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富;张茂
目的:建立清胃消滞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以外标法检测.结果:大黄素浓度线性范围为3.06~30.6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92%,RSD为1.28%(n=6);大黄酚浓度线性范围为6.13~61.3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0%,RSD为1.20%(n=6).结论:该方法样品分离度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屈梅芳;蔡大伟;欧阳晓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在治疗随访的24周中,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及血脂,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12周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24周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但血胰岛素无显著变化;23.8%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腹泻,但症状轻微且短暂.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伟;余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运用SCP分析法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调整我国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市场绩效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作者:曹军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盐酸头孢吡肟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以戊烷磺酸的水溶液(戊烷磺酸钠2.61 g→1000 mL水,冰醋酸调节pH=3.4,氢氧化钠调节pH=4.0)-乙腈(9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与放置0 d时比较,室温放置6个月后3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汪海洋;张艳春;王宏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常温条件下,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两组分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紫外吸收曲线、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在常温下8 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度、pH值及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规定.结论:配伍液在常温8 h内是稳定的,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锦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甘露消渴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a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二氢钾溶液(26:74,用磷酸调节pH值为2.4),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4~0.2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1.59%.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甘露消渴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梁春华;哈永红;张莉;张宪平;田洪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克服硬膜外麻醉牵拉反应的佳方法.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后于术前10 min A组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04~0.06 mg/kg,芬太尼0.05 mg;B组静脉注入氟哌利多0.1 mg/kg,芬太尼0.05 mg;C组静脉注入芬太尼0.05 mg后用微量泵以2 mg/(kg·h)速度持续注入丙泊酚.观察各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以及牵拉反应情况和镇静状态.结果:与注药前比较,注药后B组与C组的SpO2,C组注药前与注药后的HR,A组与C组的SBP,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牵拉内脏反应为1级者,镇静状态为4~5分者、遗忘状态为完全遗忘者,C组与A,B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泊酚和小剂量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时,有明显的抗内脏牵拉作用,能舒适镇静,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
作者:张红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CK纤溶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及观察其体外溶栓作用.方法:先用硫酸铵沉淀,然后通过羧甲基琼脂糖快速胶柱层析后进行分离纯化,并用SDS-PAGE测定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对人血凝块的水解活性.结果:得到了电泳纯的酶,其分子质量为27 000,且具有显著的体外溶栓作用.结论:CK纤溶酶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口服溶栓药物.
作者:金星光;侯庆华;黄寓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通过对浙江省内部分医院药房人员的知识结构、继续教育、工作状况等的调整研究,指出现今药房调剂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再教育内容、模式有待调整,很难适应今后临床中药学开展的需要.呼吁医院加快中药房改革步伐,医药高校应紧跟时代,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卢倍琴;丁倩雯;叶丽美;粟倩;徐爱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2002-2004年重庆市18家医院药品销售情况.方法:对3年的购药金额、购药品种以及生产厂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药品销售总金额一直在上升,其中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和维生素类药物增长率超过100%.重庆制药企业销售金额入围前100名厂商的数量在减少.结论:预计重庆市医院药品销售金额将继续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但重庆制药企业因无新产品上市,其发展将受到影响.
作者:金蜀蓉;杜蕾;许平;刘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68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予洛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8周,观察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73.08%,88.4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5.77%;TC,TG,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57.69%,40.38%,59.6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调脂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作者:唐海滨;冷静;李颖;赵予;刘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以测定阿奇霉素胶囊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0.1mol/L盐酸溶液作溶剂,检测波长为482 nm,加入75%硫酸溶液,混合后显色,放冷至室温.结果:阿奇霉素浓度线性范围是20~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n=5).结论: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快速测定方法.
作者:朱庆玲;丁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对抗炎症或过敏介质,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前炎症因子、炎症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而发挥良好的疗效.吸入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确切,对过敏介质选择性高,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作者:张石革;张燕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调查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范.结果:通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逐步提高.结论:采取必要措施,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提高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何文富;张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用发酵工艺生产黑木耳菌丝体,用于临床治疗脑栓塞后遗症.方法:将黑木耳菌种接种于培养基,在28℃、压力0.1 MPa,发酵时间45 h的条件下,三级发酵.结果:黑木耳菌丝体中木耳多糖平均含量5.7 mg/g.结论:该生产工艺可靠、质量稳定、产量高、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田宝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满山白糖浆工业制备的新工艺,以提升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方法:将3种提取精制方法、两种配制方法相互交叉后制备的产品,经长期留样观察,检验有关质量指标.结果:确定了以产品久贮无沉淀产生、含量测定指标大幅提升的新工艺,为佳工艺条件.结论:新工艺消除了老工艺的缺点,达到了工艺改进的目的.
作者:陶顺荣;侯玉嵩;林庆平;陈贵东;蔡卫家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6例患者予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3次/d,疗程共6周.结果:显效10例(17.86%),有效34例(60.71%),无效12例(21.43%),总有效率78.57%.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作者:鲍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在制备或贮藏过程中,中药糖衣片表面容易产生斑点、褪色和变黑等变色现象.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环节的具体情况,归纳提出调整提取工艺、合理选用赋形剂、正确处理辅料中的糖及色素、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改进包装、改善贮藏环境等解决措施,使中药糖衣片不易产生变色现象,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作者:谢香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