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锡奂;高向兵
目的:探讨用更为简便的方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比较碘量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更为简单、快速,两种方法测定同一产品的含量差异为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作为盐酸小檗碱制剂的一般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洪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灌胃给予维甲酸14 d,造成大鼠骨质疏松症.以淫羊藿总黄酮连续给药28 d,检测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并取股骨进行骨钙含量测定及股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各剂量的淫羊藿总黄酮对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正常生理水平均无显著影响,但均可增加股骨骨钙含量、骨皮质厚度及骨小梁数量.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曲萍;刘新春;马亚兵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养血安神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仙鹤草、墨旱莲、熟地黄和首乌藤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养血安神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刘春峰;刘峰;李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简要介绍微透析这种较新的生物采样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参考新文献综述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多种应用,指出微透析技术将来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疾病诊断控制方面极具价值.
作者:陈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黄疸茵陈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XDB-C18柱(4.6 mm×250 mm,5μm),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058 5~0.585 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为0.4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疸茵陈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石国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样品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Nucleosil 100-5硅胶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3 mol/L的磷酸二氢铵溶液(pH=7.00)-乙腈(75:25,V/V),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进样量40μL.结果: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线性范围是25~4 000 ng/mL(r=0.999 9),回收率在94.59%~100.84%之间,日内RSD(n=5)在0.67%~2.35%之间,日间RSD(n=5)在2.77%~4.09%之间,低检测限是12.5 ng/mL.结论:HPLC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研究.
作者:何菊英;张蓉;唐敏;夏培元;刘松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黄芪生脉饮的定量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主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95~7.4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7%.结论: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黄芪生脉饮的质量.
作者:裘飞君;王岳钧;俞建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根据本院应用合理用药网络系统的实践,总结其对临床药物治疗实施有效的指导与干预,对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监测和审查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指出该系统对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和规范医疗行为的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魏振满;刘丽萍;于仁娈;贺承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医药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首要的是创新和领先,研发是创新的基础,独立开发新药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国的化学药品有97%是仿制品,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年均用于研发的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资金缺乏是导致创新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作者:曹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及在种植过程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采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对不同产地的4批朝鲜淫羊藿药材进行理化分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淫羊藿苷含量,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结果:不同产地的4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均在7.4%以上,淫羊藿苷含量在0.15%~0.28%之间.结论:淫羊藿苷的含量偏低.
作者:包锡珍;孙菊慧;冯立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黄芪甲苷是中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提取方法除醇提法与水提法外,近年超声提取法、回流法、索氏提取法、高速离心法、超滤法、水提醇沉法等也有应用,既提高了收率,又降低了成本;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比色法等.
作者:冯祚臻;俸小平;官东秀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鱼丙涂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加速试验法考察鱼丙涂剂的稳定性.结果:该制剂稳定性好,对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达85%.结论:鱼丙涂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作者:邓代全;冯碧敏;张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8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予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用8周,以后每月1次,共8个月.结果:8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复发9例,13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其中1例有严重的化学性膀胱炎.结论: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炳;钱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宁片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28 5~0.428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青;鲁敏;戚雁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三角草片抗蛇毒损伤的药理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蛇毒损伤组,复方三角草片低、高剂量组以及季德胜蛇药片组,各组动物均给药3 d,1次/d,末次给药后1 h以五步蛇蛇毒液皮下注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中毒表现,计算动物死亡率和药物对蛇毒损伤动物的保护率,取血作凝血分析.结果:与蛇毒损伤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动物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均较轻,死亡率较低;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三角草片及季德胜蛇药片均对五步蛇毒中毒大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梅全喜;钟希文;林慧;高玉桥;吴惠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提出医院之间建立联合制剂的构想,论证其必要性和必须解决的相关问题,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张国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门诊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04年度门诊处方3860张,其中抗生素处方1 426张,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该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处方200张,占抗生素处方总数的14.03%,分别在给药次数、溶剂选用及重复用药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该院门诊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宜制订相应措施,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吴春萍;冯靖雄;李和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应用的现状及趋势,并作客观评价.方法:对2001-2004年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的种类、用量、金额、DDDs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2001-2004年成都地区医院抗凝血药物用药金额分别为362.05,586.32,716.12,818.22万元,呈上升趋势,临床应用以低分子肝素居首位,新型抗凝血药物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结论:该分析结果为该地区抗凝血药物镲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洪;杨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制备以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为主药的阴道栓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明胶、甘油为基质,用热融法制备.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栓剂中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结果:该品无刺激性,稳定性好,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测定方法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齐菲;许伟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改进甲硝唑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甲硝唑与羟苯乙酯在乙醚中溶解度的差异,用乙醚提取除去羟苯乙酯.结果:排除了羟苯乙酯造成的波长短移、结果偏高等干扰,该法平均回收率100.2%(RSD=0.73%).结论:该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改进原标准.
作者:曾茂法;张学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