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燕;刘媛;梅娇;杨启烈;刘兴文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经过千锤百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中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绝不能被忽视.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第2代抗组胺药物心脏毒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心脏不良反应(延长QT间期、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结果:第2代抗组胺药物有阻断心脏钾离子通道作用.结论:不同药物引起心脏毒性反应的程度也不同,这与药物的亲脂性、分布容积有关.
作者:马满玲;刘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具有行政规章性质的GSP从2000年发布以来对健全药品经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经营药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GSP版本毕竟发布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之前,更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之前,笔者根据近几年实施GSP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就GSP认证现场检查项目中部分条款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作一探讨.
作者:张李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咳嗽、胸闷、憋气10年余,加重4 d,于2004年6月20日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精神差,口唇轻度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干性罗音,心率76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查血常规正常,胸片示双肺野纹理增粗,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给予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2次/d)及二羟丙茶碱(喘定)0.5g、地塞米松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静脉滴注5 d,咳嗽、胸闷减轻,均无不良反应.第6天清晨患者自觉双下肢无力,持续约1 h,进食后又自行缓解.询问病史,患者诉以前使用地塞米松后曾出现过双下肢无力(约10 min后缓解),未加以注意(地塞米松剂量10 mg/d),体格检查示双下肢肌力3~4级,膝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继续抗感染治疗,将地塞米松减至5 mg,10%氯化钾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3 d后未再出现类似情况.
作者:丁红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综述了血康口服液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肿瘤化疗后血小板下降、慢性胆囊炎、外伤性前房积血、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1,女,35岁,农民,因复发性喘息、咳嗽20余年,于2003年5月26日13时在某院医疗站用一次性注射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出品,产品批号:2002/611,货号:14626).当时患者谈笑风生,无任何不适.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但无药物过药史.肌肉注射完后不到1 min,患者感胸闷气促,自认为哮喘病发作,急赶回不足100m远的家中想用平喘气雾剂止喘.但一进屋便倒在睡椅上,张口呼吸,其子急呼来该站医生抢救.查:脸色苍白,唇指发绀,四肢厥冷,神志恍惚,呼吸困难,38次/min,心跳缓慢低钝,50次/min,血压测不到.立即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并以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 mL+10%葡萄糖酸钙2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但终因休克不可逆,经半小时抢救无效,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作者:邝忠球;邝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促进纳米技术在中药学方面的发展,为实现中药现代化作出贡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简要地介绍了纳米中药的特点、制备及给药系统.结果与结论:纳米技术为研究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应多学科深入地交叉合作,使纳米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中药制剂领域,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克服纳米技术对中药有效成分及药效的负面影响.
作者:邱洪;王宝佳;李悦;刘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妇科疑难病用药外阴白斑膏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用麻油和凡士林作基质调配外阴白斑膏,用薄层色谱法控制药品质量,临床对3种证型外阴白斑膏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制外阴白斑膏质量基本可控,使用方便,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外阴白斑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海燕;刘媛;梅娇;杨启烈;刘兴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注射用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试验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RH)为(75±5)%.分别考察0,1,2,3,6个月末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颜色、澄明度等变化.结果:在试验期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但两者含量及有关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存在显著变异.结论:注射用氧氟沙星稳定性明显强于氧氟沙星注射液.
作者:秦序锋;王开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加入聚乙二醇(PEG)对制备空气白蛋白微球的影响.方法:在制备空气白蛋白微球过程中,将其处方中加入PEG,并测定制得微球的浓度及粒径.结果:加入PEG后,测得3批样品的平均微球浓度为3.50×108个/mL,平均直径为4.27μm;相应的不加PEG的样品分别为2.70×108个/mL和4.14μm.结论:可在制备空气白蛋白微球时加入聚乙二醇,这为在微球上联接配体等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世顺;陈志良;杨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监测的室内及室间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环孢菌素A血药浓度监测的质控结果,进行佳条件下变异(OCV)、已知值质控血清常规条件下变异(RCVK)、质量控制图、室间质量评价(EQA)实验.结果:OCV和RCVK的RSD均小于10%;2003年质控结果均处于靶值的±15%范围内,但上半年质量控制图中有连续7个点的质控结果处于150mg/L靶值线下方,经分析发现与试剂挥发有关,更换新试剂后,该现象消失;EQA得分均大于90%.结论:通过佳条件下变异、已知值质控血清常规条件下变异、质量控制图、室间质量评价等方法,可较系统的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其中质量控制图较为直观,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作者:朱曼;郭代红;石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去感热注液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发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去感热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柴胡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48 h的体温变化.结果:经治疗,两组体温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体温下降更明显.结论:去感热注射液疗效优于柴胡注射液.
作者:彭明;汪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2种常用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法测定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结果:共监测202例次,儿童114例次,成人88例次,达到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43.86%,成人组为39.77%;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39.60%,成人组为43.18%;高于有效血药浓度者儿童组为17.54%,成人组为17.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血药浓度不在治疗窗内的原因很多,应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监测结果.
作者:林剑峰;周甘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甲真菌病的经济效果.方法:根据文献数据,对75例甲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治疗、伊曲康唑冲击治疗和特比萘芬连续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组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序贯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具有药物经济学意义.结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是治疗甲真菌病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祝永明;王亚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选择适当的回收溶剂,满足清洁验证中对盐酸胺碘酮残留物分析方法的要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溶剂回收的盐酸胺碘酮残留物浓度,比较不同回收溶剂对分析方法的影响.结果:用95%乙醇作为回收溶剂进行取样时,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及RSD明显优于以0.01 mol/L盐酸为回收溶剂时的结果,符合清洁验证要求.结论:在清洁验证的分析方法验证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回收取样非常重要.
作者:沈莉;余宝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论述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根据我国的实际,从中药现代化的目标、中医药的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的实施以及中药的主要市场等几个方面,对目前中药现代化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颜学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6例口服拉米夫定,1次/d,100mg/次,疗程1年.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1年,有71.8%的HBV-DNA转阴,68.1%肝功能保持正常;治疗前HBV-DNA不同水平组间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前ALT不同水平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综合疗效评价,完全应答率为22.7%,部分应答率为66.7%;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使ALT恢复正常,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复发率,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邓燕玉;李东;杨健;聂中越;王大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白癜精药散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xbox C18柱(5μm,4.5 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47:53);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补骨脂素线性范围是0.216~1.08μg,回归方程为Y=1.264×10-7X-7.713×10-4,r=0.999 9(n=5);异补骨脂素线性范围是0.228~1.14μg,回归方程为Y=1.313×10-7X-3.008×10-4,r=0.999 8(n=5).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与99.1%,RSD分别为1.93%和1.87%(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罗瑞雪;徐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养肾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层析法(TLC法)鉴定其中大黄、补肾脂、女贞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439 nm.结果:用对照品、对照药材对处方成分的鉴定结果满意.大黄素线性范围是0.05~0.5m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结论:所用方法可供制订养肾丸质量标准作参考.
作者:张秋红;滕英博;李汉宝;夏曙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