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业》杂志36期综合计量分析

程皖鲁;王福常;罗玲

关键词:中国, 药业, 药品生产, 统计分析, 科技成果, 药学, 实践, 评价, 流通, 理事, 理论
摘要:<中国药业>杂志于1992年创刊至今已11年.该杂志在探讨药业理论和实践、推广药学科技成果、推动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我们仅就其出刊36期所载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国药业>杂志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粒度40~120μm)为凝胶柱;洗脱剂为pH=7.0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脱速度1.0 mL/min;上样量为200μL;用BP300-B型高分子杂质分析仪检测.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令人满意.结论:方法可行.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

    目的:观察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随机将消化性溃疡13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用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照组65例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并进行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率为64.6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35%.结论:复方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疗效肯定.

    作者:高道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滋阴清热药对环核苷酸的影响

    中医滋阴清热方药能有效缓解阴虚发热证候群.西医现代研究表明,阴虚患者常有β-肾上腺素受体-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功能偏亢,M-胆碱受体-环磷酸鸟苷(cGMP)系统功能偏衰的现象.经滋阴清热治疗,可使cAMP水平降低,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此项研究从微观上深化了中医理论.

    作者:王淑美;徐晓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31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以1996年12月~2002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为线索,检索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清开灵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35例次,其中以变态反应发生率高,为77.1%.结论:对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需加以重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金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运用规模经济理论促进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

    目的:为积极开发、利用、整合我国现有新药研究和开发(R&D)资源,促进新药R&D工作的进步提供参考.方法:以蒿甲醚的成功研制为实例,结合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国内外现状进行论证分析.结果及结论: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可以促进我国新药R&D的规模经济,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新药R&D工作的进步.

    作者:孟光兴;邱家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国产和进口法莫替丁在3种配伍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比较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法莫替丁在3种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在15℃和25℃温度下,于0,0.5,1,2,4 h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以及法莫替丁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种法莫替丁在不同注射液中稳定性差异不大,外观无变化;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0.5 h内含量变化极小.临床使用可根据病情予以选择.

    作者:李明芬;袁浩宇;俞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21例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21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治疗5月~1.5年,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肝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体重指数(BMI).结果:FPG、2 h 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原用降糖药减量或停用可维持疗效,BMI增加(P<0.05),与胰岛素联用者可出现水肿和严重低血糖症.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均可稳定持久降低血糖,老年T2DM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对与胰岛素联用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和心功能.

    作者:邓晓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和工艺特点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片剂--分散片.方法: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叙述分散片的性能特点、质量要求、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已开发的品种和发展前景等.结果:分散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片剂,但目前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结论:应加强对分散片尤其是中药分散片的研究,以期更多更好的分散片品种问世.

    作者:卢智玲;刘华栋;汪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宝塔糖外观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改进、提高传统剂型宝塔糖的外观质量.方法:分析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生产工艺各环节及设备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粉碎、摇糖、成糖、干燥及包装各工段均可影响其外观质量,其中摇糖工段是关键;设备影响因素较复杂,需仔细分析.结论:必须重视各种影响因素,才能保证外观质量.

    作者:孙绍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加拿大的国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

    加拿大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引进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是当前加拿大国内讨论的热点,也受到世界的关注.

    作者:孙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院应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多作贡献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医院在中药临床、中药制剂、医院药学研究方面可以为中药现代化多作贡献.

    作者:冯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

    目的:探讨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为饮片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徐木根;朱山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02 mol/L醋酸铵缓冲液(用2 mol/L的柠檬酸溶液调pH至2.5)-乙腈(73∶17),检测波长为293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83%,重复进样RSD=0.31%(n=5);线性范围:19.94~99.71μg/mL,r=0.999 9.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蔡先菊;徐小军;蔡先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通过相关试验考察工艺的稳定性.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的佳处方为每100mL溶液中添加亚硫酸钠0.1g、盐酸L-半胱氨酸0.05 g,该品在pH为3.5、填充氮气、有光照的低温条件下较稳定.结论:按照筛选出的处方和确定的工艺制备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质量稳定.

    作者:方国民;任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努力提高医院药学咨询服务工作的质量

    分析提高医院药学咨询服务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医院领导重视药学咨询工作、选择合适的咨询服务模式、提高咨询药师的业务素质、改进咨询工作语言、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等建议.

    作者:郑苏芹;胡岳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齐鲁制药厂引进TOC检测仪填补国内空白

    作者:王启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进入法制轨道,目前全国各省、市级医院药品的采购基本上在其相应的采购中心进行网上交易.由于这种交易方法起步不久,因而采购网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以便与同行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商榷.

    作者:张志国;陈维旗;谈发金;何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含量分析方法概述

    综述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含量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旋光法、光化学荧光分析法、光化学优安法等.

    作者:陆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过量服用木通、仙鹤草致肾功能衰竭各1例

    患者女,72岁,农民,2002年6月因双手指关节红肿热痛7 d,在当地个体诊所就医,配给单味中药木通3剂,每剂50 g,每天1剂,1剂两煎,服用第1剂后感到胃部不适,服用第2剂第1煎时即感恶心,第2煎就未曾服用.随后出现纳差伴四肢无力,此后未服用木通及其他药物,也未见双手症状改善.1周后出现小便次数和尿量减少,来院查尿常规示蛋白质+,肾功能示尿素氮9.83 mmol/L、肌酐472.3 μmol/L,考虑为药物性肾功能衰竭,入住我院内科治疗.

    作者:赖中福;卢壬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热缓释袋填充剂加入量对比试验

    目的:通过对热缓释袋中填充剂加入量的比较研究,寻求合理、经济、有效的填充剂用量.方法:模拟人体实际应用,通过测定填充剂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比较热效应值及总热效应值,得出佳加入量.结果:填充剂的加入量在1%~2.5%之间所得出的总热效应值,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结论:填充剂的佳加入量为1.5%.

    作者:胥林;贺德辉;饶友义;余江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