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陶;陈炎伟;廖建伟
半夏是中药早记载的炮制品种之一,根据炮制的方法不同,有生半夏、汤泡、姜制半夏、姜浸半夏、法半夏、半夏曲、蜜制半夏、红半夏,其主治也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毛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培酮片含量.方法:以美国Dikma公司DiamonsilTM C18反相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超纯水(90∶1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利培酮与片剂辅料及杂质可完全分离;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0.1μg/mL,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回归方程为Y=1.08×10-1X-3.02×10-1,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3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利培酮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梦心;温预关;刘学军;邱萍英;朱秀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综合分析不同类型的钙制剂中钙的物理性质、处方组成及在人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情况、不良反应等,客观评价钙制剂的质量及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目前国内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钙剂中,碳酸钙制剂的市场占有率大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田华;葛勤;张恩娟;刘同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3种国产降压药(比索洛尔、依那普利、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缓释硝基苯地平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优先选择方案.结论:运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作者:方子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制备工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结果:以水为溶媒、煮提方法制备配方颗粒不完全符合中医药特点.汤剂中中药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是达到增效降毒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
作者:陈天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刺五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刺五加组和丹参组分别给予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Ridit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差别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成本-效果上来分析,两者类似.
作者:叶君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介绍卡波姆作为药用辅料在现代制剂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综述卡波姆在控缓释制剂、生物粘附制剂、口服混悬制剂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卡波姆作为一种优良的药用辅料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宪英;李焕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银杏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给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粘附分子(sAM)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全血低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细胞间可溶性粘附分子(SICAM-1)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减少可溶性粘附分子.
作者:杨向平;吴丽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药业>杂志于1992年创刊至今已11年.该杂志在探讨药业理论和实践、推广药学科技成果、推动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与管理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我们仅就其出刊36期所载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国药业>杂志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作者:程皖鲁;王福常;罗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法莫替丁在3种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在15℃和25℃温度下,于0,0.5,1,2,4 h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以及法莫替丁的含量变化.结果:两种法莫替丁在不同注射液中稳定性差异不大,外观无变化;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0.5 h内含量变化极小.临床使用可根据病情予以选择.
作者:李明芬;袁浩宇;俞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医滋阴清热方药能有效缓解阴虚发热证候群.西医现代研究表明,阴虚患者常有β-肾上腺素受体-环磷酸腺苷(cAMP)系统功能偏亢,M-胆碱受体-环磷酸鸟苷(cGMP)系统功能偏衰的现象.经滋阴清热治疗,可使cAMP水平降低,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此项研究从微观上深化了中医理论.
作者:王淑美;徐晓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促进双柏散制剂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有关文献,对双柏散的药理作用、新剂型开发、质量标准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随着双柏散药理学及药学研究的深入,双柏散在临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静脉炎、急腹症、疮疡、褥疮、慢性盆腔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输液后渗出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双柏散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应进一步开发研究新剂型.
作者:梁学政;吴昭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药品抽验是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药品抽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切实提高效能,还需要药监系统上下进一步探讨.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药检工作人员,现就实际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周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盐酸雷尼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临床常用剂量将雷尼替丁注射液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配伍液在0~24 h内的物理变化(外观、pH);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1]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室温条件下,0~24 h内其外观、pH无明显变化;替硝唑含量几乎无变化,盐酸雷尼替丁的含量在24 h内有下降趋势,但不超过10%.结论:盐酸雷尼替丁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王晓东;王丽梅;张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粒度40~120μm)为凝胶柱;洗脱剂为pH=7.0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脱速度1.0 mL/min;上样量为200μL;用BP300-B型高分子杂质分析仪检测.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高分子杂质的分离令人满意.结论:方法可行.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测定制斑素注射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pherisorb C18分析柱(150 mm×4.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60),紫外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5℃,流速为1.1 mL/min.结果:补骨脂素浓度在10~90μg/mL(r=0.9999)范围内,异补骨脂素浓度在10~90μg/mL(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2%(RSD=1.6%)和99.30%(RSD=1.6%).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行,可用于测定制斑素注射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和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韩小陶;陈炎伟;廖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田洪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室温下穿琥宁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8 h内穿琥宁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值、外观及穿琥宁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室温下8 h内,穿琥宁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穿琥宁注射液可与5种输液配伍应用.
作者:陈琍;孙国兵;冯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为饮片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徐木根;朱山寅 刊期: 2003年第07期