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胃左颈部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的对比分析

李英平;陈学忠;朱华年;薛继军

关键词:胸中、上段食管癌, 食管-胃左颈部吻合, 机械吻合, 手工吻合
摘要:目的 评价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术、食管-胃左颈部机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4月~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按术中采用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与机械吻合组,比较2组的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吻合组的总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P<0.01),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均较手工吻合组低(P<0.05).结论 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左颈部机械吻合能明显缩短总手术时间及食管-胃吻合时间,有效降低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使护生掌握正确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也要注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缺乏可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和质量.良好的护患沟通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士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因此,在实际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保证他们按期完成临床实习任务,特别是可以为他们踏入社会后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平稳地踏入社会起到桥梁作用.

    作者:刘梦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工作性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工作性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MMSE进行评测,应用随机原则对全国22个省(市)的216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96%的体力劳动者和22.48%的脑力劳动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用脑有利于维持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金华;陈长香;李建民;窦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带教情境的建构与实习护生的道德认知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在临床带教实践中通过良好的护理情境的创设,使临床带教工作中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当前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建构主义的一些教学观点,谈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怎样提高护生护理职业道德的一点体会,从而促使护生把护德知识转化为内在品质,更好地服务于护理实践.

    作者:孙云霞;傅增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职院校双项考核的探讨

    1双项考核内涵的探讨双项考核即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双项考核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

    作者:陆曙梅;李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看教学档案的建设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教学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田欣池;孙玉霞;王宝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药理学动物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药理学动物实验不仅存在人、财、物不足的困难,学生也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作者:阮斌;李慧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云贵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蛔虫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蛔虫感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制蛔虫感染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1~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白族、傣族、布依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有所下降,苗族、哈尼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仍很严重.结论 健康教育、社会经济因素与蛔虫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魏伟;张天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原训练与营养补给关系的研究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在特殊环境中有效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热能和营养补给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结合高原训练的发展与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中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等特点,在营养补给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作者:李文斌;李迎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简析影响高职医学机能综合实验成功的因素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为适应当今教育体制改革之需要,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3门实验课有机融合成为机能学实验.综合性实验,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又对学生进行了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性实验还是综合性实验都有不成功的现象出现,或会遇到一些学生不会解决的问题,不仅影响实验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

    作者:李淑元;沈瑞莲;王岩眉;王新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谈中职护生的实习前准备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保障学生临床实习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和职业危害,认为学校还应帮助学生在进入实习医院前,在系统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职业防护技能的培训.

    作者:彭彩霞;贺圣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市机构化学实验室存在的职业危害问题与对策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为疾控机构)的实验室从事监测、检验、分析等工作,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既要日常使用,又要大量贮存,因此这些化学试剂,特别是危险性化学试剂成为影响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吸入、破损皮肤接触、食入、针刺等方式接触危险性化学试剂,而许多化学试剂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对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害,有些化学试剂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此外,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能被立即识别的损伤,如协调性差、嗜睡及类似的症状,并使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增大.故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杜绝各类职业危害的发生应是各实验室的首要工作.

    作者:樊玉芳;何玉红;孙建云;何小刚;包福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谈简图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出发点,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简图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此作一总结.

    作者:刘柳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加强教研室建设 适应高等职业学校发展

    为适应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笔者对高等职业学校教研室的优化设置、双师型人才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精品课程研究、科研活动开展、和谐环境建设和搭建校际教研室网络平台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发挥教研室在高职校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沈新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专业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尤为重要.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室设备相关性较差,一些重要的制药设备教师难以讲清楚,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学生难以理解.虽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药厂参观,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直接接触到制药设备,更不可能有机会动手操作.我院办学的定位方向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因此,近些年来我校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先后建立了多个药学实践教学基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对药剂学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陈筱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协作性学习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协作性学习模式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学习的模式.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以融洽的关系、相互协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承担学习任务,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笔者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协作性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利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口腔科见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口腔科学是非口腔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影像医学等专业学生的限定选修课,本科生一般在四年级开设此课程,而在实习阶段口腔科又常常作为选修科室,所以对于要了解口腔科基本临床知识医学本科生来说,见习过程尤为重要,故对口腔科学见习方式和见习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极为重要.通过实践,我科的体会是见习方式采取集中见习、分散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见习教学方法宜采用多种带教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的形式.

    作者:张古泉;刘钢;张燕国;邢在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试论中等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

    随着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行,国家对职业教育扶持的政策和资助项目接踵而至,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冷落和沉寂后,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步入了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但不容忽视的是卫生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受医学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扩招的冲击,仍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办学难的现实问题.作为目前卫校支柱专业的护理专业教育也并非高枕无忧,亦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需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宋向前;邢辉生;李瑜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谈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医患交流学习

    医疗卫生体制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临床医疗实践活动由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这要求对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育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医患关系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要求我们强化专业素养教育,更强调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既强调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注重实践探索.医患关系沟通能力的学习也必将促进学生更快地实现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质的转变.

    作者:马骏驰;胡建;顾卫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高校活动课程学分制下的几点思考

    从对当前高校开设的活动课程分析出发,提出高校要实施活动课程必须具备活动课程的课程意识,了解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特点,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等.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PBL教学法在防原医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实验课作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和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已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者:崔建国;李百龙;高福;孙顶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