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把握药品广告的刊播时机

杨光;张华吉

关键词:药品广告, 频率, 效益, 选择, 媒体, 创意
摘要:对于一则药品广告而言,刊播时机的重要性不亚于其广告内容的创意.一则好的药品广告,只有选择正确的媒体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受众以恰当的频率发布,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益,其中正确的时间(即发布时机)、恰当的频率指的就是广告的刊播时机.发布时机和刊播频率是广告刊播的要点,掌握好这两个要点,可以使一则好的药品广告发挥更大的效益.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议影响中药质量的问题及其对策

    分析中药因栽培或养殖、采制、炮制技术及产地的变异和人为制假等因素对其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必须通过制订规范、运用政策和技术的措施等来提高中药质量的对策.

    作者:宣新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与人工牛黄的鉴别

    目的:对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人工牛黄进行鉴定比较.方法:从性状、显微、理化、生物检定等几方面鉴别.结果与结论:天然牛黄与人工培植牛黄无明显差异,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差别较大.

    作者:任立波;周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去甲斑蝥素的临床研究进展

    去甲斑蝥素是斑蝥素的去甲基衍生物,是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和独特的升高白细胞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适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肝炎和银屑病,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作者:张泰松;陈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三磷酸腺苷二钠制剂的质量分析

    目的:对三磷酸腺苷二钠(ATP)制剂的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电泳法测定制剂中ATP含量.结果:ATP含量下降与其分解产物二磷酸腺苷二钠(ADP)、一磷酸腺苷二钠(AMP)有关.结论:ATP质量好坏与生产工艺、贮藏保管有关.

    作者:郭丙炎;冯利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黄芪药理作用概述

    综述近5年来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显示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强心、降压,保肝,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

    作者:刘玉莲;杨丛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以及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1,3,7 d.用干湿重法、Logna等评分标准,评价脑水肿、神经体征;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体征明显改善,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缺损体征分数,改善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吴著群;章丽;方国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关物质(双氰胺和其他杂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柱为Zorba×S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用磷酸调pH至3.5,含0.001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2 nm.结果:盐酸二甲双胍与双氰胺及其他杂质分离良好.盐酸二甲双胍、双氰胺的小检出量分别为2ng,0.5 ng.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孙桂荣;卢华伟;刘爱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体的生命健康,因而在药品生产中,质量是必须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世界各国纷纷从制度上来保证药品生产企业达到一个基本的质量管理要求.美国从1963年开始就施行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并将其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来执行,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都有自己的GMP.

    作者:翟铁伟;顾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硼酸氯己定手用消毒液的制备和应用

    目的:研究硼酸氯己定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考察其杀菌效果.方法:硼酸代替醋酸与氯己定结合成盐,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己定含量,测定30人次手上自然菌的消毒效果.结果: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0%,R妨为0.43%,平均杀灭对数值≥0.1.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消毒效果可靠.

    作者:王劲;韦志福;杨天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任德权在青岛视察医药市场

    作者:卢锡奂;李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正交试验优选白色洗剂制备工艺

    目的:进行改进和优化白色洗剂的制备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结果:优良的制备工艺是A2B2C1,即20%乙醇温度为45℃、含硫钾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理论浓度为13.6%、加入速度为10mL/min.试验的重现性良好.结论: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的制备工艺是可行的.

    作者:王玉;李珂珂;丁长玲;赵永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安全性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对上市的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资料进行整理,回顾近年来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对影响其用药安全的因素及合理应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正常治疗量时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近年来由于用药过量、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使其存在严重的不安全隐患.结论:应加强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的管理,严禁重复、长期用药.

    作者:阚淑月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安全应用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通过检索2000-2002年中国医院知识库的文献,对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结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疗程、给药方式、年龄、性别、合并用药、过敏史等因素相关,临床应用时需注意.

    作者:马新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正交试验优选白色洗剂的配方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优选白色洗剂的处方组成.方法:在保证处方中主药成分的前提下,按L16(45)正交试验设计其他成分的比例,以外观色泽、沉降容积比、pH值及临床刺激性和疗效为成品的质量控制指标优化处方组成.结果:白色洗剂的优选处方为A2B2C1D4E4,即2.0%的升华硫、4.3%的ZnS04·7H20,2.75%的KOH,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0%的甘油,在配制K2S3时用5%的蒸馏水溶解KOH后再与升华硫反应.结论:优选的处方合理,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唐芬;谷容;李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质量检查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杂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含量及检查杂质.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外标法测定含量与内标法(药典法)比较,结果一致(P>0.05).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杂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确定其杂质峰面积与总峰面积之比不得大于5%.结论:外标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杂质检查直观、可靠.

    作者:丘桂贤;蓝红梅;张俊雄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民营医药企业的发展

    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民营资本涉足医药行业始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外企业代理商也加入了民营医药企业行列,近些年来不少国有企业改制,更壮大了民营医药企业的队伍.如今民营资本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3~5年内,预计中国医药行业仍将有每年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民营资本的介入,民营经济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将继续得到稳固.

    作者:胡天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生物等效性评价中的若干问题

    生物等效性评价在新药开发和新药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生物等效性结果的判断及其结果的参考价值.该文概要介绍了当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一些需要重视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作者:吴畏;何凤慈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磁性制剂等药物新剂型研究的进展

    药物制剂的剂型与药效密切相关,一种药物可因剂型和给药方法不同而发生不同的药理作用,给药效带来很大的影响.一种合适的药物剂型,不但可提高药效,而且能降低其毒副作用.因此,药学界对药物剂型的研究非常重视.

    作者:王风秀;胡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加强对药用辅料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要

    药用辅料是药品的一个重要组份.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及使用.药用辅料也一直是制约药物制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药物新剂型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药用辅料的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赵威;何洁;王志德;宋愿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差异

    目的:通过对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苯妥英钠剂量与患者血药浓度以及临床疗效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98例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苯妥英钠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与分别对应的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均较大.结论: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的监测,并应结合临床,着眼于个体化给药.

    作者:何伟珍;李彬;叶伟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