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艳;陈长香;李淑杏
随着国家对卫生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卫生法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不断发展,并日臻完善.作为中职卫生学校,开设卫生法规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卫生事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现就我校目前开设卫生法规课程状况谈谈体会及有待于解决的一些问题.
作者:申伟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探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切实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能力所采取的多种策略和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以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的起点,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范例引路,深剖细解,重在理解医学基础知识;抓一般观念,以纲带目,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希望以此为突破口,解决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作者:于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着重阐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以上3种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将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的资料完整的12 168例病人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作者:李永胜;杨玉霞;杨蓉佳;铁宝刚;马艳庆;哈慧;马娅琼;曲强;施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要使高等职业医学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生力军,必须转变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努力采取措施使学生具备人文素质、专业开发素质、创新素质等.
作者:郭艳;运怀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绷带包扎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职业特点、用人单位的需求研究和探索良好的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以满足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如何优化护理实践教学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现总结我校外科护理实践教学的经验,以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科学、护理、心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1].
作者:赵国艳;陈长香;李淑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授、研究员37人,具有副高职称者300余人,在校高职学生近万人,其中护理专业学生3 000余人.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面向市场,立足服务,注重质量,促进就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宗旨,以改革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重点,着力深化护理教改试点专业的改革,努力办出高职护理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礼宾;佘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难忍受的主要症状.通过采用耳穴药物注射或外搽中药的方法以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安抚亲属、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此法简单、易行、止痛迅速、见效快,作用时间长且较经济,无任何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纪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新课改的前提条件下,如何上好体育课,怎样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中体会到快乐,让体育课充满活力和生机,成为衡量体育课的标准之一.
作者:丁文锋;刘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作者:陈再蓉;向艳梅;郭克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电子邮件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运用电子邮件作为激发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电子邮件写作能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提高自信心,体验写作成功的快乐,激发写作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刘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教育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者:刘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职以及大专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对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情感以及有关的法纪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可以让他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作者:易红;陈洪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不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且对政治、法制、文化、道德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亦产生了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学生管理模式应及时地加以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王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专门化)专业中医妇科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初步验证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者:邓芝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调整和改革培养目标,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结果 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此种方法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作者:何和清;何峰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006级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男女护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0名不同年级的大专(高职)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新护生的SCL-90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P<0.05或P<0.01);男护生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护生(P<0.05或P<0.01),女护生SCL-90中的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护生(P<0.05).结论 9项因子均分中有6项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而且男女护生的因子均分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别的新护生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丽;张生皆;何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应适应口腔医疗、保健岗位的需求,淡化学科意识,在提供必需的药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临床口腔医疗、保健服务常用的药理学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结合专业用药特点增加部分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防治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基本知识.
作者:邝绍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英语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因素.现初步探讨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袁守忠;曹俊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