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制剂室的发展思路探析

方崇波

关键词:医院制剂, 现状, 发展思路
摘要:分析医院制剂室现存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探讨医院制剂室的发展思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三磷酸腺苷二钠制剂的质量分析

    目的:对三磷酸腺苷二钠(ATP)制剂的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电泳法测定制剂中ATP含量.结果:ATP含量下降与其分解产物二磷酸腺苷二钠(ADP)、一磷酸腺苷二钠(AMP)有关.结论:ATP质量好坏与生产工艺、贮藏保管有关.

    作者:郭丙炎;冯利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33例调查分析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医院1994-2003年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33例监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以抗生素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循环系统药物;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其次为肌肉注射、口服用药;过敏性休克致死4例(12.12%).结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个体的年龄、疾病状况、特异性体质、药物的成分、配伍用药等因素有关.

    作者:彭单云;董正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以及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1,3,7 d.用干湿重法、Logna等评分标准,评价脑水肿、神经体征;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体征明显改善,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缺损体征分数,改善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吴著群;章丽;方国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人苍白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人苍白杆菌在我院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方法:统计分析近4年分离到的83株人苍白杆菌耐药情况.结果:人苍白杆菌均分离自肝移植患者的血液标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亦高度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依次为环丙沙星(100%)、左旋氧氟沙星(100%)、亚胺培南(92.7%)、萘啶酸(92.0%)、奈替米星(91.7%)、妥布霉素(90.0%).结论:人苍白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高,治疗应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亚胺培南.

    作者:凌丽燕;杜晓依;杨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番茄红素抗氧化和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番茄红素在抗氧化和调节血脂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主要介绍番茄红素抗氧化和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番茄红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除强大的抗氧化和调脂作用外,它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调节环加氧酶新陈代谢等功能.结论:番茄红素在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魏来;赵春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生脉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43例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国内近10年来的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从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常见,占51.16%.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及生产企业应重视生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作者:田小芹;许群芬;龚亚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药品招标采购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药品招标采购的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单位广泛地采用.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是将市场竞争的机制引入药品流通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降低药品的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而且有助于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净化社会的风气,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文;杨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我国中成药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成药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中药工业的主体,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经济增长点.从1980年到2002年,中成药的生产总值在医药工业中的比重上升了10%左右,在各类医药产品中增长幅度大.我国医药行业近10年间产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8%,其中中成药产值年平均增长24.6%,明显高于平均增长速度.

    作者:王淑玲;曲远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α-1b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30例

    目的:观察α-1b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α-1b干扰素行疣体基底部注射,并联合大范围电灼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30例.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30例中治愈26例(86.7%),复发4例(13.3%).复发病例经同法处理,继续随访6月后未见复发.电灼创面于7~12 d愈合.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治愈尖锐湿疣,尤其是复发性尖锐湿疣,而且创面愈合快,无瘢痕形成,无不良反应.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差异

    目的:通过对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苯妥英钠剂量与患者血药浓度以及临床疗效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98例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苯妥英钠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与分别对应的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均较大.结论: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的监测,并应结合临床,着眼于个体化给药.

    作者:何伟珍;李彬;叶伟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质量检查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杂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含量及检查杂质.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外标法测定含量与内标法(药典法)比较,结果一致(P>0.05).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杂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确定其杂质峰面积与总峰面积之比不得大于5%.结论:外标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杂质检查直观、可靠.

    作者:丘桂贤;蓝红梅;张俊雄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当前我国药店与优食药房标准的差距

    截止2003年底,我国约有零售药店16万多家,遍布城乡各个角落.为了保证药店给百姓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如GSP等.随着2004年12月31日这个全国所有药店通过GSP认证的后期限来临,我国药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必定会有一个质的提高,药品的质量也必定更有保障.然而,通过GSP认证只是药店经营药品资格的一个低门槛,并不能完全保证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罗文华;邱家学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培福新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甲磺酸培福沙星注射液(培福新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培福新与氢化可的松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25℃时稳定,8 h内含量降低约0.5%,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两药可以配伍应用.

    作者:杨朋彬;林波;徐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

    目的:探讨舒血宁(银杏叶制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后1~3 d来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治疗基础病变的同时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12mL,对照组静脉滴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0.5 g,均为1次/d,14 d为一疗程.结果:两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应用舒血宁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

    作者:刘飒;张岱松;江淑香;于义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与人工牛黄的鉴别

    目的:对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人工牛黄进行鉴定比较.方法:从性状、显微、理化、生物检定等几方面鉴别.结果与结论:天然牛黄与人工培植牛黄无明显差异,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差别较大.

    作者:任立波;周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SFDA公布我国首批GAP认证单位等8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依诺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8例

    目的:比较依诺沙星用序贯疗法和输液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输液疗法,疗程均为10 d.结果:依诺沙星序贯疗法临床有效率为92.11%,细菌清除率为84.85%;输液疗法有效率为92.31%,细菌清除率为85.71%.结论:序贯疗法疗效确切,比输液疗法更具优势.

    作者:王守春;司凯英;鹿翠香;栾杰;王晓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我院2000-2003年心血管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2000-2003年间心血管药物用药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该院2000-2003年心血管药物的用药金额分别占该年度药品总金额的6.63%,5.90%,6.33%,5.60%,中成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栓药排在用药金额的前几位.结论:应加强药品供应和管理,掌握用药适应证,避免滥用.

    作者:黎莉华;穆小涛;郑培渝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如何面对入世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会对我国血液制品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会带来难得的机遇.面对国外产品的压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我们应如何借助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国内血液制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

    作者:王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郑筱萸局长强调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近再次强调,面对目前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无论是药品监管部门,还是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及医疗机构,必须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困难,共同努力,有效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