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芹
目的:观察烧伤搽剂治疗Ⅱ°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烧伤搽剂为观察组(57例),京万红烫伤膏为对照组(54例),比较两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治疗后7 d愈合率分别为(61.12±20.11)%和(57.23±25.55)%,治疗后14 d愈合率分别为(85.58±23.13)%和(73.49±25.67)%,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7.60±4.58)d,对照组为(21.30±4.30)d,各观察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烧伤搽剂可明显促进Ⅱ°烧伤的创面愈合.
作者:邓家斌;代强;封浩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运用SCP分析法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调整我国医药产业的组织结构、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市场绩效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作者:曹军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舒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舒心片中人参、忍冬藤、麦冬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君药丹参的主要成分原儿茶醛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人参、忍冬藤和麦冬.原儿茶醛的回收率为97.38%,RSD为1.90%.结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黄晓巍;王明星;于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灰白色、淡黄色及纯白色盐酸青藤碱3种晶形的纯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差示扫描热量法(DSC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溶解度灰白色晶形为9.1 g/100mL,淡黄色晶形为9.0 g/100mL,纯白色晶形为16.8 g/100 mL;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纯白色盐酸青藤碱晶形表面光洁、透明,灰白色、淡黄色盐酸青藤碱晶形表面吸附有杂质斑点,且淡黄色比灰白色多;在HPLC图中,纯白色盐酸青藤碱晶形峰与对照品完全一致,灰白色晶形有2个小杂质峰,淡黄色3个小杂质峰;红外光谱图中,纯白色晶形与对照品峰形一致,灰白色晶形与淡黄色晶形在2 400~2 300 cm-1有一个vC≡N吸收峰,且淡黄色晶形的吸收峰较灰白色晶形峰强;盐酸青藤碱对照品、灰白色、淡黄色及纯白色的DSC图谱在231~235℃均只有一个吸热峰,无多晶形现象.结论:盐酸青藤碱晶形纯度与生产工艺有关,在生产中应控制好原料质量.纯度分析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可为盐酸青藤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马廷升;李高;刘志华;杨宏健;黄刚;朱兰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促进医院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论述药师专科化的意义、临床药学、药学监护的关系.分析阻碍药师专业化因素.结果:针对医院药师与患者交流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药患交流的策略.结论:医院药师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这是药学监护的需要.
作者:王水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对抗炎症或过敏介质,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前炎症因子、炎症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而发挥良好的疗效.吸入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确切,对过敏介质选择性高,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作者:张石革;张燕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盐酸头孢吡肟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以戊烷磺酸的水溶液(戊烷磺酸钠2.61 g→1000 mL水,冰醋酸调节pH=3.4,氢氧化钠调节pH=4.0)-乙腈(9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与放置0 d时比较,室温放置6个月后3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汪海洋;张艳春;王宏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利巴韦林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Luna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重蒸馏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7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含量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蒋淑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药师深入临床,探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结果:定点、长期深入临床是目前较为积极可行的一种工作模式.结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需要政府和医疗机构加大对临床药学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为临床药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沈斌;姚健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黄体酮中的残留溶剂乙醇的含量.方法:毛细管柱,以N2为载气,柱温30℃,FID检测.结果:乙醇在25~15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 7),平均回收率为99.0%.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制剂中乙醇残留量.
作者:梅宏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介绍了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山楂为药食同源植物,主要具有助消化、降压、降血脂、抗氧化、强心、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抗菌、抑制畸变、防癌和保护视网膜的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翁毅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万应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Kromasil C18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3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是0.027 5~0.192 2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8%,RSD=1.65%(n=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万应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贺亚玲;车晓彦;陈筑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山东省立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消税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对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地位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与结论:该院5年内药品销售总金额逐年上升,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比例高,居主导地位;阿奇霉素连续3年居该院药品销售金额首位,头孢曲松连续3年居前3位,氨苄西林/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交替领先,提示其价格较高且临床使用范围广;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琥乙红霉素的DDDs连续领先,提示其用药频度高,治疗地位稳定.
作者:侯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多沙唑嗪对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20例,予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口服,1次/d;对照组21例,予依那普利片10 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85.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沙唑嗪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P<0.01).降压幅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沙唑嗪控释片降压疗效与依那普利相似,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洁;齐平;曲素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通过对浙江省内部分医院药房人员的知识结构、继续教育、工作状况等的调整研究,指出现今药房调剂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再教育内容、模式有待调整,很难适应今后临床中药学开展的需要.呼吁医院加快中药房改革步伐,医药高校应紧跟时代,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卢倍琴;丁倩雯;叶丽美;粟倩;徐爱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68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予洛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8周,观察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73.08%,88.4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5.77%;TC,TG,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57.69%,40.38%,59.6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调脂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作者:唐海滨;冷静;李颖;赵予;刘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冰片的含量.方法:采用3.2 mm×1.6 mm玻璃柱,以10%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以chromosorbWAW-DMCS为担体,柱温135℃,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40℃.结果:冰片浓度线性范围为49.76~497.6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为0.44%.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染;孔少仪;张雄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常用中药材的荧光鉴别方法进行整理、研究.方法.采用药材的断面、药材粉末或药材的提取液进行荧光鉴别.结果:多数中药材在紫外灯下都有不同颜色的荧光,且与混淆品的荧光行为不同.结论:荧光鉴别方法可作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之一.
作者:郭丽娜;赫修洁;刘春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