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洪梅;姜元甲;吴涛;冯悦

关键词:龙骨颈椎胶囊, 士的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Reliasil硅胶分析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溶液(47.5:47.5:5:0.3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基本稳定;士的宁进样量在0.049~0.44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7%;士的宁峰与其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专属性、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莱芜市药监局3·15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郭增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国有医药企业工资状况分析

    分析国有医药企业工资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性策略,针对目前国有医药企业薪酬管理在制度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强调引进现代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从公平性、激励性等方面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作者:李春辉;李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2例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2例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3%,细菌清除率为86.67%.结论:序贯疗法疗效确切.

    作者:彭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行政应急性原则的法理探索

    通过对行政应急性原则的法理探讨,阐述应急性原则在行政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深层内涵,指出在我国医药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中引入和运用应急性原则是势所必然.

    作者:汤振宁;邵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醋酸氯己定喷雾消毒剂杀菌效果考察

    目的:考察醋酸氯己定喷雾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法观察抑菌圈的大小,考察乙醇浓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比较各处方的杀菌效果,并作了皮肤消毒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该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所选择的3种乙醇浓度(60%,70%,75%)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该消毒剂原液作用3 min后对皮肤表面细菌的自然杀灭率在99%以上.结论:醋酸氯己定喷雾消毒剂具有广谱、速效、快干的特点,是目前较为满意的皮肤消毒剂.

    作者:舒凌玲;陈雅;胡大强;吴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透皮吸收常用的几种实验动物

    目的:综述近年来透皮吸收常用的动物模型.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常用的透皮吸收动物模型可分为无毛动物和有毛动物两大类,各有其特点.结论: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猪、蛇为较好的透皮吸收动物模型.

    作者:罗世英;陈华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我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践

    介绍本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作法,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以供同行开展ADR滥测工作参考.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Reliasil硅胶分析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溶液(47.5:47.5:5:0.3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该方法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基本稳定;士的宁进样量在0.049~0.44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7%;士的宁峰与其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符合要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专属性、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龙骨颈椎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作者:洪梅;姜元甲;吴涛;冯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质子泵抑制剂门诊处方调查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调查,了解质子泵抑制剂(PPI)在门诊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份共12个月的门诊处方,综合分析PPI的处方使用频率、患者性别及年龄、药物的品种及消耗量、合并用药、合理用药等情况.结果:12个月门诊处方量共293 720张,其中使用PPI的处方为5 886张(2.0%),以金奥康的处方使用频率高;患者男:女=1.9:1,平均年龄男性(47.6±12.7)岁,女性(43.6±13.6)岁;89.4%的处方合并1种或以上的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5%.结论:门诊PPI处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负担等情况加以选择,应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工作.

    作者:卢克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世界首例高产多糖的钝顶螺旋藻新品系通过鉴定

    作者:《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编辑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常用抗感染药物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

    目的:了解常用抗感染药物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文献的调研综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磺胺类以及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奈替米星和阿糖胞苷、复方大青叶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上述药物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在正常输液时间内(2~4 h)大部分配伍液还是能够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仅有个别的配伍效价降低较大,临床上不可配伍.

    作者:高立栋;赵守峰;王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降低医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对策研究

    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后果的不确定,使医药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大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如何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是每一个医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该文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风险来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作者:刘皓;杨悦;王永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的验证方法

    以无菌试验用培养基作为活性物模拟整个生产工艺的试验,探讨对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过程(无菌配液、灌装过程)验证的方法,证实无菌灌装试验是用以评价无菌保证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对无菌生产工艺进行在线验证的重要手段.

    作者:梁玉仪;梁勇坤;卢喆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8种抗恶性肿瘤药对胃、肠癌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目的:研究常用抗肿瘤药物对胃、肠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1例胃癌、19例肠癌手术摘除的瘤体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用MTT法对其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胃癌对5-FU,PYM,MMC,Ara-C,DDP,VCR,VP-16较敏感;肠癌对MMC,PYM,DDP,5-FU较敏感;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结论: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对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魏润新;华彬;季晓惠;钱南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白细胞减少症患者33例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处于活动期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33例为治疗组,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及与SLE活动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用白芍总苷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定量、周围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平均血沉水平、血清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平均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和每日平均应用强的松的剂量以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补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用于治疗合并有白细胞减少症的SLE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SLE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志军;刘雁;陈琳洁;范晓云;杨珂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表阿霉素为主的CEOD-B联合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不需有干细胞移植支持的以表阿霉素(E)为主,联合长春新碱(O)、环磷酰胺(C)、地塞米松(D)、博莱霉素(B),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方案(CEOD-B),以探索一种较理想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98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CEOD-B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阿霉素(H)代替表阿霉素、其余药物不变的CHOD-B治疗方案.4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83%及61.2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用药后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中心脏毒性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其余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OD-B治疗方案为一高效、低毒的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理想方案.

    作者:夏顺中;刘力建;刘力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汉威斯特天然澄清剂处理双根口服液的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双根口服液除杂质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法与汉威斯特天然澄清剂法,对双根口服液进行除杂质的比较研究.结果:澄清剂法除杂质可获得澄清的液体,且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结论:澄清剂法可代替乙醇法用以除杂质.

    作者:潘强;仲华;郭晓华;吴坤;贾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皮溃灵的药理学和毒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皮溃灵的药效和毒理作用.方法:观察皮溃灵对实验型皮肤溃疡的愈合效果,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对甲醛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对家兔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的刺激试验.结果:对实验型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0.001);对甲醛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显著的止痛作用(P<0.05~0.001).经7 d的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饮食、外观、自发活动、粪便、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影响,无一只动物死亡;家兔正常皮肤和皮肤破损试验也未见明显刺激作用.结论:皮溃灵具有显著的止痛、消炎、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对小鼠未见明显毒性.

    作者:宋祥玖;田维君;刘骁;刘萍;陈古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反兴奋剂条例》正式实施等8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抑肽酶致严重呼吸困难1例

    患者男,39岁,因中上腹疼痛40d、加重3d于2003年8月4日人院.患者曾以急性重症胰腺炎在我院治疗.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和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100mmHg,左手掌、右膝、双股内侧可见局灶性皮肤发红,脱屑、抓痕,中上腹广泛轻压痛,肌紧张不明显,无反跳痛,压痛以脐上较明显,左季肋区向左腰部可扪及一直径约20 cm质中包块,靠近腹侧扪及边界,余边界不清,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人院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体癣.诊疗计划为禁食、抗炎、抑制胰腺外分泌,监测血压、血糖,进一步查淀粉酶,心、肝、肾功能,局部外用抗真菌药.

    作者:黄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