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姜元甲;吴涛;冯悦
通过对行政应急性原则的法理探讨,阐述应急性原则在行政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深层内涵,指出在我国医药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中引入和运用应急性原则是势所必然.
作者:汤振宁;邵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优选β-环糊精(β-CD)包合川芎茶调散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以主、客分子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的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选包合工艺条件.结果: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川芎茶调散挥发油=8:1(g:mL),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3.0 h.结论:本工艺包合率与包合物得率均较高,工艺稳定且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制备本处方的各种固体剂型.
作者:曾平;张佳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双根口服液除杂质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法与汉威斯特天然澄清剂法,对双根口服液进行除杂质的比较研究.结果:澄清剂法除杂质可获得澄清的液体,且能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结论:澄清剂法可代替乙醇法用以除杂质.
作者:潘强;仲华;郭晓华;吴坤;贾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18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编制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为主(占94.1%);抗菌药物应用频率高是头孢菌素类,以三代头孢为主,档次偏高;术后用药时间>3 d(占50.8%),疗程偏长;抗菌药物给药剂量、间隔、途径不合理23例(占19.5%);新生儿预防用药有一定针对性,预防应用率为17.7%.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用药有待进一步干预.
作者:马新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并明确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的新应用.方法:查阅中外文献,收集CAP的研究资料,分类总结.结果:CAP除用作辅料外还具有生物活性,并作为栓塞材料应用.结论:CAP具有良好生物活性,也是良好的栓塞材料.
作者:胡大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3种促排卵方案对宫颈粘液评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枸橼酸氯米芬(CC)+炔雌醇(EE)、CC+EE+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MG)、HMG,待卵泡成熟后进行宫颈粘液评分.结果:宫颈粘液评分HMG组高,CC+EE+HMG组其次,CC+EE组低,三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CC+EE+HMG与HMG是较佳的促排卵方案.
作者:陈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编辑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用反相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喘平片中茶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外标法,采用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茶碱和黄芩苷浓度分别在18~180μg/mL和2.3~23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999 6和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6.7%,RSD分别为1.2%和1.1%.结论:反相梯度HPLC法适用于喘平片的质量控制(能同时测定茶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
作者:祝业光;申林莉;邢上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常用抗肿瘤药物对胃、肠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1例胃癌、19例肠癌手术摘除的瘤体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用MTT法对其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胃癌对5-FU,PYM,MMC,Ara-C,DDP,VCR,VP-16较敏感;肠癌对MMC,PYM,DDP,5-FU较敏感;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结论: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对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魏润新;华彬;季晓惠;钱南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培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体内分布广,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为临床所常用.随着应用的日渐广泛,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发现的4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成贵;张开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中苦参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用C18色谱柱,以0.067mol/L磷酸二氢钾(pH=2.0)-乙腈(60:40)作溶剂的0.04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为0.46%.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乐云峰;吴德辉;陈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氟甘露糖的含量.方法:采用ODS C18-Ultrasphere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水-乙腈(35:6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n,柱温30℃.结果:三氟甘露糖在0.25~2.0 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8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三氟甘露糖含量测定.
作者:李奇明;金榕兵;唐维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黄花透渊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黄芩苷、绿原酸、苦参碱进行薄层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均无阴性干扰;含量测定的黄芩苷进样量在0.049 6~0.4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5.92%(RSD=1.2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洪;文洪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检索1996年1月~2002年12月中国药学文摘药物不良反应项下收载的国内医药期刊56种,文献135篇,不良反应358例,对不良反应原始资料进行记载、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较多,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结论:对中药的应用应改变观念,加强合理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林向华;周杰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2003年9月4日因冠心病入院.遵医嘱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20 mL(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30508),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慢滴注,1次/d,第1天~2天,均无不良反应且症状减轻,第3天继续应用,当输液进行到5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四肢冰凉,血压为0,心率为40次/min,心音低钝.考虑系灯盏细辛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灯盏细辛,给予肾上腺素、异丙嗪肌肉注射,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和参麦注射液,吸氧,行心电图监护、保暖.30 min后,患者呼吸趋于平稳,症状减轻,血压开始回升,60 min后症状完全缓解,呼吸正常,血压升至12/8 kPa.
作者:王琼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从药品销售角度分析窜货产生的原因,指出窜货在药品销售中弊远大于利,并对医药企业在销售时尽可能避免窜货提出建议.
作者:林素静;邵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菌检查培养时间对注射用阿昔洛韦的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半封闭薄膜抽滤法.结果:培养7 d和培养14 d的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无菌培养时间对注射用阿昔洛韦的阳性检出率有影响.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