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群岭;罗勇;曾繁荣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药用丁基胶塞表面微粒产生的原因,指出药用丁基胶塞微粒主要来源于内部自生性微粒和外部污染性微粒,并介绍几种适宜的清洗方法,以有效地减少胶塞微粒对药物的污染,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朱晓燕;王汉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制备奥硝唑乳膏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将奥硝唑制成5%的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奥硝唑线性范围为8.08~40.40μg/mL,回归方程为C=24.918 7A-0.402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0.37%(n=5).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操作简便,质控容易,适合于医院制剂.
作者:杨征;陈雅;吴畏;舒凌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制紫草蛇蝎片,用于治疗银屑病.方法:提取处方中药材有效成分与部分药材粉末配制,并制定其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紫草蛇蝎片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是治疗银屑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祥;吕双方;李国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对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深化医疗机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3年药品购入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2及2003年抗微生物药物医保药品用药频度分别占总数的比例达97%及94%;口服、注射、外用药用药频度之比为3:1:1;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与2002年相比,2003年药物的日治疗费用有所降低.结论:我院抗微生物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在降低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金额方面还有较大潜力.
作者:陶宜富;肖大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考察自制简易盒式太阳灶对中药饮片的干燥效果.方法:以干燥后的中药饮片中的水分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自制简易盒式太阳灶、电烘箱及阳光对5种中药饮片进行相同条件下的干燥,再进行水分含量比较.结果:考察组中太阳灶烘干的5种中药饮片所含的水分含量均为低.结论:太阳灶干燥药物效果好,热穿透力强且均匀,太阳能可用于药物的干燥.
作者:刘明乐;李克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热原检查方法.方法: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与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代替家兔法进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热原检查,干扰试验表明,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不存在干扰作用.
作者:霍振洪;赵民生;曹秀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建筑业、IT产业、制造业等行业已经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项目管理是适用于那些投资巨大、关系复杂、时间和资源有限的一次性任务的管理方法.对于药物开发者来说,不管其开发的产品是创新药物还是仿制药物,都是未知研制过程的新产品,其开发的过程也需要借助项目管理.但项目管理思想目前在我国新药研发中尚没有系统、成熟的应用,新药开发人员的项目管理意识尚不强.为此,笔者针对如何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作一论述.
作者:于海;黄泰康;吴春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GMP认证为企业的生存打下了基础.然而,企业能否在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持续发展,如何使GMP管理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如何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在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培育企业品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技质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医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需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仲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片不同于中药材,又有别于中成药,目前在管理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炮制技术、生产规范、质量标准外,中药饮片信息标准的规范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规范中药饮片信息标准,对规范市场、加强监管、促进中药饮片业的发展等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益;马永忠;夏春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测定甘草酸二铵含量的3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用水作溶剂,甘草酸二铵测定波长为252 nm,烟酰胺波长为261 nm,吸收系数(E1%1cm)用5台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甘草酸二铵浓度在9.64~57.84μg/mL之间与吸收度线性良好,r=0.999 8,吸收系数法,甘草酸二铵对照品法及烟酰胺对照品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9.64%,99.32%及95.84%,RSD均为0.7%(n=6).结论:用吸收系数和甘草酸二铵对照品法测定本品含量,结果基本一致,而烟酰胺对照品法测定结果偏低.
作者:赖瑛;王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57%(n=5);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86%(n=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P>0.05).
作者:李安荣;许群芬;龚亚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讨论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应包括非药物的基础治疗和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α-受体阻滞剂).
作者:展群岭;罗勇;曾繁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药木香与川木香均为菊科植物,目前存在着互相混用的现象.从二者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化学成分和功能主治方面均可鉴别.
作者:林冰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安乐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吸湿百分率为评价指标,筛选适当的辅料;以颗粒成型性为评价指标,筛选润湿剂(乙醇)的浓度.结果:以乳糖+淀粉(1:1)为辅料,80%乙醇为润湿剂,所制得颗粒的抗潮性能强、流动性好.结论:该条件为安乐颗粒大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刘雪梅;赵朝伟;李果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分析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的现状、根源,从药品监督管理的角度探讨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指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包括宣传教育、加强零售药店抗生素销售监管、在医疗单位实行抗生素控制政策、对抗生素实行限价、加强上市药物再评价等,以遏制抗生素滥用.
作者:赵健;李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出必须加强对中药栽培、种植、养殖和饮片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切实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刘凤琴;陈非凡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探讨ACS初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25例)、氟伐他汀治疗组(B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C组,20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NO,ET-1及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治疗后3 d NO,ET-1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 d 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ET-1水平A,B两组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S初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均可明显升高NO水平,对改善内皮功能有利.
作者:田静文;方颖;周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