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分析

李文杰;刘顺良;李慧

关键词:抑肽酶, 过敏性休克, 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国内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应用抑肽酶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反应重、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多数在用药后5 min内发生.结论:应充分认识和掌握抑肽酶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加强用药期间的观察与监测;建议使用前作静脉过敏试验,且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狂犬病疫苗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

    患儿女,15岁,2005年2月16日转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主诉四肢远端反复皮疹2月.2月前被宠物犬咬伤后,当天注射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注射后1 d下肢出现皮疹,渐至臀部及四肢远端,无水疱,轻度瘙痒,稍高于皮肤,伴腹痛及膝关节、腕关节疼,经抗过敏处理,症状渐消失.

    作者:李衍森;夏世信;韩梅;韩学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中环丙沙星含量

    目的:应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中环丙沙星的含量,以消除附加剂的干扰.方法:在336 nm波长处,以环丙沙星在0.1 mol/L盐酸溶液和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得的差示吸收值(△A)为定量依据.结果:环丙沙星浓度在18.76~56.28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浓度与△A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83%(n=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李之琳;陈贵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综合性医院药学管理发展的思考

    分析我国综合性医院开展药学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开发医院特色制剂、建立医院药学情报中心、建设医院静脉输注药物配置中心等,是我国综合性医院发展药学工作的趋势.

    作者:刘飒;王慧;刘刚;宁立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消旋山莨菪碱搽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消旋山莨菪碱搽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消旋山莨菪碱、甘油等为原料制备搽剂,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该制剂配方合理、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不需要特殊仪器.治疗肌肉局部硬结、肿痛疗效显著,无刺激性,总有效率为96.08%.结论:消旋山莨菪碱搽剂制备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实用性强.

    作者:韦宁;刘志胜;梁梅;覃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国内阿昔洛韦剂型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综述了国内阿昔洛韦剂型的开发状况及临床应用,包括缓释片、分散片、咀嚼片、脂质体、白蛋白微球、滴鼻剂、凝胶剂、搽剂等,这些剂型研制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6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6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迟发型变态反应涉及β-内酰胺类药物19种,青霉素类126例(75.90%),其中以青霉素多(83例,65.87%),其次为氨苄青霉素(24例,19.05%);头孢菌素类40例(占24.10%).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及死亡(87例,52.41%),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70例,42.17%),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2~4 d(73例,43.98%).结论:应重视开展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监察,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阚淑月;于桂兰;杨建春;郑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规范旅游药品市场管理初探

    旅游药品市场不仅具有一般药品市场的共性,又有消费对象偏重于流动性很大的游客的特殊性,因而市场监管存在相当的难度.

    作者:曾松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昔洛韦不良反应新进展

    目的:综述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新进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近年有关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报道,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临床新发现并报道的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有固定性药疹、药物性红斑、皮炎、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路刺激、双下肢麻痹、喉麻痹、呛咳、腹绞痛等,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王静;赵睿;袁浩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正交法优选金刚藤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金刚藤皂苷提取的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提时间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0倍、浸泡1 h、煎提3次,第1次3 h,第2,3次各2 h.结论:该法适合于制剂生产.

    作者:陈世虎;杨滋渊;呼延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

    前列腺素E1(PGE 1)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疾病方面.PGE1对心绞痛、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心肌梗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脑梗塞、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疗效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程祝海;丁森林;罗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的文献资料,概述了丹参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丹参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肌耗氧量、抗肝纤维化、抗消化性溃疡、抗菌消炎及抗肿瘤等作用,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对丹参抗肿瘤作用的临床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但前景广阔.

    作者:付辛芳;刘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努力实现药品传统流程向现代流程的转变

    根据对中国医药行业传统流程的分析和对现代流程的研究,全面介绍药品现代流程的内容和特征,指出中国医药行业从传统流程向现代流程转变是战略方向.

    作者:廖春江;许岩;李朝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产业应通过合作创新提高竞争力

    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的SWOT分析,指出我国中药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目前独立完成技术创新存在很多障碍,因此我国中药产业进行合作创新是必要的,并呼吁我国中药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作者:倪静云;卞鹰;王一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天年合剂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天年合剂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其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薄层色谱的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68%(n=6),方法精密度RSD为1.0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含多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李毅;赵淑芝;周淑芳;钟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市场浅析

    分析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市场的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与受到的威胁,探讨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发展战略.

    作者:刘慧;胡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国际化迫切需要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针对迫在眉睫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中药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行政保护、商业秘密保护、新药保护五个方面,详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 mg+5%葡萄糖注射液(GS)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个月;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消除肝脾肿大、改善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变化方面,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健;宋扬;柴艳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肿节风制剂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查阅相关国内文献,对肿节风制剂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肿节风制剂具有抗肿瘤、抗茵、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临床应用具有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等特点.

    作者:郭筱玲;曹晓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28例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钐-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3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EDTMP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2.1%和76.0%(P>0.05),骨转移影像缓解率分别为46.4%和20.0%(P<0.05),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陈旭烽;李洁;谢艳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等5味南药的农药残留量

    目的:测定砂仁、巴戟天、穿心莲、广佛手、广藿香5味南药的农药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8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以10℃/min加温至250℃;载气为高纯N2,流速为1.5 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结果:共测定了5种南药中农药α-六六六(α-BHC)、β-六六六(β-BHC)、γ-六六六(γ-BHC)、δ-六六六(δ-BHC)、OP'-滴滴滴(OP'-DDD)、PP'-滴滴滴(PP'-DDD)、OP'-滴滴涕(OP'-DDT)、PP'-滴滴涕(PP'-DDT)和五氯硝基苯(PCNB)的残留量.结论:该研究对保证用药安全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万征;杨柳清;林焕泽;陈华萍;曾荣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