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君;李明芬
目的:为准确鉴别草豆蔻与混用品云南草蔻提供依据.方法:从性状、显微组织、薄层色谱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者外观性状虽然相似,但横切面显微特征差异明显,薄层色谱差异较大,草豆蔻含有山姜素及小豆蔻明,而云南草蔻则无.结论:通过显微组织及薄层色谱特征,可以准确鉴别草豆蔻及混用品云南草蔻.
作者:姚丽佳;蒋万浪;沈克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备能消除或缓解痔疮发作期症状的克痔栓,并制订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由血竭、白及、黄柏、冰片4味中药为主药,半合成脂肪酸(36型)为栓剂基质制成栓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主药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同时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血竭、黄柏进行鉴别.结果: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2.1%,101.3%,RSD分别为2.0%,1.8%,2.1%.结论:克痔栓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性质稳定,可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祝红达;杨远荣;李纪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刊讯]浙江省杭州富阳市自2003年以来,先后对300多家农村卫生室进行规范化整治,使全市村卫生室都能为农民的用药安全提供保证,农民不出远门,在家门口照样能用上放心药.
作者:柳静波;秦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优化右旋酮洛芬-β-环糊精明胶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单因素试验法初选,均匀设计精选.结果:所得微球平均包封率为94.9%,平均载药量为47.4%,药物平均含量为28.7%,平均粒径为(51.16±20.34)μm.结论:以优化的制备工艺制得的微球粒径分散良好,达到了缓释口服微球制剂学的要求.
作者:覃伟;钱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单用甘草酸二铵组(A组,75例)及联合用药组(B组,81例).阿拓莫兰0.6 g,静脉滴注,1次/d,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优于A组;临床有效率A组为76.0%,B组为91.1%,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用药消除炎症、促肝功能恢复的作用比单用甘草酸二铵更强.
作者:袁进;张红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刊讯]药品虚假广告让老百姓深恶痛绝,浙江省杭州市药品放心工程工作小组组织全市工商、公安、卫生等15个相关职能部门,从2004年12月中旬到2005年春节前,在杭州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专项整治违法药品广告的活动,重点整治对象是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播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消毒用品、医疗广告,以及张贴、摆放、悬挂、散发在各医疗机构、药店、商场、超市的非法印刷品广告.对于老百姓投诉较多的报箱药品广告夹页问题,市邮政、媒体投送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将对投递人员进行检查,发现违规投递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广告的,一律送工商部门处理.对于在街头、广场、小区内散发违法药品广告的行为,市执法局将组织人员进行查处.
作者:柳静波;朱聚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介绍国内大输液包装容器发展状况,分析各种包装容器的优缺点,认为我国应尽快研制开发理想的国产包装用非PVC多层共挤膜材料,以提高我国的大输液包装材料质量,减少包装材料对输液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娟;陈颖;汪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栓塞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与结果:根据清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研制出栓塞通注射液,并用于治疗脑梗塞患者28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结论:栓塞通注射液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韩石蕊;赵永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元月1日起施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全面拉开了药品分类管理的序幕,实施GSP认证工作更有力推动了药店的药品分类管理.
作者:陈如意;张明春;闫俊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黄藤乙醇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烧伤后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藤提取物,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以乳酸脱氢酶(LDH)为指标观察细胞毒性,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藤醇提取物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浓度在300μg/mL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黄藤醇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吴坤;潘强;杨珺;丁桥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渣本是废弃物,却被唯利是图的不法之徒肆意买卖,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回流用于中草药配方,后果严重,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造成不良后果者则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作者:黄多术;张玉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传统枫斗对来源和加工都有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其药效品质,目前市场上枫斗来源混乱,加工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且市场缺乏监督管理.建议对枫斗的原植物来源进行拓展,对不同品质的石斛(含枫斗)在使用中区别对待,并加强市场监管.
作者:何晓波;来平凡;芦柏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刊讯]山东省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黄岛区分局与黄岛区人民检察院联手建立了打击涉药违法犯罪行为的长效机制,药监部门在依法查处制售伪劣药品等案件的过程中,对涉嫌犯罪、依法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案件,在向公安机关移送的同时,将案件情况抄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对药品监督机关已经移送公安机关的重大案件则要适时介入,对公安机关未及时受理或者立案的,依法进行立案监督,督促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立案和侦查终结.
作者:卢锡奂;裴志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依据的应用性学科,从其诞生发展到现在,已近30年.如今,它已在控制药品费用、制定药品价格、评价治疗方案的优良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药物经济评价在缺乏统一的评价原则和标准的情况下是不具可比性和缺乏可信度的,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订和颁布旨在规范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评价准则.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和颁布本国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准则,因而直接影响着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规范性及其应有作用的发挥.笔者在此对世界上率先或较早制定、颁布药物经济学评价准则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6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准则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准则的及早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孙利华;吴晶;黄立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在同一地高辛血药浓度水平下,单纯老年心衰患者及心衰伴糖尿病患者的游离地高辛浓度的差异,为临床制订合理的地高辛用药方案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18例地高辛适应症患者按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心衰患者,B组为心衰伴糖尿病患者.分别用FPIA方法测定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用超滤-FPIA法测定血清中游离地高辛浓度.结果:地高辛总浓度和游离浓度,A组分别为(1.286±0.294)ng/mL,(0.626±0.106)ng/mL,B组分别为(1.45±0.417)ng/mL,(0.870±0.190)ng/mL.结论:在地高辛总浓度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下,心衰伴糖尿病患者与单纯心衰患者的游离地高辛浓度具有统计学差异,前者浓度和游离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
作者:张新惠;刘敏;王本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地方标准曾对中药的生产、种植、研究、经销和使用等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即使到了地标转国标的今天,仍然还需使用某些中药地方标准.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地方标准已有许多方面值得商榷或亟需修改.在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和有关文献报道资料,对修订中药炮制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对某些方面的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者:李水福;张国勇;鄢连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民营医药企业作为推动我国医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整个医药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民营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民营医药经济的长远发展.笔者结合青岛市的实际,就如何帮促民营医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一探讨.
作者:杨志武;陈继强;冯寿青;朱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据新华社信息,目前我国中药资源呈恶性循环趋势,中药资源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破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建立贵州土大黄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植物分类法鉴定土大黄的原植物,以显微鉴定观察其根的组织结构特征、粉末特征,以显色反应、薄层层析对其根所含大黄素、大黄酚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贵州土大黄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 Linn,羊蹄R.crispus Linn和尼泊尔酸模R.nepalensis Spreng的干燥根.3种土大黄根的组织结构有细微差异,其根粉末的显微特征可区别.理化鉴定证实3种贵州土大黄根含有大黄素、大黄酚等蒽醌类成分.结论:该法能有效控制贵州土大黄的质量,操作简单易行,结果重现性好.
作者:王世清;万明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药物敏感性及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以NCCLS常规方法检测痰中病原菌,以K-B纸片法测药物敏感性,以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288例患者痰液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147株(36.75%),以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氏阳性(G+)球菌133株(33.25%),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20株(3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给药20 h后血药浓度仍在2.7~116 μg/mL范围内.结论:对于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在进行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时应同时测定血药浓度,以保证敏感药物在足够剂量时发挥佳抗菌效果.
作者:尹玉琴;方芳;沈艳珍;王根春;徐贵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