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
目的:观察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脑通治疗,对照组20例用脑复康治疗,两组均以1月为一疗程,观察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痴呆症状.结论:益脑通颗粒剂治疗老年期痴呆,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作者:胡陵静;黄坤;雷正荣;刘渝波;张成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综述雾化给药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及方法.方法:依据文献介绍高频超声雾化吸入方式给药.结果:雾化给药方法简单,奏效快,疗效确切.结论:雾化给药适合大小儿童,值得椎广.
作者:唐芬;谷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国产药)110例,B组(使用进口药)50例,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分别为76.4%和74%(P>0.05),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6%(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B组.结论:国产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经济效果优于进口药.
作者:温预关;薛立庆;莫玉泉;廖日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含原药材粉末制剂的生产寻找一种可行的除菌方法.方法:以灵芝孢子粉为实验对象,考察低温间歇灭菌法的除菌效果.结果:低温间歇灭菌法除菌效果可靠.结论:低温间歇灭菌法用于含原药材粉末制剂生产的除菌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萧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药物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方法:收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涉及药物品种较多,而且以男性患者多见,发病机理不明.结论: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为一种较为严重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华荣;王振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对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选择偏头痛患者312例,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5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似(P>0.05).结果:治疗组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2 h及4 h后对头痛有效率为54.5%和59.6%;对照组分别为23.1%和27.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对伴随症状尤其是恶心、呕吐,治疗组有较好的疗效,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次口服甲氧氯普胺20 mg对偏头痛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范超平;陈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环孢素A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蓖麻油制备环孢素A滴眼液,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环孢素A的含量,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本方法研制的环孢素A滴眼液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含量测定快速、准确.结论:该制剂工艺可用于常规制备环孢素A滴眼液.
作者:张斌;孙支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结合目前医疗单位实际,分析医院药学专业现状,指出当前医院实施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强调执业药师制度在医院药学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医院中加快推行执业药师制度的建议.
作者:谢异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由于特大药难的影响,1962年美国首创GMP,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WHO的GMP.1975年WHO向各成员国推荐GMP,1977年WHO再次推荐GMP并将GMP制定为法规.在以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GMP.我国在1988年建立了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迄今我国GMP认证通过的医药企业已有1440家.
作者:张公绪;孙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的疗效.方法:80例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小剂量肝素联合GSH,对照组加熊去氧胆酸.结果:在降低血清胆红素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GSH治疗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罗声香;戴迟兵;邹杰;胡优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浙江省政府提出了浙江要成为医药大省、医药强省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因为近几年的浙江医药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显著,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医药商业总销售额连续几年均居全国行业前列.
作者:孙树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药品监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药品监管的广度、深度不断地拓展,打击药品违法或非法行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笔者在监管和抽样检验中发现,在正确评价厂家产品、抽样原始记录、医院制剂生产、储存、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丁基橡胶瓶塞是国家在制药行业限期强制推广使用的药用包装材料.在该产品推广使用的过程中,胶塞生产企业和制药企业在对瓶塞进行后处理(烘干、消毒)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一微粒超标,影响产品质量.笔者认为,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操作不当方面的原因,只要措施正确,是能够防范的.
作者:华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测定氯霉素滴眼液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用新Vierordt法直接测定,以278 nm为测定波长,256nm为参比波长,纯化水为空白.结果: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5%和0.3%.结论:用新Vierordt法可直接测定氯霉素滴眼液的含量,操作简单,能消除尼泊金乙酯的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刘丽仙;刘晓霞;叶爱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制定有效控制喘舒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1.2%(n=5).结论: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王家和;郭桂秋;李俊田;王玉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何蕴华;吴世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药炭药的炮制方法有清炒法、闷煅法及砂烫法.炭药不仅有止血、止泻、止痢、止带等作用,还能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产生新的疗效,并能降低毒副作用,扩大用药范围.中药制炭入药促进了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挥佳疗效.
作者:徐美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总结了近年临床上穿琥宁静脉制剂与部分输液、抗生素及其它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情况,列出了可配伍和配伍禁忌的药物,供临床参考.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干扰素-α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的住院和门诊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9例,用干扰素α-1b 1×106U肌肉注射,每周3次,共3个月,以后改为3×106U,每周3次;治疗无效和不耐受者,停止治疗,整个疗程为12个月.对照组28例,用维生素C、维生素B1、口服氨基酸和复方益肝灵等保肝药物.结果:治疗组经3,6,12个月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41.2%,52.9%,41.7%;有效率分别为58.8%,70.5%,76.5%;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5.2%,52.9%,58.8%.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6%,10.7%,3.6%.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2例因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退出治疗,停药后缓解,其余均顺利通过12个月的治疗.结论:低剂量干扰素-α对有选择性的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韩伟;刘宇琼;王长嘉;周力;路洪艳;孙雷;房长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5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1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月为一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为51.9%和55.4%,而对照组为7.3%和10.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宣宇;张晓莉;周肖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