,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尖端扭转型室速.经反复抗心率失常、补钾、补镁、改善冠脉循环等治疗,Q-T间期恢复正常,心律失常得到控制,23d后出院.

    作者:齐雅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4年吉州区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监测

    2004年10~11月,我们对吉州区城乡(含部分民办学校)共56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视力监测.采用标准视力灯箱,由专业人员按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四版)中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视力测定.单眼或双眼裸眼视力<5.0为视力低下,其中4.9~4.7为轻度视力低下,4.6~4.4为中度视力低下,4.3以下为重度视力低下.

    作者:肖玲君;胡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尝试

    为适应卫生模式转变对护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引导探究,自主发现知识、实践探究、体验探究过程、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等形式,达到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和建立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何敏懿;刘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缓冲液pH值对血涂片Wright's染色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缓冲液pH值对血涂片染色的影响.方法将600张血涂片分为6组,每组滴加pH值不同的缓冲液.结果滴加了不同pH值缓冲液的血涂片染色效果差别较大,在缓冲液pH值为6.98时,染色效果好.

    作者:蒋竞杭;王铁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现阶段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正确认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提出解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新方法、新措施.

    作者:李朝嵘;刘东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德育工作方案设计

    德育对象是德育过程所有因素作用的焦点,但德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教育,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目的对德育对象来说实际是一种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课题组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培育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制定出了一套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作者:杨全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课堂教学方法研讨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可采用讲授法、学导式教学方法、发现法、自学辅导式、病例讨论法、实习操作法、参观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不断创新,启迪学生智能,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培养出新型的医护人才.

    作者:杨小青;贾莅彦;王新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中等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各院校是否具备一支既有合理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结构,又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的护理教师队伍.但是,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教师的实践操作技术水平滞后,本文将就其影响因素、后果及解决对策进行阐述.

    作者:柳丰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