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曙梅;李峰
目的 分析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蛔虫感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制蛔虫感染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1~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白族、傣族、布依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有所下降,苗族、哈尼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仍很严重.结论 健康教育、社会经济因素与蛔虫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魏伟;张天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现从言语直观、模像直观和实物直观等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华新宇;陈世丰;刘红敏;袁科理;王晓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回顾我校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强调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作者:吴惠文;李春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缺氧、硬膜下积液与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3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感染后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硬膜下积液,2例患儿呈外部性脑积水并脑发育不良,总发病率为87%.追踪本组患儿出生时的情况,发现63%的患儿有宫内窘迫(羊水Ⅲ°污染)病史.结论 提示围生期缺氧、硬膜下积液与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有一定的相关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在感染后更易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作者:张玉珏;张丽;吕晓蕾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城乡差距拉大,因此,2003年,政府开始启动农村卫生建设规划,鼓励高等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应用性医学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医疗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医生为农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植于农村卫生事业.
作者:孔秀敏;王晓兰;张延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实验课作为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和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已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者:崔建国;李百龙;高福;孙顶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目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学生临床实践不够早、观念不够新、能力不够强等方面.因此从教学计划的调整,课堂上注重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及早接触临床,建立整体护理意识,是培养学生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
作者:姚跃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为疾控机构)的实验室从事监测、检验、分析等工作,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试剂,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规格不一,既要日常使用,又要大量贮存,因此这些化学试剂,特别是危险性化学试剂成为影响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吸入、破损皮肤接触、食入、针刺等方式接触危险性化学试剂,而许多化学试剂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对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害,有些化学试剂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此外,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能被立即识别的损伤,如协调性差、嗜睡及类似的症状,并使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增大.故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杜绝各类职业危害的发生应是各实验室的首要工作.
作者:樊玉芳;何玉红;孙建云;何小刚;包福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患者感染衣原体与支原体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此类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我院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衣原体与支原体的检测情况及耐药现状.结果 16620例患者表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总阳性率为50.07%.UU单纯感染对强力霉素(DOX)、克拉霉素(CLA)为敏感,敏感率依次为89.62%、89.21%.UU+Mh混合感染对红霉素(ERY)、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93.49%、90.1%、82.81%、82.29%.对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7.08%、73.7%、71.61%.结论 UU单纯感染者可首选DOX和CLA治疗.UU+Mh混合感染者可选用JOS、DOX、MIN 3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为了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建议医生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重视治疗效果的检测.
作者:王怡云;柴玉香;虎光星;焦多伸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在特殊环境中有效的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热能和营养补给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结合高原训练的发展与运动员在高原环境中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等特点,在营养补给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作者:李文斌;李迎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如何针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提前进行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在一年的实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现将几年来对实习班级进行的实习前教育的形式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而职业指导课是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主渠道,其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现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大连市部分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的现状、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职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内容改革和职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完善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研究,为职业指导课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并通过调查研究探索适合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发展的可实施性策略.
作者:段朝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补液是外科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章节不仅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会觉得不知如何把握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为此,笔者对本节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以高渗性脱水的液体疗法为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黎玉辉;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民族高校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难以改变这种状况.现以提高民族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为前提,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全面分析新生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民族高校应实施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并指出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罗贤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为适应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笔者对高等职业学校教研室的优化设置、双师型人才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精品课程研究、科研活动开展、和谐环境建设和搭建校际教研室网络平台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发挥教研室在高职校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沈新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培养护理人才的各高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要求,真正培养出适用型、素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实验教学是基础,良好的实验室条件是前提,而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关键.
作者:肖霓;何利;郭永洪;王秀红;曾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能力应成为口腔人才培养的核心.现结合本专业特点,从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深化实践教学考试改革、加强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旨在突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口腔专业实用型人才.
作者:杜凤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实习前执业培训提高医学生的实习质量.方法 把即将实习的医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学生所有课程结束后随机安排实习;观察组学生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执业医师理论、法规、操作等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安排实习.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等高于对照组学生,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习前执业培训有助于使学生尽快进入佳状态,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其可以成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
作者:陈诚;王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教学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田欣池;孙玉霞;王宝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氯普鲁卡因作为一种酯类麻醉药,因具有起效快、效能高、毒性低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20例婴幼儿患者行骶管麻醉时应用氯普鲁卡因并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旨在讨论氯普鲁卡因在婴幼儿骶管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