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专科化的必要性与设想

王水英

关键词:医院药学, 临床药师, 专科化
摘要:目的:促进医院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论述药师专科化的意义、临床药学、药学监护的关系.分析阻碍药师专业化因素.结果:针对医院药师与患者交流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药患交流的策略.结论:医院药师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这是药学监护的需要.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黑木耳菌丝体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用发酵工艺生产黑木耳菌丝体,用于临床治疗脑栓塞后遗症.方法:将黑木耳菌种接种于培养基,在28℃、压力0.1 MPa,发酵时间45 h的条件下,三级发酵.结果:黑木耳菌丝体中木耳多糖平均含量5.7 mg/g.结论:该生产工艺可靠、质量稳定、产量高、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田宝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复合银离子药物渐成新亮点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头孢克洛片中头孢克洛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复方头孢克洛片中头孢克洛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水-乙腈溶液(90:1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头孢克洛进样量在100~8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1.22%(n=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头孢克洛原料或制剂的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作者:万维香;钱南萍;魏润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及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是医务人员的责任

    加强对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管理,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以应,这是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责任.

    作者:陈晓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楂的药理作用

    介绍了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山楂为药食同源植物,主要具有助消化、降压、降血脂、抗氧化、强心、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抗菌、抑制畸变、防癌和保护视网膜的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作者:翁毅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阿奇霉素胶囊的含量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以测定阿奇霉素胶囊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0.1mol/L盐酸溶液作溶剂,检测波长为482 nm,加入75%硫酸溶液,混合后显色,放冷至室温.结果:阿奇霉素浓度线性范围是20~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n=5).结论: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快速测定方法.

    作者:朱庆玲;丁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CK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溶栓研究

    目的:探索CK纤溶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及观察其体外溶栓作用.方法:先用硫酸铵沉淀,然后通过羧甲基琼脂糖快速胶柱层析后进行分离纯化,并用SDS-PAGE测定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对人血凝块的水解活性.结果:得到了电泳纯的酶,其分子质量为27 000,且具有显著的体外溶栓作用.结论:CK纤溶酶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口服溶栓药物.

    作者:金星光;侯庆华;黄寓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9例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UK)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治疗组应用UK 0.5万IU/kg,于30 min内静脉滴入,连续3 d;在第1天静脉滴注UK前1 h先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25 mg,然后低分子肝素1 mg/kg皮下注射,1次/d,共6 d;对照组不用UK,其他治疗同治疗组.主要比较指标为30 d内病死率和心肌梗塞发生率,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数变化.结果:30 d内心脏事件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频发心绞痛发生率的减少亦优于对照组(第1周,P<0.01;第4周,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数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UAP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和频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作者:周利民;李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冰片含量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胶囊中冰片的含量.方法:采用3.2 mm×1.6 mm玻璃柱,以10%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液,以chromosorbWAW-DMCS为担体,柱温135℃,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40℃.结果:冰片浓度线性范围为49.76~497.6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为0.44%.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染;孔少仪;张雄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关于医院中药房调剂人员状况的调查报告

    通过对浙江省内部分医院药房人员的知识结构、继续教育、工作状况等的调整研究,指出现今药房调剂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再教育内容、模式有待调整,很难适应今后临床中药学开展的需要.呼吁医院加快中药房改革步伐,医药高校应紧跟时代,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卢倍琴;丁倩雯;叶丽美;粟倩;徐爱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目的:介绍帕金森病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方法:对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种类、用法、不良反应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总结.结果:目前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此外尚有多巴胺激动剂(包括麦角胺类及非麦角胺类)、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其他药物等,所有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药物治疗仅可明显改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均不能有效治愈帕金森病.

    作者:杨颖琳;史美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黄体酮中乙醇残留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黄体酮中的残留溶剂乙醇的含量.方法:毛细管柱,以N2为载气,柱温30℃,FID检测.结果:乙醇在25~15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 7),平均回收率为99.0%.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制剂中乙醇残留量.

    作者:梅宏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内蒙一药厂中试产品上市销售被查处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多沙唑嗪控释片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评价多沙唑嗪对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20例,予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口服,1次/d;对照组21例,予依那普利片10 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85.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沙唑嗪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P<0.01).降压幅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沙唑嗪控释片降压疗效与依那普利相似,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洁;齐平;曲素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0例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GSH l 2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维生素C 2 000 mg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连用3~4周,分别比较两组用药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30.0%,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GSH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作者:金怒云;余小虎;施建平;邱夏地;顾国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薄层色谱法检测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中有关物质的薄层色谱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硅胶G板,展开剂为甲苯-甲醇(8:2,V/V),显色剂为1%二苯胺硫酸溶液.结果:色谱中斑点明显、清晰,且检测灵敏,杂质的低检出量为90 n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罗功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肤痒颗粒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测定肤痒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4%冰醋酸(30:7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阿魏酸进样量在0.01~0.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0(n=5).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圣爱;吕东蕾;王晓南;温立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常用中药材荧光快速鉴别方法

    目的:对常用中药材的荧光鉴别方法进行整理、研究.方法.采用药材的断面、药材粉末或药材的提取液进行荧光鉴别.结果:多数中药材在紫外灯下都有不同颜色的荧光,且与混淆品的荧光行为不同.结论:荧光鉴别方法可作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之一.

    作者:郭丽娜;赫修洁;刘春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龙脑心胶囊中主要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龙脑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天麻、三七和枳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龙脑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美花;崔雄日;刘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利巴韦林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Luna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重蒸馏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7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含量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蒋淑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