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群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即微观)水平探讨生命奥秘的医学基础课.其特点是向学生交待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种类繁多而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相比,比较抽象、直观性差,学生理解较困难,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地学好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形象比喻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恰当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柳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实验教学中,需要具有典型形态的新型隐球菌.但用常规培养法(将菌种接种于沙氏斜面培养基上,置37℃培养约一星期,其形态不典型;用动物接种法,将菌配成悬液,注射于小白鼠腹腔,7~10天小白鼠死亡、剖检),虽然结果满意,但操作繁杂.我们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简便的新型隐球菌培养方法.经该法培养的菌体,形态典型,适宜教学.
作者:黄小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院临床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要坚持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必须严格教学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我校围绕如何加强医院教学管理进行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促进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韦焕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生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延安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生认为影响实验课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实验室条件,其次是教师教学方法、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氛围和教师教学态度等.不同年级护生在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认识上有差异(P<0.05).主要表现在实验室条件、学生个性特点、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结论 影响护生进行实验课学习的因素是多元的,不同年级护生在实验课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认识上有差异.
作者:刘生梅;贺清明;边红艳;白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教学方法与结果1.1 以制剂质量为核心,加强配制操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制剂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孤立地将其中的部分环节取出加以强调是片面的,实习生不容易把握.为此,笔者在配制过程中将所有环节同药品的终质量要求相联系,以期使实习生更容易把握.
作者:姚国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男护生入学后护士角色适应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心理辅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8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角色适应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并非他们第一志愿,择业的主要动机是收入和工作环境;绝大部分男护生有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存在护理专业角色适应不良.结论 加强职业心理辅导,消除性别偏见带来的心理障碍,促进男护生角色适应.
作者:王萍;杨劲松;李婷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护理智能化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利用RS485总线实现医护工作站(上位机)和病房监控系统(下位机)之间的信息传输.下位机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实现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检测以及滴速检测和控制:显示检测结果并发送上位机.上位机以微机作为多床位的监控中心;建立医护数据库;接收从下位机传输的滴速、血压、心率、体温等数据,并显示、保存、分析统计,而且可以设定滴速,对下位机实施控制.该系统的研制,将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作者:岐艳芳;肖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就酸奶配制、培养基筛选及乳酸茵计数法进行讨论.
作者:黄雁;邓海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中专卫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并研究相应对策.
作者:周西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外科护理学是高职外科护理专业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作为主要临床课,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多、专业理论面广、实践技能要求高,直接影响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质量.
作者:赖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和促进身体健康;体现社区护士的角色功能,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社区护理服务站,为349名居民提供社区护理服务,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各年龄阶段和慢性病的健康教育资料并对慢性病特别是发病率高的高血压、偏胖和肥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偏胖和肥胖患者体重降低.结论 增强了居民自我保健、防病意识,提高了卫生知识知晓率以及高血压、偏胖和肥胖患者的疗效.建议政府部门建立规范的社区护理模式,加强社区护理干预,促进社区护理健康发展.
作者:陈雪艳;庄秀美;辛瑞莲;丁效华;徐正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性质,论述医学院图书馆为附属医院主动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主动服务的方法和服务实施的保证.
作者:黄哲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以《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平台,从新阶段职业学校面临的挑战、更新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职业学校发展战略与思路的探索3个方面,运用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探讨职业学校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作者:李召;金玉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学籍管理、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张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讨论WebQuest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WebQuest的教学模式与途径、WebQuest的研究性学习设计以及WebQuest站点具体设计方法.
作者:葛玉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健康现状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探索对女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校非医药专业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大学生的健康现状令人担忧,她们虽然有一定的健康知识,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 为使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应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作者:秦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教学通过对实验教学计划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临床标本用于实验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实验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作者:张永海;焦宏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医学生心理性学习障碍的具体分析,提出学生应对学习压力和情绪管理的办法.
作者:詹泽群;张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效果.方法 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52例患者采用早期诊断治疗,保守治疗无骨折3例,手术治疗49例(合并有骨折42例,无骨折7例).结果 52例均获随访1~7年,其中优38例(小腿无感觉障碍,自主运动正常)占73%;良10例(行走后出现小腿局限性疼痛、麻木感,两点辨别觉减退)占19%;一般2例(皮肤边缘坏死感染,经换药游离植皮后愈合)占4%;差2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行踝关节融合术)占4%.本组病例均未发生肢体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优良率达92%.结论 小腿损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不可忽视,早期诊断,及时减压治疗和辅助用药,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可大限度恢复小腿功能.
作者:雷天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总结王文春主任医师临床运用化瘀苍术汤治疗各种因湿热下注,阻遏经络引起皮肤病的经验,进一步挖掘、整理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并加以推广.
作者:沈敏娟;左进;张延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