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近两年半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谢健

关键词: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限定日剂量, 日治疗费用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2003-2005年6月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该院两年半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比较其位次比,同时计算每个品种的日治疗费用.结果:两年半中抗菌药物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11%,41.00%,40.26%,在卫生部规定的限定标准之内(<50%);β-内酰胺类制剂应用频率较高,且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量的80%左右;口服抗结核药及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青霉素G钠注射剂等的DDDs排序连续两年半均位列前茅;头孢曲松钠等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合制剂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使用金额和DDDs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院抗茵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现象.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166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6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6例迟发型变态反应涉及β-内酰胺类药物19种,青霉素类126例(75.90%),其中以青霉素多(83例,65.87%),其次为氨苄青霉素(24例,19.05%);头孢菌素类40例(占24.10%).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及死亡(87例,52.41%),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70例,42.17%),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2~4 d(73例,43.98%).结论:应重视开展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监察,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阚淑月;于桂兰;杨建春;郑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600 mg+5%葡萄糖注射液(GS)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个月;对照组(34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消除肝脾肿大、改善肝功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变化方面,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健;宋扬;柴艳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监测

    中药亦可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有:中药含有毒成分、服用过量、处方不当、加工不当、药材误用、配伍不当等.中药使用尤其是大剂量用药时,应掌握好用药指征和时间,方能收到良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应特别引起重视.

    作者:雷云霞;董瑞谦;赵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疮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测定痔疮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柱,以0.033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痔疮片中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是84.24~421.2 n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76%(n=6).结论:HPLC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献;陈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的含量,以便用于生产及质量控制.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67 mol/L磷酸二氢氨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乙腈(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罗红霉素浓度在0.5~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2 945 771.202 7 C+110 846.079 7,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0.54%(n=6).结论:HPLC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王成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开发儿童药品市场的思考

    分析儿童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作者:邢花;富丽娟;董丽;曹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综述新型给药系统在天然药物和中药制荆中的应用.结果:目前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口服缓控释、靶向、透皮给药系统3个方面.结论:应加强对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袁浩宇;李明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的验证

    目的:验证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分别对有关样品及有机溶剂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试验数据均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结论:该实验设计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何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正交法优选金刚藤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金刚藤皂苷提取的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提时间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0倍、浸泡1 h、煎提3次,第1次3 h,第2,3次各2 h.结论:该法适合于制剂生产.

    作者:陈世虎;杨滋渊;呼延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咖啡酸锗对小鼠子宫颈癌14号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咖啡酸锗对小鼠子宫颈癌14号(U14)的作用.方法:以无菌生理盐水按1:3稀释,调整细胞数约为2.08×109个/L,于每只小鼠右肢皮下接种0.2 mL U14,以咖啡酸锗高、中、低3个剂量连续给药10 d,以生理盐水组为模型对照组,计算各剂量组对U14的抑制率.结果:咖啡酸锗高、中剂量对U14有较好的抑制率,低剂量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给药前后小鼠体重明显增加.结论:咖啡酸锗对小鼠U14有抑制作用,且毒性很小.

    作者:陈晓东;叶连宝;黄桂林;肖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发根农杆菌介导实现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的进展

    发根农杆菌可转化药用植物而获得毛状根,毛状根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表现出快速、大量合成代谢产物的能力.近年来许多珍贵药材面临着资源受限的状况,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Ri质粒及其发根培养系统因其在有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方面的优越性而被广泛重视,并成为药用资源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发根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的机制、感染植物的方法、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毛状根的培养以及获得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闫玉清;汪洋;朱绿松;孙娣;曲敏;徐香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市场浅析

    分析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市场的优势、劣势、存在的机遇与受到的威胁,探讨我国生物医药外包发展战略.

    作者:刘慧;胡天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对综合性医院药学管理发展的思考

    分析我国综合性医院开展药学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开发医院特色制剂、建立医院药学情报中心、建设医院静脉输注药物配置中心等,是我国综合性医院发展药学工作的趋势.

    作者:刘飒;王慧;刘刚;宁立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院近两年半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2003-2005年6月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该院两年半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比较其位次比,同时计算每个品种的日治疗费用.结果:两年半中抗菌药物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11%,41.00%,40.26%,在卫生部规定的限定标准之内(<50%);β-内酰胺类制剂应用频率较高,且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量的80%左右;口服抗结核药及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青霉素G钠注射剂等的DDDs排序连续两年半均位列前茅;头孢曲松钠等第3代头孢菌素及其复合制剂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使用金额和DDDs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院抗茵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现象.

    作者:谢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蜂胶的药理活性

    近年来对蜂胶的药理活性研究较为广泛,主要以直接或处理后的单味蜂胶和复方蜂胶制剂为对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研究方式都很好地证明了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茵、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抗炎等作用,且毒性很小,为今后蜂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何晓波;周俐斐;芦柏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中环丙沙星含量

    目的:应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滴眼液中环丙沙星的含量,以消除附加剂的干扰.方法:在336 nm波长处,以环丙沙星在0.1 mol/L盐酸溶液和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得的差示吸收值(△A)为定量依据.结果:环丙沙星浓度在18.76~56.28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浓度与△A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83%(n=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李之琳;陈贵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长春瑞滨抗肿瘤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对抗肿瘤药物长春瑞滨的临床疗效进行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44例肿瘤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长春瑞滨的情况,采用小成本法对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种长春瑞滨在疗效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经济成本上差异显著.结论:国产长春瑞滨在有针对性的化疗新方案中,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抗肿瘤药物.

    作者:温明铃;杨珺;丁桥兰;高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狂犬病疫苗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

    患儿女,15岁,2005年2月16日转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主诉四肢远端反复皮疹2月.2月前被宠物犬咬伤后,当天注射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注射后1 d下肢出现皮疹,渐至臀部及四肢远端,无水疱,轻度瘙痒,稍高于皮肤,伴腹痛及膝关节、腕关节疼,经抗过敏处理,症状渐消失.

    作者:李衍森;夏世信;韩梅;韩学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晶型对抗生素理化性质及药效的影响

    概述近年国内对抗生素多晶型研究的进展,阐述多晶型对抗生素生物利用度、溶出度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李子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国内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应用抑肽酶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反应重、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多数在用药后5 min内发生.结论:应充分认识和掌握抑肽酶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加强用药期间的观察与监测;建议使用前作静脉过敏试验,且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

    作者:李文杰;刘顺良;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