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桃源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在临床带教实践中通过良好的护理情境的创设,使临床带教工作中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当前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建构主义的一些教学观点,谈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怎样提高护生护理职业道德的一点体会,从而促使护生把护德知识转化为内在品质,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实践.
作者:孙云霞;傅增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患者感染衣原体与支原体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此类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我院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衣原体与支原体的检测情况及耐药现状.结果 16620例患者表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总阳性率为50.07%.UU单纯感染对强力霉素(DOX)、克拉霉素(CLA)为敏感,敏感率依次为89.62%、89.21%.UU+Mh混合感染对红霉素(ERY)、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93.49%、90.1%、82.81%、82.29%.对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7.08%、73.7%、71.61%.结论 UU单纯感染者可首选DOX和CLA治疗.UU+Mh混合感染者可选用JOS、DOX、MIN 3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为了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建议医生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重视治疗效果的检测.
作者:王怡云;柴玉香;虎光星;焦多伸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知识.而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出具备临床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正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并阐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教学效果,旨在改变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一些弊端,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马红蕊;周璐;董嘉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民族高校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难以改变这种状况.现以提高民族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为前提,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全面分析新生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民族高校应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并指出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罗贤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机能学实验是一门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3门课程的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其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医学院校和生命科学院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其也是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要求较高的课程.对于如何使机能学实验顺利开展,怎样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做了-些教学改革尝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作者:周小璜;温俊志;梁俊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为适应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笔者对高等职业学校教研室的优化设置、双师型人才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精品课程研究、科研活动开展、和谐环境建设和搭建校际教研室网络平台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发挥教研室在高职校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沈新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使护生掌握正确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缺乏可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和质量.良好的护患沟通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因此,在实际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保证他们按期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特别是可以为他们踏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平稳地踏入社会起到桥梁作用.
作者:刘梦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五年制高职生的入学适应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生的入学适应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大学生入学适应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89名五年制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五年制高职生的入学适应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入学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作者:顾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术、食管-胃左颈部机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4月~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按术中采用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与机械吻合组,比较2组的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吻合组的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P<0.01),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均较手工吻合组低(P<0.05).结论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左颈部机械吻合能明显缩短总手术时间及食管-胃吻合时间,有效降低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英平;陈学忠;朱华年;薛继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阳光体育工程的开展,兰州市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体育活动的方式已经不只局限于体育课堂,学生越来越多地参加课外、社区及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这对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运动损伤不断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对中小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预防措施,这对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腿骨折后如何依据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选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佳时机.方法 对2005年5月~200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53例小腿骨折患者,根据软组织损伤恢复程度选择佳手术时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体为小腿骨折当时选择石膏、下肢支具、跟骨牵引、外固定支架等临时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伤后7~20天,在患者软组织损伤恢复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为8~29周,平均12.7周.软组织中、重度损伤治疗效果的总优良率为76.1%.本组术后有1例患者伤口感染,切口裂开,钢板外露,经局部换药、更换抗生素、创面新鲜后行带蒂皮辩覆盖等治疗痊愈出院.2例患者切口周缘坏死,浅表感染,换药处理后痊愈.结论 小腿骨折后依据软组织损伤恢复的程度选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佳时机,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斌;王秉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记录主要的护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实施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积极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变歌;顾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分析医护实习生外科临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外科临床带教,通过初步尝试,不仅使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将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外科临床带教的认识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江跃华;韩巧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现从教学目标、学习兴趣、教学方式及学法指导等方面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丁海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高职护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护理评估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护理技能,现主要介绍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提高护生将护理评估理论知识迁移到临床教学实践中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保存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如何针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提前进行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在一年的实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现将几年来对实习班级进行的实习前教育的形式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城乡差距拉大,因此,2003年,政府开始启动农村卫生建设规划,鼓励高等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应用性医学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医疗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医生为农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植于农村卫生事业.
作者:孔秀敏;王晓兰;张延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患儿的程序化心理护理措施包括:(1)用理性爱抚和良性环境感染惠儿;(2)用医学情感呵护患儿;(3)灵活运用非言语沟通技巧:(4)运用心理语言沟通技巧;(5)帮助患儿宣泄不良情绪;(6)重视和完善患儿病情明显变化时的心理护理;(7)取得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
作者:孙永波;李庆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大学语文课面临挑战,大学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通过分析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提出改变现状的几方面思考: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充分重视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同时应从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作者:马恩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并由此系统阐述适合高职院校和学生特点的典型有效的英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其目的是号召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认知水平进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封竹兵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