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星;于秀华;李焕荣;黄晓巍
目的评价甲硝唑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交叉口服两种甲硝唑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分析两种甲硝唑片是否等效.结果单剂量口服600 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达峰时间(Tmax)为(1.425±0.373)h和(1.5±0.281)h,血药峰浓度(Cmax)为(8.999±0.800)μg/mL和(9.226±0.788)μg/mL;0~4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为(157.285±15.526)mg·h/L和(151.760±16.718)m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0±10.1)%.结论两种甲硝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邹品文;黄红;尹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化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各组分分离度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0.20%,平均回收率为97.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且分离度好,可用于化纤口服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道振;林海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进行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药效学比较.方法从影响脾虚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番泻叶所致的小鼠泄泻和正常小鼠的胃排空3个方面考察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药理作用的差异.结果理中汤配方颗粒与汤剂对这3个方面均有抑制作用.同剂量的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抑制小肠推进运动和止泻作用无显著性差别,而抑制胃排空的作用配方颗粒强于汤剂.结论理中汤配方颗粒保留和部分增强了汤剂的药理作用.
作者:胡昌江;李兴华;杨婷;吴平;李兴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25例).治疗组在给予治疗冠心病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10μg加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除不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影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地尔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吕莎;廖庆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国内文献资料并分析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结果两药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配伍液在室温下配制后放置时间不宜太长,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
作者:陈富超;方宝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肝病治疗药物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2002-2004年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肝病治疗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病治疗药物用药金额逐年成倍增长,年度总用药金额比例逐年增大.结论肝病治疗药物仍以护肝药为主,抗病毒、保肝、降酶的联合治疗方案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苏始荣;吴海新;邓少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了盐酸帕罗西汀片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方法采用Zorbax SB CN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用三乙胺调节pH=6.0)-乙腈(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5 nm.结果盐酸帕罗西汀浓度线性范围是60~160μg/mL(r=0.999 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0.6%.结论HPLC法分离效果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该产品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美月;曾海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重点分析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中毒后头颅影像学的变化特点,供临床抢救该类中毒患者时参考.
作者:成戎川;赵士福;郑健;刘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旨在确立17-烯丙胺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AG)及其代谢物的质谱分析条件.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同时用液质联用方法,对17AAG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7-氨基-17-脱甲基格尔德霉素(17AG)进行了探讨,同时分离并考察了其在大鼠胆汁中的代谢物及其一般裂解规律.结果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所产生的准分子离子峰均为[M-H]-峰,在MS2质谱中均产生失去43 u的碎片峰,在MS3质谱中均产生失去98 u,18 u的碎片峰.结论这些裂解特征可用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代谢物的分析.
作者:罗育新;彭钢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案,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钱渝;李斌;罗平;张乐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对抑制尖锐湿疣(CA)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75例确诊为CA的患者均采用电灼除疣,电灼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继以干扰素α-2b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和对照组(35例,不用任何药物),随访3个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4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灼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可有效抑制尖锐湿疣复发.
作者:林兰;杨龙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测定痔速宁胶囊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3%冰醋酸(40:60),柱温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丁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778~5.820μg,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1.3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理想.
作者:王明星;于秀华;李焕荣;黄晓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05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品种、处方数量、用药金额、用药数量、用药频度.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齐全,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的处方数、处方百分比、用药金额、费用百分比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跟上了临床发展趋势.
作者:钟辉云;王容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痰热清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替代热原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产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痰热清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痰热清注射液在1:130的稀释倍数下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
作者:雷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50%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室温.以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2-苯氧基乙醇的浓度线性范围是0.55~111μg/mL(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1.77%.结论RP-HPLC法可用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2-苯氧基乙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华;柯华昕;阎玲梅;周文晶;谢忠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验方冰-矾散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耳)临床疗效.方法对117例患者分别采用冰-矾散(治疗组)与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对照组)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80例)临床有效率为91.25%,细菌清除率81.40%;对照组(37例)临床有效率为86.49%,细菌清除率为78.85%.两组疗效均明显,但对重症患者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验方冰-矾散协同抗生素,以外耳道施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郭燕华;余冠华;俞冰;凌英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1次/d)与对照组(39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20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84.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和9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2.8%,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片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相似.
作者:张伟军;邹晓华;周云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制阿替口腔溃疡膜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以替硝唑、阿昔洛韦为主药制备阿替口腔溃疡膜,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作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6.25%.结论阿替口腔溃疡膜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华;李秉煦;王增寿;张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培菲康微生态制剂中菌株的粘附性能及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性能.方法以革兰氏染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评价3株益生菌分别对HT-29细胞和粘蛋白的粘附性能,与益生菌共孵育后裂解细胞活菌计数法检测益生菌抑制致病菌对HT-29细胞的粘附性能.结果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粪肠球菌的粘附指数分别为501.33±38.18,440.67±60.93,163.33±4.16,并可以分别使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率由6.7%下降到2.85%,0.214%,1.9%;使伤寒沙门氏菌粘附率由32.49%下降到16.95%,12.93%,20.33%.结论培菲康微生态制剂中3株益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性能以及抑制致病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的作用,其中嗜酸乳杆菌的粘附性能好,而长双歧杆菌对致病菌的粘附抑制作用好.
作者:魏银萍;王斌;魏泓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益康胶囊中维生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十二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DB-1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方法为初始温度200℃,然后以10℃/min至300℃,保留10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 mL/min.结果维生素E范围是0.807~10.087 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7%,RSD为2.76%.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石晓;叶曼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