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滴眼剂中抑菌剂羟苯乙酯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王永玲;王清理

关键词:滴眼剂, 羟苯乙酯, 抑菌剂
摘要:目的探讨滴眼剂中抑菌剂羟苯乙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考察时间及滤膜对羟苯乙酯溶液吸收度的影响.结果滴眼剂中羟苯乙酯的浓度无法达到有效抑菌浓度.结论羟苯乙酯不适合用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医药企业应先做强再做大

    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应是先做强后做大,并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提出坚守主业、走专业化道路、树立好品牌形象、归核化等策略建议.

    作者:尹新玲;朱昌蕙;肖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蛤壳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目的简要鉴别蛤壳及其混淆品,以便去伪存真.方法从来源、性状等方面分别论述.结果与结论蛤壳的混淆品涉及到7个科、20多个品种的动物,混用现象非常多见,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就可以区分真伪,防止以假充真.

    作者:郑继明;朱婕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靶向抽验是药品质量监管的有效手段

    目的为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寻找有效方法.方法通过现场快速检验进行样品初筛,实行靶向抽验.结果靶向抽验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药品抽验效能.结论靶向抽验具有药品监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制粒技术进展

    结合工作经验和不同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交流资料,对不同中药品种采用不同制粒方法所得颗粒进行分析比较.选用新型辅料和改进工艺条件对提高中药颗粒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田方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夏枯草的国内临床应用简况

    目的介绍中药夏枯草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简况.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期刊,对夏枯草临床应用的报道进行归纳及综述.结果夏枯草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结论夏枯草有很大的临床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作者:张晶莲;蒋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β-环糊精包合清热消炎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对清热消炎颗粒剂中薄荷油进行包合的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包合的佳工艺,用X-衍射和差示热扫描(DSC)法验证包合物.结果确定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佳包合比例为0.5 mL:4 g,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2 h;包合物、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的X-衍射图谱、差示热扫描图谱有明显的差别.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性质稳定.

    作者:王祥;刘则宗;胡晓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无糖颗粒剂的研究概况

    主要介绍了中药无糖颗粒剂的特点、制粒技术、辅料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辅料中的甜味剂,提出了该剂型目前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马家骅;杨明;谭玉婷;唐毅;陈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概括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机构设置,并结合我国现状,对国内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作者:陈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现代剂型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的新剂型研究是对传统中药制剂的革新,既要注意传统剂型的改造,又要吸取西方医药技术和现代科学理论,以国外先进剂型为目标,研制符合三小、三效、五方便的中药新剂型,尤其要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开发研究适合中药的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及靶向药物制剂.该文就近年来几种中药剂型研究与发展的情况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王晓钰;肖树雄;江荣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GMP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根据制药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筹资成本、研发成本等五个主要成本控制环节,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节约成本的措施.

    作者:张建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进型索氏提取器的制备与提取效果检测

    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常用提取装置,因其简便实用、提取效率高而在药物分析尤其是中药定量分析中应用广泛,作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制得了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与原装置相比,改进后提取效率提高,并可大大节约溶剂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作者:张雪玲;李建绪;王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工作调研时强调,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切实解决食品药品领域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实施GCP管理规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概述实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CP)的意义,分析我国实施GCP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实施GCP管理的对策.

    作者:马凤余;聂久胜;章登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本刊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对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优选出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丹参酮ⅡA含量,对提取、浓缩及干燥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和比较.结果采用不低于95%的乙醇回流、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丹参酮ⅡA损失少,且含量稳定.结论筛选出的工艺能满足大生产的需要,并且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陈占立;孙爱平;张卉朱;韩月芝;李奉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规范药品在医院终端的销售行为

    药品价格虽几经下降,但部分药品价格仍然偏高,如何降低医院药品的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医药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一定的份额,必须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医院医生进行促销.另一方面,由于医生认为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获得的实际薪酬水平低于主观期望值,所以期望从其他途径获得一定补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动因,医院药品促销和使用过程中必然会留下市场经济的烙印.所以,应用经济学原理对医药企业在医院医生中的促销行为以及医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源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作者:顾海;张琦;唐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饮片抽验的有关问题探讨

    对中药饮片监督抽样的有关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中国药典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抽验进行探讨.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自身特殊性,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一直比较混乱,质量问题突出,且我国目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极不完善,给中药的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出台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作者:饶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药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解析

    随着药店的竞争日趋激烈,药店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吸引消费者.

    作者:王淑玲;王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如何处理未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仍在生产药品的行为

    1案例2004年10月11日群众举报,未通过GMP认证的某制药厂被当地药监局责令停产后又擅自恢复药品生产,3天内共生产药品两批146箱.当地药监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对该药厂进行了实地检查.经检查证实:该药厂于2004年2月向省药监局提出GMP认证申请,省局认证中心也于2004年4月对其进行了认证,但该药厂没有通过现场检查,省局也因此没有对其发放药品GMP证书,省局因此向药厂下达了2004年7月1日后停止药品生产的书面通知.药监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药厂提交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证实该药厂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05年12月31日,并有相应的药品生产范围和批准文号.执法人员随即对其擅自生产的两批146箱药品实施了扣押.

    作者:李腾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试析药监行政执法的理念

    药品监管系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制度创新.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更新观念,树立现代行政意识.不同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结果.在药品监管系统大力推行行政法治理念,让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尽快树立起现代行政法治的新思维,是创新药监工作的必由之路.现代行政法治的理念归纳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

    作者:张宗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