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川;刘松青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变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确定.综述了近年来AD的研究以及AD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胆碱酯酶抑制剂、脑循环改善剂、脑代谢激动剂、钙离子拮抗剂、神经保护剂和中草药等对AD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以胆碱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目前首选.
作者:曾秘;顾克敏;蒋英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制剂室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强医院制剂的监管、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室的规范和发展提出建议.
作者:韩金华;王广征;李梅;孟庆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脂袋泡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降脂袋泡茶组(治疗组)和血脂康组(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3.33%.结论降脂袋泡荼治疗高脂血的疗效确切.
作者:何志春;张康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关注静脉用药使用流程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为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制(PIVAS)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1-2004年国内有关静脉药物传统配制使用流程与PIVAS的使用流程的相关报道,对其特点进行归纳.结果传统静脉用药使用流程存在可能引起二次细菌、微粒污染和缺少配制防护等问题,PIVAS使用流程可解决这些问题,但大多数输液要求即配即用的特点使其难以实施.结论PIVAS在国内医院的推广和普及是发展趋势,但也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钟智;李雄;林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可乐定的抗伤害反应作用及其耐受性的产生.方法观察了局部应用可乐定的抗伤害效应、药物处理时间与可乐定抗伤害效应间的关系、提前全身给予纳洛酮或育亨宾对可乐定抗伤害效应的影响及局部应用氯胺酮对可乐定抗伤害耐受发生的影响.结果在药物局部处理过的小鼠尾部,可乐定产生了浓度相关性的抗伤害效应;局部应用可乐定的抗伤害效应的强度与局部暴露于药液的时间相关;育亨宾完全阻断了可乐定的抗伤害作用,纳洛酮则无明显影响;氯胺酮与可乐定同时局部给药对可乐定抗伤害耐受的产生没有影响.结论局部应用可乐定可通过激活外周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浓度依赖性的抗伤害效应,避免了全身给药的副作用;反复给药能产生抗伤害耐受,局部应用氯胺酮未能阻止这种耐受的发生,说明外周NMDA受体没有参与耐受的发生.
作者:周蓉;刘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综述各种药物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并比较各种药物对不同类型癫痫的疗效.循证医学的相关研究启示,医生在神经疾病的治疗中,应积极进行医学实践,好以研究证据为指导,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敏;黄祖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复方左氟沙星滴耳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结果被测两组分的吸收度差值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和99.48%;RSD分别为0.9%和1.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左氟沙星滴耳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齐菲;侯连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4年度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内容、药品总消耗量、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处方数量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次多的是美施康定控释片,除美施康定DUI值为1.14外,其余麻醉药品DUI值均≤1.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林文强;郑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珍珠明目滴眼液中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样品中加入1%硝酸锶、7%硝酸镧溶液等干扰剂及硝酸溶液,导入火焰原子吸收仪中测定钙的含量.结果经该法处理得到的供试品溶液化学成分简单,对钙测定的干扰较少,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珍珠明目滴眼液中钙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建平;廖和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硝唑胶囊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90 nm,外标法测定.结果甲硝唑的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0%(n=6).结论RP-HPLC法测定甲硝唑胶囊中甲硝唑含量,方法准确,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罗军玉;曹玉华;廖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对其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随机调查2003年1月~2005年1月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各科室呈报的ADR报告,对抗感冒类药物的ADR类别、临床症状、转归、合理用药等进行分析,并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共收集19种抗感冒药所致ADR 13类86例,其中消化系统32例,神经系统22例,泌尿系统18例,过敏反应10例,血液系统2例,心血管系统2例.结论不同的抗感冒药有不同的适应症,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对应药物,避免联合、长期和超剂量用药,否则产生ADR可引起严重器官损害甚至死亡.
作者:洪月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儿36例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治疗,疗程(10±3)d,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有效率为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分离出21株致病菌,药物总敏感率为81.0%.结论阿莫西林治疗儿童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症状及体征的改善较快.
作者:陈睿;刘雪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保守性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日1次)和对照组(51例,口服内美通2.5 mg,每周2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体重增加、异常出血等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后治疗组月经平均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不孕症患者1年内累积妊娠率(治疗组为28.6%,对照组为29.4%)和1年内患者症状、体征复发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机会,副作用小,且服用方便、价格低廉.
作者:王世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冲剂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下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益气活血冲剂可显著降低UAE,HbA1c,有效延缓和阻止了疾病的自然进程.
作者:缪亚琴;张金明;陈晓明;陈炜;蒋春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介绍眼后段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许多眼后段疾病的治疗,全身和传统局部用药很难在眼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植入眼内的药物控释系统可以避开血-眼屏障和角膜屏障的作用,极易使药物在眼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同时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作者:张荣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论述药品检验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量值溯源是实验室开展质量活动的基础和充分必要条件.并详细介绍了药品检验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张华;罗艳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妇阴康洁栓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满因子分析设计法,以栓剂体外溶化时间为指标,选定处方中聚乙二醇(PEG)4000/PEG 6000的比例和栓剂制备时水浴加热的温度作为考察因素.结果处方间PEG 4000/PEG 6000比例对栓剂体外溶化时间有显著影响,水浴温度影响较小,处方中PEG4000/PEG 6000比例佳为7:1.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陈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生物素检测法,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粘附分子配体CD11a,CD11b阳性表达百分率.结果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患者胸腔积液中sICAM-1及外周血CD11a,CD11b表达显著降低(P<0.001),且10例患者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调节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及细胞间粘附连接实现,以此抑制结核性胸膜炎的细胞免疫反应,减少胸腔积液渗出,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蒋幼凡;李敏超;周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质量的稳定性,为更准确地制订制剂有效期提供依据.方法在内服、外用及五官科用制剂中选取水溶液型、醇溶液型、混悬型和乳膏型共10个品种,从性状、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方面进行6~12个月的稳定性监测.结果观察期内9个制剂的性状、含量、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硫磺乳膏于配制第4天检查时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均不符合规定,原因为购进的乳膏基质染菌所致.结论该院常用的内服制剂及滴鼻液、滴耳液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洗剂、搽剂有效期在1年以内,质量是有保证的.
作者:杨晓军;吴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GA)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葡萄糖注射液(GS)和5%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恒温(25±1)℃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配伍液6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pH值、色谱峰变化.结果GA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GS中含量随时间推移略有下降,其他配伍液则无明显变化.结论GA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6 h内性质稳定;GA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配伍后在5%GS中6 h内性质稳定,GA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GS内应尽快使用完.
作者:熊汉申;李小石;燕兰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