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占立;孙爱平;张卉朱;韩月芝;李奉勤
药品监管系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制度创新.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更新观念,树立现代行政意识.不同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结果.在药品监管系统大力推行行政法治理念,让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尽快树立起现代行政法治的新思维,是创新药监工作的必由之路.现代行政法治的理念归纳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
作者:张宗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介绍印度医药产业在发展仿制药、医药外包、委托加工、医药产业集群等方面的经验,研究印度医药竞争战略模式,对我国医药产业借鉴印度经验加快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王少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银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24~1.20μg,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0.42%(n=6).结论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银黄颗粒的质量.
作者:宣铁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筛选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敏感的中草药,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选取18种中草药,制备成相当于原生药0.5 g/mL的药液,采用管碟法作MRSA的敏感试验.结果抑菌环直径大于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的中草药依次为诃子、丹皮、黄连、白芍、九节茶、夏枯草、厚朴、黄芩、大青叶.结论18种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中草药中,有9种对MRSA敏感.
作者:徐青青;李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柏胶囊中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甲醇-盐酸(100:1)提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在335 nm处有大吸收,线性范围是3.12~936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1.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桑媛;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中药夏枯草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简况.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期刊,对夏枯草临床应用的报道进行归纳及综述.结果夏枯草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结论夏枯草有很大的临床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作者:张晶莲;蒋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案例2004年10月11日群众举报,未通过GMP认证的某制药厂被当地药监局责令停产后又擅自恢复药品生产,3天内共生产药品两批146箱.当地药监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对该药厂进行了实地检查.经检查证实:该药厂于2004年2月向省药监局提出GMP认证申请,省局认证中心也于2004年4月对其进行了认证,但该药厂没有通过现场检查,省局也因此没有对其发放药品GMP证书,省局因此向药厂下达了2004年7月1日后停止药品生产的书面通知.药监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该药厂提交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证实该药厂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05年12月31日,并有相应的药品生产范围和批准文号.执法人员随即对其擅自生产的两批146箱药品实施了扣押.
作者:李腾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滴眼剂中抑菌剂羟苯乙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考察时间及滤膜对羟苯乙酯溶液吸收度的影响.结果滴眼剂中羟苯乙酯的浓度无法达到有效抑菌浓度.结论羟苯乙酯不适合用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因药品引起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对其药品使用、发放、调配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临床上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药品使用过失行为并不鲜见,如因误诊、漏诊而引起药物误用,对有禁忌症须慎用药物的患者用错药,对应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做过敏试验直接用药,未按药物使用规定或用药规则用药,违反配伍禁忌用药,对小儿或老人用药剂量错误,内服药外用药错用,药品发生变质未被发现而错配发药,医师处方错误配药时未被纠正,发药时未向病患者交待清楚而发生错误用药,等等情况.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失行为造成损害后果,应当视情节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作者:林禹鸿;邵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寻找有效方法.方法通过现场快速检验进行样品初筛,实行靶向抽验.结果靶向抽验能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药品抽验效能.结论靶向抽验具有药品监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
作者:胡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Internet迅猛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电子商务得到了空前的应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网络营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网络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相比有其独有的特点.如果企业要在新型营销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长久发展,那么有必要了解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并研究医药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变革.
作者:孟令全;张伟;邓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主要介绍了中药无糖颗粒剂的特点、制粒技术、辅料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辅料中的甜味剂,提出了该剂型目前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马家骅;杨明;谭玉婷;唐毅;陈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概括介绍了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机构设置,并结合我国现状,对国内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作者:陈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结合工作经验和不同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交流资料,对不同中药品种采用不同制粒方法所得颗粒进行分析比较.选用新型辅料和改进工艺条件对提高中药颗粒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田方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析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研究医药生产企业常用的品牌战略,并对企业在品牌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张安林;马爱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应是先做强后做大,并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提出坚守主业、走专业化道路、树立好品牌形象、归核化等策略建议.
作者:尹新玲;朱昌蕙;肖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常用提取装置,因其简便实用、提取效率高而在药物分析尤其是中药定量分析中应用广泛,作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制得了改进型索氏提取器.与原装置相比,改进后提取效率提高,并可大大节约溶剂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作者:张雪玲;李建绪;王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脉康合剂中木耳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5%苯酚溶液与硫酸显色,测定波长为490 nm.结果D-无水葡萄糖浓度线性范围是2.46~7.38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1.11%.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脉康合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田宝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简要鉴别蛤壳及其混淆品,以便去伪存真.方法从来源、性状等方面分别论述.结果与结论蛤壳的混淆品涉及到7个科、20多个品种的动物,混用现象非常多见,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就可以区分真伪,防止以假充真.
作者:郑继明;朱婕妤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